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绝情谷的花是什么花 一张图看懂神雕侠侣绝情谷情花是什么花(1)

绝情谷和情花是《神雕侠侣》中不能不提的一笔,是金庸先生对爱情最透彻的解析,也是整部书的灵魂。

绝情谷,是个情欲最泛滥的地方。世间有人就有情,情又如何能绝得了?情花生长于此最能说明这一点,也是最理所当然的。

情花是一种奇特的生物。书中是通杨过的感受来对其进行全面描述的。情花之美,似玫瑰而更香,如山茶而增艳,花瓣可食,入品极甜,更有醺然酒气。然而正当沉醉之时又有苦涩味道,吐出不舍,入肚难咽。这正像爱情,其美妙绚烂世人都忍不住去品尝。初尝时心醉神迷,物我两忘,慢慢便有难言之苦,放弃不得,欲罢不能。

情花之毒藏于小刺,无论怎样小心,也难免被刺,伤口极小,不引人注意。然而毒性会慢慢在体内增强,一旦被刺者思念爱人,细微的伤口就会痛楚之极,胸口如被大锤猛击般沉痛难忍。伤在身却痛在心,这样的毒也正如爱情的毒一般,相思之意,令人死去活来。只要爱了,就一定会伤,且伤口一定是在心里,非寻常之物可以拨除。

彩叶粗肋草

情花的果实像毛虫一样丑陋,有的酸辣,有的令人作呕,甜如蜜糖的,十中未必有一,从外表却辨不出来,只有亲口尝了才会知道。爱情也正如此,开头美好,结局不见得圆满。有的看似不般配的一对,也能相亲相爱,白头偕老。一对璧人,轰轰烈烈的恋过一场,也可能会无疾而终。然而这又都是难说的,情之一事,最不可理喻。

要解情花之毒,要么绝情丹,要么断肠草。就是说,要解爱情之毒,要么绝情,要么断肠。书中之人解毒方式也各不同。

公孙止曾被妻子投入情花丛。为自保,他亲手杀了情人换取解药。其实根本不用那么费事。他本是无情之人,情花毒如何能伤到他的本质?即使不吃解药,他也不过痛上几天,慢慢就会痊愈,何必枉送了柔儿的性命?真真是可笑可叹。

神雕侠侣绝情谷的花是什么花 一张图看懂神雕侠侣绝情谷情花是什么花(2)

朱焦

李莫愁中毒之后,得知世上仅有那半颗绝情丹可解,便不择手段的想要谋得,甚至不顾一生最看重的名节,假意委身公孙止。其实她不自知,从她爱上陆展元的那天起,就深陷情网,中了爱情的毒,毒已深入骨髓,无药可救。最后欲火焚身,葬身情花火海,是她注定的结局。她虽是可恨的人,却也是个可悲的痴人。

杨过和小龙女都是在不小心的情况下被情花刺伤,正像他们的相爱,是在不知不觉间发生,最自然,也最不可控。其实杨过有过很多次解毒的机会。公孙绿萼从父亲的丹房里为他偷来一颗解药,但一颗解药,难解他和小龙女两人之毒,于是他果断地让给了小龙女。天竺大师劝他绝情断欲,花毒便不会再发作,他认为,生而无情,生不如死,宁死不肯绝情。裘千尺要他迎娶自己女儿公孙绿萼来换取解药,这是最划算的方式,既得美人,又可活命,连小龙女也同意,他却不答应。最后小龙女不顾安危从公孙止手中夺回那半颗世上仅存的绝情丹,但是小龙女身受重伤,无药可解,他不肯独活,将其扔进了深渊。无奈之下,小龙女只有用跳崖来骗他服食断肠草。花毒解了,他的苦却没少,十六年相思离别,在少年夫妻无异于整整一辈子,再见面己是隔世。但在读者看来,他们一直牵挂彼此,仿佛从未分开,那么重聚与否,也就并无分别。为情所苦而不觉苦,情花毒解与不解,其实也无分别。有情若此,死生无异。

情花的集中描写在书中整整占据一回,零散的情节更是波及了后半部分。情花之毒,奇处在于不同人身上能引起不同的反应,将人物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演绎出各样故事,世间百态,皆在其中。大师写情,高哉!妙哉!绝哉!

神雕侠侣绝情谷的花是什么花 一张图看懂神雕侠侣绝情谷情花是什么花(3)

俗话说一切偏离原著的考据都是耍流氓。所以让我们先从原文描述开始。

即使是在原著中,识得情花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作为仅在绝情谷有所分布的特色植物,情花就如金屋藏娇的美女,除了世代隐居于此的公孙家族,几乎所有的外来人口都从未知晓它们的存在。这当中唯一的例外是天竺神僧,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认植物高手在第一时间就认出了情花,并迅速对大家进行了有理有据的科普:

这情花是上古异卉,早已绝种。佛典中言道,当日情花害人无算,我佛释迦以大智能力化去,世间再无流传,岂知中土尚有留存。

这么说来,也算是历史悠久而资源有限的濒危物种,值得保护重视。何况情花自己也很争气,全身上下长满了各种看点:

神雕侠侣绝情谷的花是什么花 一张图看懂神雕侠侣绝情谷情花是什么花(4)

曼陀罗又叫情花

却见那女郎将花瓣一瓣瓣的摘下送入口中,于是学她的样,也吃了几瓣,入口香甜,芳甘似蜜,更微有醺醺然的酒气,正感心神俱畅,但嚼了几下,却有一股苦涩的味道,要待吐出,似觉不舍,要吞入肚内,又有点难以下咽。也细看花树,见

枝叶上生满小刺,花瓣的颜色却是娇艳无比,似芙蓉而更香,如山茶而增艳。

两人缓步走到山阳,此处阳光照耀,地气和暖,情花开放得早,这时已结了果实。但见果子或青或红,有的青红相杂,还生着茸茸细毛,就如毛虫一般。杨过道:「那情花何等美丽,结的果实却这么难看。」女郎道:「情花的果实是吃不得的,有的酸,有的辣,有的更加臭气难闻,中人欲呕。」杨过一笑,道:「难道就没甜如蜜糖的么?」那女郎向他望了一眼,说道:「有是有的,只是从果子的外皮上却瞧不出来,有些长得极丑怪的,味道倒甜,可是难看的又未必一定甜,只有亲口试了才知。十个果子九个苦,因此大家从来不去吃它。」

这两段原文里,已然囊括了有关情花形态的大量线索。(1)花色艳丽,形似山茶或芙蓉;(2)茎、叶有刺;(3)花瓣可食,芳香甘甜,但带有苦味;(4)果实以青绿、红色为主,部分生有刚毛。无毒,但味道多变,不宜直接食用。

至此,我们似乎可以把问题细化一下了:按照这些线索,能否在现实中找到符合条件的植物呢?——倒还真有。比如蔷薇科蔷薇属那些可通称为rose的植物——玫瑰(Rosa rugosa)、蔷薇(Rosa multiflora)、缫丝花(Rosa roxburghii)之类,无论花朵之美艳、枝条之多刺,还是花、果的食用价值,基本都可以满足;只是细论起来,并不如原文那般夸张罢了。

神雕侠侣绝情谷的花是什么花 一张图看懂神雕侠侣绝情谷情花是什么花(5)

(上图:蔷薇属植物花型,供观赏者可通称rose,玫瑰或蔷薇。多为丰富鲜艳的圆形重瓣花,外形上与木芙蓉、山茶等确有近似之处。)

神雕侠侣绝情谷的花是什么花 一张图看懂神雕侠侣绝情谷情花是什么花(6)

(上图:蔷薇属植物果实,可通称rosehip。果实形态多样,大部分酸涩,少数酸甜,可直接食用。)

神雕侠侣绝情谷的花是什么花 一张图看懂神雕侠侣绝情谷情花是什么花(7)

(上图:传统玫瑰Rosa rugosa。花瓣芳香浓郁,可制糖、制酱、入药。果实色泽鲜丽,味极酸,含有大量维生素C,不宜直接食用。)

神雕侠侣绝情谷的花是什么花 一张图看懂神雕侠侣绝情谷情花是什么花(8)

(上图:缫丝花Rosa roxburghii。重瓣花一名十六夜蔷薇,供观赏。果实一名刺梨,外形虽丑陋多刺,但味道甜美。)

然而比起现实中的rose们,情花自然更有其厉害之处。要知道武侠世界里的高级龙套可不是这么好当的

(杨过)刚想到此处,手指上刺损处突然剧痛,伤口微细,痛楚竟然厉害之极,宛如胸口蓦地给人用大铁锤猛击一下,忍不住「啊」的一声叫了出来,忙将手指放在口中吮吸。 那女郎淡淡的道:「想到你意中人了,是不是?」杨过给她猜中心事,脸上一红,奇道:「咦,你怎知道?」女郎道:「

身上若给情花的小刺刺痛了,十二个时辰之内不能动相思之念,否则苦楚难当。

」杨过大奇,道:「天下竟有这等怪事?」女郎道:「我爹爹说道: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你就算小心万分,也不免为其所伤。

多半因为这花儿有这几般特色,人们才给它取上这个名儿。

」杨过问道:「那干么十二个时辰之内不能……不能……相思动情?」那女郎道:「爹爹说道:情花的刺上有毒。

大凡一人动了情欲之念,不但血行加速,而且血中生出一些不知甚么的物事来。情花刺上之毒平时于人无害,但一遇上血中这些物事,立时使人痛不可当。

」杨过听了,觉得也有几分道理,将信将疑。

怎么说呢……这情节非要用科学的打开方式也不是不可以,譬如,我们可以认为是花刺上具有非常特殊的分泌物,会与人体动了情欲」后大量分泌的肾上腺素或荷尔蒙发生毒理反应。但这样的植物内含物,目前在自然界中似乎闻所未闻;至于被花刺所伤而痛彻心肺,乃至一命呜呼的说法,便全然只是说法而已——倘若现实中也有类似事件发生,我们读的便也不是武侠小说,而是今日头条了。

嗯,也许是因为情花的意象实在太感性,以至于许多电视剧版本里的「情花」长相都很不一样。

神雕侠侣绝情谷的花是什么花 一张图看懂神雕侠侣绝情谷情花是什么花(9)

(上图:95香港版,情花=有点像朱蕉又有点像彩叶粗肋草的某种热带植物。浓郁的港式风情)

神雕侠侣绝情谷的花是什么花 一张图看懂神雕侠侣绝情谷情花是什么花(10)

(上图:98新加坡版,情花=类似三角梅/勒杜鹃/九重葛的某种植物。也很有热带风情啊……顺便一提这个公孙绿萼挺符合我心中的形象)

神雕侠侣绝情谷的花是什么花 一张图看懂神雕侠侣绝情谷情花是什么花(11)

(上图:06内地版电视剧,情花=有点像郁金香的某种植物。)

——不过,除此之外,更早的1983香港版(刘德华×陈玉莲)、1984台湾版(潘迎紫),以及后来的1998台湾版(任贤齐×吴倩莲)电视剧,倒是都选用了类似玫瑰的植物作为「情花」造型。不知是否能说明,形象上还是有一定共通性的。(图片来源有限,这里就先略过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非要大费周章地弄出「情花」这么个设定,真的只是为了推动情节么?

金庸先生在写作的时候,恐怕并没有想过「情花」是什么玫瑰什么蔷薇。但提及爱情的本来面目,他心里浮现的,仍是一种「美艳而多刺,香甜而苦涩」的花朵。这也是很有趣的事情——从古希腊的女诗人萨福,到文艺复兴的莎士比亚,再到写下《小王子》的法国人圣埃克苏佩里,有太多的事例可以证明,玫瑰(rose)们似乎一直在人类文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爱情符号。这并非出于某个人的独创,也不是来自某次阴差阳错的凑巧;而是我们在面对这一类型的花卉时,总能通过某种程度的「共情」而产生类似的联想——美艳缠绵的花瓣和令人陶醉放松的花香,都指向爱情带来的美好体验;而多刺又隐喻深陷其中的烦恼与痛苦。从这个角度而言,rose们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爱情之花”,也算是情理之中,名至实归:问世间情为何物?也许看到这种不是玫瑰、胜似玫瑰的“情花”,心里便已隐隐有了答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