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签名(今生难报父母恩)(1)

父母的恩情,我们是永远难以报答的。

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里,释迦牟尼把母亲的恩情归于十种:

第一.怀胎守护恩 第二.临产受苦恩 第三.生子忘忧恩 第四.咽苦吐甘恩 第五.回乾就湿恩 第六.哺乳养育恩 笫七.洗濯不净恩 笫八.远行忆念恩 第九.深加体恤恩 第十.究竟怜愍恩

做母亲的怀孕生子,十月怀胎,坐立不安,如负重担,三餐难下,就像患病之人,怀孕期间,母亲的形象大变,身材臃肿,不事妆饰,以至于梳妆台都沾满了灰尘。十月期满临盆生产的时候,受尽诸般的痛苦。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女人在生子的时候,所受的是二十根骨头同时被折断的痛苦。生育之时,母亲的身体就像宰杀了猪羊,血流满地。受了像这样的苦楚,才得到孩儿身体,从此自己吞咽苦涩而吐出甘味来喂食爱儿,怀抱扶持养育婴儿。为儿洗濯屎尿,不畏辛劳。干净的地方让爱儿睡卧,尿湿污秽的地方慈母自己躺着睡眠。自己忍受寒暑,不推辞任何辛苦。哺乳喂奶的三年期间中,孩子都是喝母体鲜血化成的白色乳汁。

儿行千里母担忧,日夜心相随,流泪数千行,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子女的痛苦做父母常恨不得代受,子女一时的痛苦,常常换来父母长久的心痛。母年一百岁,长忧八十儿,要问父母对儿女的恩情何时才能到头,至死方休啊。

   当父母我们从婴儿抚养成少年,直至成年,教导我们处世的礼节义理,为我们完成婚姻嫁娶,帮助我们经营事业谋生,虽然受苦几百倍,也不说是自己对儿女的恩惠。我们有了病,父母心里就惊慌担忧,常为我们担忧至极而生病,却把自己的病视同很平常的事情。我们的病患除去,父母因为担忧所引起的病才能痊癒好了起来。像这样辛苦的养育,但愿儿女早日长大成人。可是有些儿女等到他们长大成人,不但不报答父母恩德反而忤逆不孝,面对父母应答对话毫无礼貌,甚至用凶恶的眼光相向仇视,这是一件多么让人心寒的事啊。

更有甚者,不务正业,误交损友,惹是生非,成了无业游民,粗野顽劣,打架斗殴,饮酒赌博,作奸犯科,为非作歹,犯了多少罪恶,恼怒扰乱了父母的心。每天四处游荡,从不过问双亲的起居行动或寒冻温暖。家中有此不孝之子,父母颜面尽失,不敢出门见人,一边忍受著旁人的耻笑,一边艳羡他人的子女。

  有的人父亲已死母守寡,或母亲已死父孤单,孤独寂寞地守著空堂冷室,身为子女本当晨昏定省,承欢膝下,而一些人对待父母却形同路人,让父母寄居在别人的屋舍,受著寒冷冰冻饥饿口渴,做儿女都不曾去过问。那些把父母放在养老院的人,可曾想过父母心中的感受?

有的人拿着钱财美食,供给养育自己的妻子儿女,忘了所有的疲倦辛劳,但却冷落父母,不怕背负不孝的恶名。岂不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做儿女的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母今日的境况,便是将来的自己啊。

几日前看到复旦大学的一名学生跳楼自杀了,很惋惜,很心疼,更为他的父母伤心。孩子啊,你这一走自己痛快了,不想想自己的父母,百年以后靠何人?想想白发父母,风烛残年,颤颤巍巍,步履蹒跚,衣食无着,你于心何忍?想想有些父母难忍丧子之痛,如痴如狂,流落街头,客死他乡,你于心何忍?想想他日父母年老力衰,疾病缠身,无儿无女,孤苦伶仃,你于心何忍?想想父母此生此世,再无希望,终日对坐,以泪洗面,你于心何忍?想想父母百年之后,无人送终,倘若一人先去,一人又何以度日,你于心何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养育之恩,尚未报答,怎忍撇下双亲撒手而去?

中午吃饭的时候,又看到中央台的那一则公益广告:他忘记了很多事情,但从未忘记爱你。广告的内容是这样:爸爸的记忆力越来越差,忘记了很多事情,甚至认不出儿子,也不知道家在哪里。儿子带他外出吃饭,盘里剩下两个饺子,爸爸竟直接用手抓起饺子放进口袋。儿子觉得难堪,却听到爸爸说:“我儿子最爱吃这个了。” 他忘记了一切,但从未忘记爱你……每次看到这个广告,都会让我泪眼婆娑,感动不已。

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写下这点东西,无非两个意思,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好好照顾好自己,你活着父母便有希望,你死了父母也完了,我等死不足惜,连累父母老无所养,则百死莫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