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推动本币结算的原因(同样推动本币结算)(1)

文/行走斯图卡

俄乌冲突爆发后,面对西方蜂拥而至的制裁,俄罗斯以一招“卢布结算令”,在经济和金融领域跟西方打得你来我往。这也给了其他国家很多启示,比如外贸结算依赖美元和欧元是及其危险的事情,因为西方国家没有底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寻求在本国对外贸易中实施本币结算,其中就包括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

据媒体报道,印度央行不久前推出了“卢比结算令”,并且宣布立即生效;根据印度央行发布的消息,所有进出口贸易都可以用卢比结算和开具发票,当然并不是强制性的。至于推出这套机制的理由,印度央行解释说,是为了促进全球贸易增长,提高其他国家对印度卢比的兴趣、促进印度对外出口。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主席也表示,当前许多国家面临外汇短缺的困难,这一举动“将有效帮助印度乃至全球进出口商进入印度市场,提高印度卢比作为国际货币地位的认可”。

那么“卢比结算令”自发布以来,效果如何?过去一周里,卢比对美元的汇率每天都在刷新历史新低的记录。这跟“卢布结算令”的效果截然相反,当初西方豪言要让卢布变成废纸,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俄罗斯正在想方设法阻止卢布升值过快——都是“卢”家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印度另一个习惯性攀比对象中国,也在推动外贸的本币结算,而且表现相当不错。在本月初,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份额就创下了2.8%(一季度时还是2.45%)的历史新纪录;尽管这个比例并不高,但是长路漫漫,人民币在国际上越来越受欢迎的趋势不会改变,这种改变本身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就在最近,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正式启动人民币铁矿石的到港现货交易、西方媒体也挖出印度水泥巨头用人民币采购俄罗斯煤炭的消息、俄罗斯和伊朗都已经启动人民币石油及人民币天然气的对华供应。

都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人口大国、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都是金砖国家,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中俄货币都有锚定物,印度卢比的锚定物却很脆弱。同样姓“卢”,眼下卢布是跟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以及粮食化肥这些硬通货绑定的,莫斯科笃定了欧洲在短时间内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和粮食供应,他们手里就必须持有相当数量的卢布——当然,这不是长远之计;相比之下,中国的底气是最豪横的: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大国,工业产品种类齐全,这点很重要。中国用人民币向其他国家采购商品,其他国家可以用人民币买到任何自己想要的工业产品,这就意味着手里的人民币不愁没地方花,还可以规避很多可能的麻烦,因此国际市场对持有人民币的兴趣当然会越来越大。

对于人民币来说,国际化的路其实还很长;而对于印度来说,这条路更加漫长,因为他既没有硬通货,也没有足以媲美中国的制造业基础,这也是“卢比结算令”无法有效提高国际市场对卢比需求的原因所在。

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说服别人,没有一身腱子肉是不行的。毕竟在谈论真金白银的时候,大家都很现实,所谓“价值观”、“传统友谊”,甚至是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父子情深”,那都要靠边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