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亲王可并不好做,早在“七国之乱”爆发后,大汉的皇帝们为了保住自己和子孙后代的皇位,对于同姓诸侯王的警惕心可谓是只高不低。到了东汉年间,诸侯王们空顶着宝贵的头衔,“但食租税而已”,他们是一国的吉祥物,只有国相才是真正的掌权人,且随时可以上报诸侯王们的僭越行为。然而刘宠与骆俊的友情却是例外,在两人的通力合作下,陈国如铁板一处,既没有黄巾作乱,也未遭受其他诸侯的侵扰,他们是如何在乱世之中保境安民的呢?

骆俊为什么杀刘宠(乱世之中的黄金搭档)(1)

一、宗亲贵胄,始末才子

刘宠所在的东汉陈国系出汉明帝次子刘羡,刘宠的高祖汉明帝刘庄是东汉第二位皇帝,曾祖刘羡为第一代陈王,“羡博涉经书,有威严”,为后代开了个好头。到了祖父刘崇时,陈王之名已有三人,刘承、刘宠一脉相承,算是扎根在了陈国。汉灵帝继位后没多久,先皇的亲弟弟刘悝被查出有谋反的嫌疑,结果是刘悝不堪拷打而自杀。就这个时候,一向不显山水的陈国也出幺蛾子了,陈国国相师迁上书汉灵帝告状,说前任国相魏愔与刘宠共祭天神,意图谋反。在师迁、魏愔各执一词时,汉灵帝用雷霆手段诛杀二人,赦免了刘宠。

骆俊为什么杀刘宠(乱世之中的黄金搭档)(2)

骆俊此时,刚刚从地方小官崛起,在会稽郡当差的他因为能文能武被太守看重,并走常规流程被举荐为“孝廉”,进入尚书台,在皇帝身边处理政务。要知道“伴君如伴虎”,尤其还是汉灵帝这种“昏君”身边,为人做事的难度可不低。然而骆俊却做到了,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协助皇帝,他都能把事情办好,赢得众人称赞。在经历国相之争后,刘宠迫不及待想要这样一个宝贵的人才在自己身边,便请求汉灵帝任命骆俊为陈国相来辅佐自己。

骆俊为什么杀刘宠(乱世之中的黄金搭档)(3)

二、帝王心术,携手共进

汉灵帝答应了刘宠的请求绝对是有他的考量,国相之争有可能是汉灵帝一手策划的,原因无他,刘宠勇猛,陈国离虎牢关也不远,汉灵帝再是个昏庸君主也知道“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既然没有谋反之心,那便可以加以培养。此时的刘宠是个有朝气的年轻人,高大伟岸不说,还有一手高超的箭术,“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将这样的宗室子弟培养起来,用得好就是昔日“七国之乱”中顶在最前面的梁孝王刘武,且不会背叛坐在国都的皇帝。

骆俊为什么杀刘宠(乱世之中的黄金搭档)(4)

与汉灵帝达成“秘密协议”后,刘宠不仅如愿以偿获得骆俊这个人才,更是将郡国的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直到双双遇害,刘宠与骆俊的关系一直处在蜜月期,刘宠主抓军事,造数千张劲弩,亲自在郡国内招募男丁入伍,训练士卒以备不患,骆俊则抓治民,劝课农桑、鼓励生育,有孩子出生,无论男女,骆俊皆亲自上门道喜,赠上粮食与肉类。在刘宠与骆俊的通力合作下,陈国一片欣欣向荣。

骆俊为什么杀刘宠(乱世之中的黄金搭档)(5)

三、保境安民,身死国败

在处理了宦官、打压了外戚后,汉灵帝自以为高枕无忧,但刘宠从来没有忘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中平元年(184),太平道首领张角在冀州魏郡发动起义,天下跨州连郡高举义旗纷纷响应。好在刘宠和骆俊早有准备,不仅有刘宠训练出的士卒把守进出口和维护治安,还有骆俊鼓励生产所堆积满仓的粮食,陈国不仅没有遭受起义之害,反而接纳了那些经受战争祸害的邻郡百姓。一时间,难民们拖家带口来到陈国,前后竟有十万余众,刘宠与骆俊一视同仁,保住了这些流民。“时天下饥荒,邻郡人多归就之,俊倾赈赡,并得全活”。初平元年(190),讨董联军来势汹汹,刘宠并未加入其中,而是自称辅汉大将军,屯兵阳夏这个兵家相争之地,既是防范联军,也对董卓虎视眈眈。

骆俊为什么杀刘宠(乱世之中的黄金搭档)(6)

虽然实力比不上刘表、刘虞等人,刘宠好歹也是硕果仅存的汉室宗亲,手上有十万兵卒,实力不容小觑。富甲一方,兵力充足的陈国也受到他人的觊觎。建安二年(197),在陈国隔壁的诸侯袁术称帝,在他的一番挥霍下,江、淮间相食殆尽。早已飘飘然的袁术不仅向骆俊借粮,还在无果后对刘宠和骆俊痛下杀手,将此前刺杀曹操父亲的刺客张闿派到陈国,借机刺杀了二人。袁术的疯狂则由刘宠与骆俊买单,陈国也因为掌权人的死没了支柱,从此成为乱世的弃子。

骆俊为什么杀刘宠(乱世之中的黄金搭档)(7)

东汉末年的乱世,早已不是上古周天子那样的“贵族战争”,谋术与兵戈的发展为成王败寇和哀鸿遍野奠定总基调。刘宠与骆俊这对黄金搭档,若是生在太平盛世,定能保一方安宁。但盯上陈国富庶的人太多了,刘宠因为是汉室宗亲而断然不可能屈服于拥兵自重的诸侯,空有一身武力却被算计而死,刘宠的“辅汉”理想难以实现,让人唏嘘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