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特大城市南京之间频繁互动。
从今年广交会分别设立广州和南京两个会场,推动两地贸易联动,到南京市级、区级等多个主体单位、产业平台组团前往深圳招商推介,大湾区各主要城市与南京之间的产业互联日益成为一种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大湾区企业选择到南京布局落户、开拓市场,俨然已成为一股潮流。据统计,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以来,南京已累计引进大湾区企业亿元以上投资项目约700个,投资总额约7600亿元。
为何大湾区企业,特别是深圳的创新企业对南京有这么大的兴趣?当前驱动大湾区企业加速在南京布局的核心要素又是什么?
事实上,近年来南京聚焦八大产业链出台了一系列产业配套政策,打造各类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产业发展平台,城市综合发展能级和产业发展吸引力不断增强。在南京“十四五”规划中,临空经济、数字经济、交通运输、都市圈建设等多个领域将迎来重要发展利好,为南京对接大湾区发展,服务赴宁企业提供了最佳市场机遇。
与此同时,从城市间的产业契合度来看,南京和深圳皆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在创新驱动要素延伸的众多产业领域,无论是产业基础与要素优势,还是市场生态与配套体系,两座城市的产业发展拥有很高的耦合度。南京与广州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以及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领域,均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城市间的产业契合高,市场合作空间大。此外,南京与香港向来经贸往来频繁,当前随着南京城市发展能级与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香港高端服务产业赴宁发展,也迎来了更好的城市载体。
受访专家表示,目前我国正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的对接联动是长三角和大湾区每座城市的光荣使命。南京作为长三角地区的特大城市,在深化两大战略间的产业对接与互动,进一步畅通双循环发展格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南京与大湾区诸多城市的产业基因高度匹配,对于大湾区企业来说,在宁发展不仅能够强化企业聚合与应用科创资源要素的能力,同时还能以南京为支点,进一步打开更为广阔的长三角市场。在此基础上展望“十四五”,大湾区企业赴宁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未来势必将迎来进一步升级。
美丽的玄武湖。资料图片
大湾区企业“赴宁潮”
从1993年中兴通讯南京研究所落户,到1999年华为南京研究所在宁成立,深圳企业赴南京发展逐渐兴起。多年来,恒隆、新世界等港资企业布局南京频频加码,香港成为南京的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南京制造业基础雄厚,一直也是广州中小制造型企业在华东发展的首选之地。
特别是近几年来,大湾区企业北上落户南京已经成为新趋势。在南京各级单位与平台赴深圳等主要城市招商推介的引导下,南京围绕八大产业链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推出产业扶持政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南方企业赴宁发展。
如在南京溧水,聚集着深圳欣旺达、喜之郎食品、创维电器、深圳能源、比亚迪汽车、联塑等大型企业,溧水聚焦新能源汽车、临空经济和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成为深圳企业在华东地区投资发展的重要集聚地。同时,目前在溧水落户的广州企业也已超过百家。
其中,2019年3月落地南京溧水的深圳欣旺达新能源项目,当年就创下了百亿级工业项目当年签约、当年投产的新纪录,成为上市企业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华南地区以外的首个大型动力电池生产项目。
该项目高级经理李劲松表示,企业选择南京投资除了能够享受到产业与人才有关的政策外,关键还是看中南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所具备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环境。目前南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备了行业集聚程度高、产业配套完善等市场特征。
南京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事实上,在溧水集聚的深圳企业仅是当前大湾区企业“赴宁潮”的一个重要缩影。目前在宁的深圳企业中,除了中兴、华为外,还集聚着招商蛇口、迈瑞生物、汇川技术等龙头企业与项目,涉及高端服务、医疗器械、半导体功率器件、工业视觉等不同前沿产业领域。
“深圳优质企业选择在南京扎堆,正是源于当前南京在产业基础、人才环境和上下游产业配套等方面所具备的综合投资环境优势。”上述负责人表示。
具体来看,在产业基础方面,如今的南京已经成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产业之城。南京不仅拥有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先后被国家认定布局为智能电网、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三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拥有全国首个软件名城、国家首批两化融合示范城市等平台认证。
在核心产业平台方面,南京还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15个综合性高新园区、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以及江苏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
而在人才环境方面,南京一直是中国的科教重地与人才高地,拥有53所普通高等院校,其中12所入选“双一流”;拥有80多位两院院士、12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和一大批大院大所。充沛的人才支撑,是南京吸引越来越多大湾区企业前来投资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
在产业配套方面,“十四五”期间,南京将重点打造“4 8 X”先进制造业体系,在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和智能制造装备共八大产业链方向上重点发力,基于既有的产业基础与市场优势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发展配套生态体系。
科创实力是“南京引力”的核心
梳理近年来深圳,乃至整个大湾区赴宁发展的企业类型发现,其中一大批企业属于科技创新型,尤其是近两年众多集聚在人工智能、云计算与机器人等科技型产业项目纷纷选择移师南京,或在宁设立华东总部与研发中心等。
如将华东总部落在南京栖霞高新区的一电航空,就是一家来自深圳宝安区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其是全球领先的无人机系统提供商。在此之前,来自广州的国内最大第三方图像识别云服务提供商——广州图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投资设立了图像识别研发中心。
在众多赴宁发展的企业家看来,科技人才优势、产业基础雄厚是南京产业吸引力的关键。
江苏一电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霆辉告诉记者,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涉及通讯、软件、非控、传输和光电技术等专业。南京丰富的高校院所是培养人才的沃土,选择来到南京发展正是基于企业未来在人工智能业务领域的布局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在南京,公司将把华东研发中心打造成深圳总部之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联合南航、南理工等高校建立科研实习基地,建立系列实验室,研发个性化、智能化、精准化无人机,形成跨产业、跨区域的产业形态。”张霆辉指出。
有分析人士向记者指出,大湾区企业纷纷选择在南京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企业来到南京建立华东区域总部、打造研发中心,关键就是看中了南京这座城市深厚的科教资源禀赋和人才优势。南京不仅拥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一流综合性大学,还有众多在细分产业领域中的特色大学、特色专业,学科背景与专业能力优势明显,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赴宁企业的热门选择。
“另一方面,从科创巨头华为、腾讯,到独角兽公司如大疆、一加,深圳企业所具备的创新基因,也与南京这座创新型城市的基因相匹配。这是近年来深圳企业能够吸引南京各地、各平台纷至沓来进行招商的核心魅力与优势。”
上述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的重要战略定位,发挥港澳开放创新优势和珠三角产业创新优势,强化国际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加快形成开放互通、布局合理的区域创新体系,并将影响力辐射全国乃至全球。南京地处创新要素同样活跃的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实力突出,如果两地能将各自创新优势叠加起来,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势必将激发出更为澎湃的创新活力与能量,在两大国家战略间开辟新的合作空间,实现更大范围的合作共赢。
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南京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51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4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5%。在科技部发布的2020国家创新型城市排行榜中,南京位列全国第4位。其中,“打造集聚创新资源强磁场”的经验做法更是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形成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南京经验”。
产业协同共迎新机遇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当前南京对接大湾区、服务大湾区日益频繁的基础上,展望未来长三角与大湾区、南京与深圳等城市间的产业协同有了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对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探索者与率先实践者”的目标要求,未来大湾区与长三角、京津冀等在区域协同与产业合作方面必然将进一步走向纵深。
实际上,以当前大湾区企业赴宁投资发展的趋势为缩影,未来南京对接服务大湾区将有望形成以细分产业为牵引,充分利用不同区域间要素优势,构建更为频繁的产业互动局面。
“创新是我们共同的基因;开放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卓越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牵手是我们共同的愿景。”南京市投资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南京主动对接大湾区发展,尤其是南京各区、平台纷纷前往深圳等城市招商链接科创产业资源,前往行业头部企业招商引智,在充分发挥出南京承载科创产业的优势同时,也为大湾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与机遇。
上述负责人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域,都承担着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职能,两大国家战略核心承载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未来必然会更为频繁。未来在大湾区与长三角产业互动加快,大湾区企业赴宁投资发展成为新趋势与新潮流的现象驱动下,对城市间的产业协作机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这一现状与趋势也将促使“十四五”期间,长三角与大湾区在重点城市间可根据产业协作的特点与共性,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平台与沟通桥梁。
有分析人士指出,以南京对接大湾区产业招引为例,“十四五”期间南京与大湾区众多城市间,可基于既有的产业合作基础,探索创建多种产业协同的机制,以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互动共迎新机遇。
“如南京与深圳,可以围绕推动创新要素流动构建产业创新联盟;南京与广州,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企业交流平台等。此外,在不同城市间,还可以就不同产业类别成立企业家联盟等交流平台,以探索构建城市间综合立体的产业互动机制,推动城市间在产业领域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实现互为支撑、发展共赢。”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