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午后,闲来无事,随友瞎转到了离单位不远的小丘镇移寨村。路边的薰衣草庄园并没有引起我们多大的兴致。穿过庄园,沿着蜿蜒曲折的小道,很快来到了一处很普通的小村落。不大,散落着二三十户农家。漫不经心的走着逛着,突然发现了一个由青砖围挡的一块地方。本以为是一个旧时的土窑,走上前一看,却被震惊了。高约一米的围墙下面竟是一个深陷的四方四正规规整整的院落,原来这就是古老而且神秘的地坑院。

地坑院属于下沉式建筑,深约六七米,院子四周的墙壁凿出了几孔土窑洞。窑洞的面墙皆用青砖砌成。院子中间栽植着三三两两的树木,青砖铺设的小路通向各个窑洞。地坑院的一角设有一扇门,打开门便可以沿着“楼梯”来到地面。我沿着院墙慢慢的俯瞰着,没想到一处小小的院子竟然能让我留恋这么久。中国古老的大地上竟然还有这么奇特的所谓的建筑。在过去那种肩挑背扛的年代,建造这样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转运多少土,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那个年代,可能砖瓦很贵,穷苦人家根本买不起或者压根不会想到用砖瓦去盖房。于是,在干旱少雨的的西北,地坑院成了他们不错的选择。找一块平整的荒地,叫来几个亲友。没有挖掘机,也没有装载机,有的只是眼前的几个劳力和他们手中的镐和镢,建造地坑院就这样开始了。一镢头一镢头的刨,一担一担的往出运土,挥汗如雨,打黄昏,起五更,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才将房屋建成。现在,我站在这座院子跟前,我想对这座院子说,你们是主人用智慧和辛劳将你们建造的,你们的身上是否还留存有主人汗水的芬芳。

如今,这样的院子不多了,这里的几处得以保留下来,还得益于当地镇政府的保护,它们身上还有被修缮过的痕迹。可是它们原始的风貌仍然能唤醒我那颗被岁月尘封已久的好奇心。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老了,来到了地坑院生活,院里花开满院,蜂飞蝶舞,孩子们在院子追逐嬉闹,而我悠然自得的躺在摇摇椅上,看着孩子,看着院子……

地坑院是哪里的特色民居(已消失的民居地坑院)(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