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苏州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太仓工作。会上首次亮相的《关于推进苏州港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描绘了一张以太仓港区为龙头,太仓港区、常熟港区、张家港港区和内河港区联动发展的苏州港航事业发展新蓝图。

太仓明确,把港产城一体化作为第一战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全力做好“以港强市、以市兴港”文章。

太仓港区未来发展(江苏第一外贸大港)(1)

太仓,因仓而名,被誉为上海的“后花园”。手握“江苏第一外贸大港”的王牌,把握临沪近海的区位优势。

太仓港区是苏州港的主港区、核心区,太仓是苏州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主阵地。港、产、城已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港”是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平台,“产”是港口和城市发展的支撑,“城”是港口和产业发展的依托。

太仓港区未来发展(江苏第一外贸大港)(2)

今年1-7月,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45.5万标箱,同比增长15.4%,去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超700万标箱,排名上升5位、跃居全球第25位,增速列全球百强港口第一。“江苏仅有、长江唯一、世界少有”的良港资源,是率先发展的硬核资本,也是建立发展优势的重要支撑。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依托长三角腹地,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加快崛起,在世界航运版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也给了太仓不断争取更多资源和政策的机会。利用港口区位,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继而助推金融、信息技术业依港而兴,因势利导“陆改水”,加快苏州本地货从家门口出海。

港口的效益不局限于港口,港口功能的发挥更体现在对整个城市产业发展的推动、支撑和保障。当港口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衔接,港区按照城市形态打造,港产城的融合效益将几何级地释放出来。

太仓港区未来发展(江苏第一外贸大港)(3)

如何让港口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太仓谋定而动,瞄准“一体系一平台一枢纽一示范”定位,加快物流枢纽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多式联运体系,提升枢纽服务效能,壮大枢纽经济能级,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领衔苏州港这一更高能级的整体型港打造,太仓港将立足“港口、港区、港城”三个层次,全力推动产业港向商贸港转型,力争到2025年,货物吞吐量达3亿吨、集装箱年吞吐量达1000万标箱,集装箱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10%;2035年,服务长三角、承接国内、连通国际的枢纽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枢纽经济规模持续壮大。

太仓深明只有不断把“港口流量”转变为“经济增量”、城市功能转化为港口优势,才能真正以港强市。

太仓港区未来发展(江苏第一外贸大港)(4)

融江追海的气魄注入开放基因,通江达海的禀赋广聚各方资源。下一个十年,太仓以“志在万里”的开阔胸襟、“要做就做最好”的坚强韧劲,奔向深蓝,拥抱未来!

编辑:付鑫鑫

综合:苏州发布太仓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