前言

英语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国际通用的语言之一,毛泽东很早以前就以他战略家的眼光,清楚地认识到了英语的重要性,早在1955年的时候,毛泽东就曾说过:“英语将来是世界语言,要学一点儿,会有好处的。”

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1)

图|毛泽东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时候,是毛泽东学习英语最有兴致的时候,即使在国内巡视工作的时候,他都随时会挤出一些时间来学习英语,无论是在轮船上,还是火车上都有他学习英语的身影。70年代的时候,毛泽东还提倡60以下的同志要学习英语。

毛泽东的“湖南腔英语”

毛泽东最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是在他上师范学校的时候。1913年的春天,毛泽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第四师范学校学习,第二年夏天的时候,湖南第四师范并入到了第一师范,直至1918年,毛泽东一共做了5年半的师范生。

在第一师范学习期间,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员”为主要目的,开设了很多的课程,其中就有一门英语课程。虽然在此期间,毛泽东专心于哲学、文学等等课程,而且他的英语成绩如何,我们也没有办法得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段时间内,毛泽东是学习过英语的。

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2)

图|1913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

投身革命之后,繁重的工作和时刻处于危险之中的环境,让毛泽东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安心的学习英语,但是,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抓紧时间学习英语,有的时候你还能听到他大声地读英语。

1929年10月的下旬,毛泽东跟随着闽西的同志,一同撤离上杭县城,转移到苏家坡继续养病。而此时外界,却出现了“他已死于肺结核”的谣言,甚至于共产国际都为毛泽东发了一份“讣告”。

在苏家坡养病的这段时间里,毛泽东离开了部队,在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山村里居住。每天除了服药治病,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来读书看报,毛泽东甚至给自己居住的房间起了一个“饶丰书房”的名字,意为:饶有兴趣,丰富自己。

此时的毛泽东没有那么忙碌,所有能找到的书籍都被他拿来贪婪地阅读着,其中就有一本《模范英语读物》,毛泽东每天都会朗读上一段课文,来学习英语。

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3)

图|1931年毛泽东在江西

当时,曾志和毛泽东的住处相邻,两人的住处是窗户对着窗户的那种。后来曾志回忆当时的情景说道:“主席不知从哪里弄来两本初中英文,有时就坐在床前大声地念英文,他读音不准,又夹带很重的湖南腔,听起来好笑。他在那边越是认真地读,我在这边越是笑得厉害,可主席并不介意,依然旁若无人地在那里念他的湖南英语。”

1936年,斯诺在延安访问的时候,也曾经领教过毛泽东的“湖南腔英语”。斯诺曾经将自己的一本著作《西行漫记》,作为礼物送给了毛泽东,毛泽东收下礼物之后,当即给斯诺回了一张便条。

这张便条上只写了一句中文,“三克肉喂你马吃”。收到便条的斯诺完全不懂什么意思,一头雾水,在中文的下方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斯诺不得其解,又仔细地品读了一番之后,这才恍然大悟过来,原来是英语里的“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的一句中文音译。

明白之后的斯诺,不禁的哈哈大笑起来,并且他还在这张便条的后边,又画上了两个大大的感叹号。

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4)

图|1939年,毛泽东和斯诺

孜孜不倦的学习

1949年,毛泽东一家人终于在北京得到团聚,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毛娇娇)三个人在一边用俄语不停地说着一些什么,叽里咕噜的一直说个没完,毛泽东听不懂俄语就只能站在一旁微笑的看着他们,自己一句话也不说话。

李敏看着不说话的父亲,心里知道,他也想知道他们到底在讲一些什么,便转过头来说道:“爸爸,我们在争论西餐好吃还是中餐好吃。”毛泽东听完之后,来了兴致,就用英语和他们说道:“中餐好吃,中餐的特点是软热丰富,西餐则不一样,西餐的特点是冷硬单调。”

一听到父亲讲出了英语,三个孩子都感到很是惊奇。毛岸英说道:“我1946年回到延安的时候,就听说爸爸在学习英语,还听说在转战陕北的时候,尽管环境那么艰险和紧张,爸爸也没有间断过学习。可是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爸爸用英语讲话,我也不懂英语,但是听起来还是很流利的。”

毛泽东听完之后,笑着说道:“我的英语水平,还不如娇娇俄语的水平高呢,不如她讲得流利。你们年轻人能专门学习外语,我要是有这样的机会就好了。如果我能够做到听懂英语,能看英文报纸、刊物和书籍,把自己要讲的意思用英语表达出来就好了。”

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5)

图|毛泽东和毛岸英、刘思齐、李讷在一起

新中国成立之后,学习的条件和学习的环境都比之前好了许多,毛泽东学习英语的劲头更足了。非常有意思的是,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新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十分友好,俄语更是当时学校教育时的第一外语,但是毛泽东却选择了学习英语。

1954年10月的时候,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的林克,被调派到毛泽东的身边,担任毛泽东的国际问题秘书一职,此时的毛泽东已经61岁了。

林克来到毛泽东身边一个月之后,林克跟随着毛泽东一起来到了广东的越秀山。在一次毛泽东游泳完正在休息的时候,毛泽东想读读英语,便让林克坐到了他的身边。刚坐下的时候,林克还非常的紧张,毛泽东亲切的问他什么地方的人,多大年纪等等。

毛泽东亲切的话语和安详的神态,让林克的心情也慢慢的平复了下来。毛泽东突然问他:“你做我的老师,教教我英语,好吗?”毛泽东的话语充满了诚恳,接着说道:“过去,我做过教书先生,现在要做学生,拜师咯。”说完之后,还向着林克抱了抱拳。

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6)

图|毛泽东

从此,林克就成了毛泽东的英语老师。当时毛泽东熟悉的英语单词还不是很多,于是,他们便从阅读《人民中国》、《北京周报》的英文版、新华社的英文新闻稿以及一些英文的新闻、文章开始入手,之后慢慢的深入,开始学习《矛盾论》、《莫斯科会议宣言》等等英译本。

1960年,《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之后不久,毛泽东还特地给林克写了一封信,要读一读这一卷的英译本。毛泽东的信中是这样写的:“林克同志,选集第四卷的英译本,请即询问是否已经译好?如已译好,请即索取两本,一本给你,另一本给我,为盼!”

同年,在《莫斯科会议声明》发表之后,毛泽东又写了一封信给林克,说:“莫斯科英文译本出版了没有?请你找两本来,我准备和你对读一遍。”不止如此,毛泽东还阅读过很多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英译本。

在学习相关书籍的英译本的时候,毛泽东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因为这种经典著作的英译本会比前期阅读的一般的政论文章要高深很多,里边的生僻单词也会多一些,但是,毛泽东并没有被困难吓到,毅力非凡。

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7)

图|毛泽东

在一次与外宾的交谈之中,外宾问毛泽东英语学习的怎么样了?毛泽东笑着说道:“还在一字一字的学。如果问我一些问题,我勉强能答上来几个字。我要给自己制定一个五年计划,再学5年时候的英文,到时候可以看一点政治、经济、哲学方面的文章。现在学了一般,看书不容易,好像走路一样,到处碰石头,很麻烦。”

在平时的学习中,毛泽东还向林克说过,他要“决心学习,至死方休”。有时,毛泽东还会开玩笑地跟林克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

毛泽东说话的时候,湖南的口音特别重,导致有些英语单词的发音也不准。每当这种时候,他就会让林克领读,然后他自己再跟着读,读完之后,自己再练习几遍。然后让林克来听一听他的发音是不是合乎标准,不标准的地方再让林克纠正,以便于让自己掌握正确的发音要领。

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8)

图|毛泽东

每当遇到一些生疏的单词或者短语的时候,毛泽东总是会用削得很尖的那种铅笔,在单词的上边注明音标,并且在书本空白的区域内,用写的非常小的字,来标注这个短词的多种不一样的字义。

在毛泽东读过的《共产党宣言》和《矛盾论》的英译本中,他从第一页到整本书的最后一页,都做了非常详细的注解,甚至于到晚年的时候,每一次他重读一遍,都会补充一次新的注解。只是,晚年时候的毛泽东,视力减退得厉害,已经不能再用蝇头小字了,而是写得很大的大字来作注。

特殊的休息

毛泽东学习英语的兴致非常的高,常常利用一切的时间来学习。毛泽东经常说:“要让学习占领工作以外的时间。”这里所说的学习指的就是读书的意思,但是其实里边也有积极休息的意思在。

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9)

图|毛泽东

利用除工作以外的时间学习英语,对于毛泽东而言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休息方式。1959年1月,在毛泽东接见巴西的外宾的时候,曾经说道:“学习外文好啊,当做一种消遣,还能换换脑筋。”

毛泽东经常会在刚刚起床的时候,在入睡之前,在吃饭之前,吃饭之后,在爬山或者散步中间休息的时候,在游泳完晒太阳的时候来学习英语,总之,抓住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英语。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时候,是毛泽东学习英语兴致最高的时候,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外地,他每天都会抽出个把小时,来学习英语。甚至在国内巡视工作期间,他也没有放下英语的学习,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的时候,随时都会挤出时间来学习英语。

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10)

图|毛泽东在学习英文

有一张流传非常广的照片,照片的被称作是:毛泽东在飞机上的工作照,其实不是的,那是毛泽东在飞机上学习的照片。后来林克在回忆中说道:“对此我记得非常清楚,那是1957年春,毛主席南下视察工作。从照片上看,桌面上有两只对方的茶杯,两份对摆的文件,显然应有两个人,那是我与主席一块儿学英语。”

学以致用

毛泽东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十分的讲究学以致用。在毛泽东接见外宾的时候,经常就会在谈话的过程当中,夹杂着一些英文单词,常常引得外宾们惊喜万分,都夸奖他英语讲得非常好。

1975年4月18日,朝鲜劳动党的金日成来到北京,进行访问。当天毛泽东就在中南海中,接见了他。两个老朋友见面寒暄,毛泽东就说了一句“welcome(欢迎)”,可能是因为L、N不分的原因,毛泽东还自我解嘲了一句,说道:“讲外国语,我发音不好。”

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11)

图|毛泽东和金日成在天安门城楼上

双方会谈结束之后,金日成起身准备离开,毛泽东却跟金日成说道:“等一下”,然后用英文问了一句:“你们吃饭还要用两根棍子吗?”金日成一下子就愣住了,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直到身边的秘书提醒金日成,他才明白了过来。

原来这是毛泽东的一大创造,用英语中的“two sticks(两根棍子)”来表示中国筷子的意思。

1970年12月,斯诺携夫人再次访华,毛泽东热情地宴请了他,王海容、唐闻生作为记录和翻译作陪。宾主落座之后,斯诺用中文向毛泽东祝酒,说道:“毛主席万岁!”毛泽东则用英文回应了一句“Long live snow(斯诺万岁)!”让斯诺感到十分的惊奇。

接着,毛泽东又和坐在自己身边的王海荣和唐闻生分别碰了一下杯。这时,毛泽东还幽默地调侃着斯诺,说道:“我看你这个说了半天women(妇女)解放的人就是不尊重women,你都不和她们碰杯...”

席间,毛泽东说道:“我早就让你来中国看看,看看全面内战,all-round civil war(全面内战),我也学了这句话。”两人还谈到了“文化大革命”,谈到“四个伟大”,毛泽东还非常准确的说出了他们的英文表达:Great Teacher、Great Leader、Great Supreme Commander、Great Helmsman(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

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12)

图|毛泽东邀请斯诺上天安门

说完之后,毛泽东又接着说了一句:“讨嫌!总有一天要通通去掉,只剩下一个teacher,就是教员。因为我历来就是当教员的,现在还是当教员。其他的一概辞去。”

毛泽东还说道:“你们尼克松总统不是喜欢law and order(法律和秩序)吗?他是喜欢那个law(法律),是喜欢那个order(秩序)的。我们现在的宪法也要有罢工这一条。”随后,两人的话题慢慢转移到中美关系上,斯诺问道:“你看中美会不会建交?”毛泽东直面回答道:“总要建交的,中国和美国难道就一百年不建交啊?我们又没有占领你们那个long island(长岛)。”

这次的谈话中,毛泽东用了20个单词,尤其是其中的all-around civil war(全面内战)用的非常的地道,充分显示了他英文词汇的深厚功底,同时也赢得了外宾的尊重。

1975年10月21日,毛泽东在书房里接见了基辛格和美国驻中国联络处的主任布什。基辛格关切的询问着已经82岁高龄的毛泽东的身体状况。毛泽东说道:“一句话,我的身体状况不好,我已经收到了上帝的请柬。”基辛格连忙回道:“不要急于接受。”

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13)

图|1973年,毛泽东和周恩来接见基辛格

由于,毛泽东现在说话已经不能连贯的表达,只能在一张纸上费力地写了几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我接受doctor(医生)的命令。”基辛格点了点头之后,换了一个话题。

在两人谈到中美关系的时候,毛泽东说道:“以前的对头,我们现在的关系叫什么,friendship(友谊)。所以就要这样hand-in-hand(手握手),我非常重视我们之间的关系。”边说着毛泽东边把自己的两只手握在了一起。

基辛格接着说道:“中国方面说军事力量不能决定一切,中美双方有着共同的对手。”毛泽东用英语回答道:“yes!”并且还写在了纸条上。基辛格笑着说道:“我看主席学习英文大有进步。”还请主席能把那个纸条送给自己,毛泽东欣然答应了下来。

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14)

图|1975年,毛泽东接见基辛格

1976年元旦前夜,毛泽东在自己的书房里接见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莉,朱莉将自己父亲的亲笔信交给了毛泽东,唐闻生则立即翻译给毛泽东听。听完之后,毛泽东说道:“欢迎尼克松先生来中国。”他还接过这封信,并且清晰又准确的读出了信上标注的日期:“December23,1975(1975年12月23日)”

这让朱莉感到十分的意外,后来她在回忆中说道:“毛主席的这个举动,有力地向我们说明,虽然他的身体欠佳,但是丝毫不影响他敏捷的思维。”

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毛泽东积极学习英语)(15)

图|毛泽东

结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毛泽东一生好学的学习精神,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