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跑车,一定就会引起车迷的热烈讨论,尤其是在谈及中国跑车的时候,大家总会因“自主品牌没有一款正儿八经的国产跑车”而感到遗憾。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1)

但是,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日益提升,国内对于跑车的需求也稍有上升;恰逢新能源时代的到来让造车门槛大幅降低,终于有一些新生厂商决定尝试打造真正硬核的中国小跑车。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2)

早前发布的这款名为SC01的新车便是代表之作,它的名字甚至就叫“小跑车”,号称专注为车迷提供纯粹驾驶乐趣。

虽说这款新车仍在研发当中,距离上市交付还有一段距离,但在发布会上它亮出了许多“键盘值”极高的装备,让车迷们看了都直呼内行。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3)

这些装备分别是水平放置的推杆式减震器、中后置布局、轻量化车体和空间管阵式车架。

对于硬核车迷来说,这些名词会让他们兴奋;但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看了可能会感觉迷糊:这都是些啥?好在哪?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4)

今天,教授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些小跑车SC01身上这些亮点装备的好处,以及大家能在哪些车型身上找到它们。

推杆式减震器

顾名思义,推杆式减震器就是以杠杆原理推动的减震器,通常避震器会被水平或稍倾斜地放置在车架上方,而不在悬挂系统的摆臂之间。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5)

这样的设计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Brabham BT49 F1赛车身上大放异彩,人们发现这种将减震器移出悬挂摆臂区域的设计为悬挂调校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赛车可以做到更低的离地间隙;而由于减震器没有直接装在摆臂上,相当于簧下质量也得到了降低,悬挂运作敏捷了不少。

此外,因为减震器放在了车架上方,这意味着拆开车身外壳后可以直接看到完整的避震器,想要对减震器设定进行调节时操作起来就更加方便了。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6)

不过,这种推杆式减震器也有一点短板,比如说活动行程较短限制了悬挂上下活动的范围,且舒适性表现非常一般,不适合需要高离地间隙和大悬挂行程的SUV、越野车或普通轿车使用。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7)

那么,目前大家还能在什么车型身上感受到这种特别硬核的悬挂设计呢?答案就是超级跑车了。

而且,并不是所有超级跑车都会配备这样的悬挂结构,通常只有定位最高端的Hyper Car或者某些旗舰超跑才会用到。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8)

比如帕加尼Huayra用的就是推杆式减震器,而在国内市场更“接地气”一点的车型大约就是兰博基尼的Aventador了。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9)

而即便是这样一个最“亲民”的选择,在当年也得起码花掉七八百万才能落地;如今虽然Aventador已经停产停售,但要是手头上没个三百万,恐怕都无法从二手市场上买到一台二手车。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10)

毕竟这可是兰博基尼的旗舰车系,搭载的可是V12发动机呀!

中后置布局

而对于中后置布局,相信大家会更容易理解一些。因为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超级跑车都用了中后置布局,比如迈凯伦720S、法拉利的F8 Tributo、兰博基尼的Huracan、玛莎拉蒂的MC20等等。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11)

其实这种布局无非就是将发动机放置在后轮与驾驶舱之间,这样能够更好地调整车身前后轴的重量平衡,使车辆在弯道中获得更稳健的姿态。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12)

与此同时,将发动机放在驾驶舱与后轮之间的位置,可以省下车头空间用于更激进的空气动力设计;这也是如今许多中置发动机的超级跑车能在车头用上S形气道等先进空气动力装置的重要原因。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13)

不过,有的朋友会说:都电动车了,发动机不见了,哪来的中后置?

其实,小跑车SC01所说的中后置布局针对的是电池组,这款小跑车的动力电池组将会像燃油超跑一样安装在驾驶舱和后轮之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驾驶者的坐姿可以进一步降低,车身也可以做得更加低矮,避免因需要在底盘平铺电池而导致的车身高度“不像跑车”的问题。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14)

而与此同时,由于电池组本身的重量,采用中后置电池布局的小跑车SC01也能感受到与同布局燃油跑车一致的动态感受。

不过这种放置电池的方式并非小跑车SC01首创,因为上一款能够量产销售的“电动超跑”前途K50也是将动力电池组装到了驾驶舱和后轮之间。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15)

虽说前途K50是一款饱受争议的电动跑车,而且在性能与驾控体验、内饰氛围等方面都不太能符合我们对一台高性能电动跑车的期待;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目前各位能够买到的最便宜的中后置布局跑车了。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16)

不过,虽说前途K50在电池布局这方面很硬核,但它的销量却实在惨淡。这或许是因为品牌影响力不足,而75.43万的售价对于一个新生品牌的电动跑车来说,实在是有点高昂。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17)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前途K50在二手市场上的价格就变得相当实惠了,只需不到40万,就能买到这款拥有435匹马力、680牛·米扭矩以及超跑般拉风造型的国产跑车!

轻量化车体

作为跑车,控制体重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为此小跑车SC01采用了轻量化车体设计,将整车重量控制在了1.3吨的水平,对于一款纯电动车型来说确实表现出色。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18)

但轻量化车体并非单指某一项特别的技术或工艺,而是可以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

比如在车身覆盖件的加强筋处使用打孔工艺减轻重量,或是拆除车身覆盖件上不必要的部件,如隔音棉、止震板等实现减重效果。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19)

又或者直接使用具有低重量特点的材料制作车身覆盖件,比如碳纤维、合成塑料等等。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20)

在这几种方式之中,使用轻量化材料制作车身是效果最好的。许多顶级超跑都会在车身覆盖件部分大量采用碳纤维材质,不仅减重效果显著,看起来更是相当拉风;比如前途K50就采用了碳纤维制造的车身外壳,不过由于需要安装大量的舒适性配置,车厢内也有许多皮质包覆等,最终整车重量达到了1.96吨,减重效果不佳。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21)

而路特斯Elise这样的小跑车则选择采用成本更低廉的玻璃纤维材料制作车身外壳,结合尽可能减少车内舒适装备的方式,也能实现大幅减重的效果,整车重量甚至可以低至不足一吨。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22)

而这样一款经过全面轻量化处理的小跑车,如今在二手市场上售价也得五十多万起。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23)

那么号称售价在30万以内的小跑车SC01又会采用哪种轻量化车身形式呢?根据成本控制的原因,教授认为采用与路特斯Elise相似的玻璃纤维或合成塑料制作车身覆盖件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空间管阵式车架

最后一个硬核装备就是空间管阵式车架了,这个名词看似非常厉害,但其实已经存在了非常长的时间,在车圈里经常被称作“钢管车架”。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24)

顾名思义,空间管阵式车架是通过一系列的钢管组合成一个高强度的矩形阵列结构形成,大致的外形可以参考建筑工地上的塔吊,它的吊臂本身就是一种空间管阵结构。

采用这种车架结构的车辆在车架刚性方面往往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而且由于管阵结构本身具有轻量化特性,整车重量也会因此得以下降。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25)

另外,采用这一类结构的车型还可以直接将悬挂系统安装在车架上,不需要额外安装副车架,对于轻量化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对于规模较小的品牌厂商来说,管阵式车架无论是从设计研发还是制造层面都有着成本更低的优势,适合小批量生产的小众车型。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26)

但是,空间管阵式车架会大量侵占本就有限的车内空间,如今已经逐渐被大厂淘汰,仅剩专业赛车和部分小规模厂商推出的坚持传统的轻量化赛道车会采用此类结构。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27)

比如卡特汉姆的Seven系列小跑车就是如今仍采用空间管阵式车架的代表作。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28)

但由于卡特汉姆并未在国内市场发售,意味着小跑车SC01正式上市之后,它将会成为大家能在国内市场买到的唯一一款使用空间管阵式车架的车型。

教授总结

其实看了这么多装备,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它们没有任何一个是惊为天人的“高科技”,而是基于赛车、顶级跑车身上数十年经验积累下来的运动秘诀。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29)

这些设计方式目的性极强,为的就是让车辆跑得更快、操控更好、更具趣味。如果大家想要的是尖端科技,那么这些设计都早已过时。

两座f1跑车(多项F1同级技术加持)(30)

但如果你想要的是最纯粹的驾驶乐趣和极致的赛道性能,那么,如果能以30万以内的价格获得所有这些装备,那诱惑力无疑是难以抗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