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新春,大家总是要搞一些庆祝活动,除了守岁、拜年等常规内容外,自然也少不了要放几挂鞭的。鞭者,其实就是鞭炮,因为地区不同,有的地方也称爆竹、爆竿、炮仗等。无论哪种称谓,其实总少不了一个炮字。炮,从火,里面有大量的火药,遇火则爆炸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春节放鞭炮的由来是什么(春节期间我们燃放的鞭炮为什么又叫爆竹)(1)

由此可见,所谓鞭炮者总少不了火药的。然而,我们追溯鞭炮的起源,却发现在火药和纸张发明之前,是只有鞭而没有炮的。那么古人是如何庆祝的呢?

春节放鞭炮的由来是什么(春节期间我们燃放的鞭炮为什么又叫爆竹)(2)

我们知道,现代鞭炮最基本两种材料是纸张和火药。我国的造纸术源同丝絮,最初的雏形是植物纤维纸,在东汉经蔡伦改进,逐步得以普及。火药的历史却更为古老,但从春秋时期的“硝石出陇道”到唐朝的“飞火”,火药的应用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到了宋代,,朝廷对外战争接连不断,火药得以全面发展。这一时期,人们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可以发出比鞭子或者竹子更为响亮的声音。这也是现代鞭炮的雏形。

春节放鞭炮的由来是什么(春节期间我们燃放的鞭炮为什么又叫爆竹)(3)

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迎新春。古人燃放爆竹不仅仅有迎接新春的目的,还有驱邪避祸的意思。在民间传说里,年是一种凶猛的怪兽,常年生活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后来人们发现,年既害怕火光,也害怕响声,便想起来用鞭炮来吓跑年了。

当然,这只是传说,真实情况可能就是人们通过放鞭炮来达到某种仪式感,以此来迎接新春,开始美好的一年。

春节放鞭炮的由来是什么(春节期间我们燃放的鞭炮为什么又叫爆竹)(4)

值得一说的是,春节燃放鞭炮历史悠久,是一种很好的传统,但是这种活动在增添欢乐气氛的同时,也会释放烟尘、喷溅火花,容易造成火灾和空气污染,越来越多的人对燃放鞭炮持更加理性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