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盛世的时候人人都有面具(盛世之前有一批坏人)(1)

淮南豆腐

西方人编写的中国史,一般从秦汉开始。不是说前面的不重要,半真半假的东西,好人坏人都难分得清。

李斯是不是坏人,赵高是不是坏人?相互杀起来,不一定一个是坏人,另一个是好人。

秦朝很重要,但谈不上盛世。坏人太多了,赶在盛世降临之前,坏人纷纷登场。大一统王朝,怎么可能没有盛世?但逻辑上的盛世,硬是被坏人给闹没了。

严格意义上的盛世,是汉朝的“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来临之前,坏人同样不甘寂寞。

英布就是个坏人。如果他是个好人,那他就绝对与汉朝无关。

英布本是项羽所封的九江王,项羽快顶不住刘邦时,英布生病了,一次一次地生。直到转到刘邦名下,英布的病不治而愈。

刘邦坐稳了天下,英布一直没有生病,身体还好得可以在封地打猎。靠坏猛赚过一笔的英布,不希望或不甘心太平盛世的到来。他想赚笔更大的,起兵再叛。上天不会永久地眷顾坏人,英布失败了。

异姓王中有坏人,同姓王中也有坏人。刘邦征讨英布时,将幼子刘长立为新淮南王。刘邦死了,远在边陲的代王刘恒被拥立为文帝,刘恒对这个弟弟宠爱有加。

淮南王刘长却一天天在封国变坏:僭越礼制,勾结匈奴。坏到傻的程度,过份了就不好,文帝不得不将其流放。

刘长死了,坏人基因像是早遗传在新淮南王刘安身上。与淮南王刘长不同,刘安喜好读书,编了部传至今天的《淮南子》。与淮南王刘长相同,刘安的坏仍是反骨,但文帝忍了——刘安一直在做学术,哲学的,政治的,经济的,还有民间传说或民间故事,研究各种各样的淮南豆腐。

关注到这些坏人就行,没必要赶尽杀绝。坏人也如原上草,割掉这一茬便会再生出另一茬。与其冒出一个陌生的坏人,不如养着一个熟悉的坏人。这便有了“文景之治”,汉朝也就此走向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