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解象19宪和宪(汉字解象47质与赘)(1)

质,金文,繁体字質,从貝,从斦(zhì)。貝是货币,金钱;斦是两把斧头。斧头是值钱的东西,用来作为抵押物贷换金钱,相当于今天的抵押贷款。質,描绘的是拿两把斧头贷换金钱的过程。

既然可以贷换金钱,质,作为抵押物,本身蕴含着价值:本质、质量。引伸到人身上则为内在的性质、品质。说一个人文质彬彬,即外在文采和内在品质相得益彰。

那么,抵押物价值几何呢?这就是质疑,或者是质问、质询,有时候还需要对质。典当行要对抵押物进行估价,看看两把斧头值多少钱。质,是对抵押物价值的预判、评估和掂量。抵押物的成色:质地、质朴。

质,还有一个特别的意思:人质。把人作为抵押物。现在影视剧里的场景,常常是通过绑架人质,迫使警方承诺或履行某些条件。

与之不同,中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人质,是指一国派往他国居留的人,多为王孙公子,抵押值比较高,以其生命保证政治履约。《左传·隐公三年》: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汉字解象19宪和宪(汉字解象47质与赘)(2)

摄影 马景燕

汉字解象19宪和宪(汉字解象47质与赘)(3)

《说文》:质,以物相赘也。赘,以物质钱。许慎拿质和赘两个字相互说明。朱骏声通训定声: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质和赘,是交易中的反向操作。

赘字所见最早的是小篆字形,从敖,从贝。敖,《说文》:出游也,从出从放。即今之遨游。朱骏声通训定声:赘,从敖、贝会意。敖贝犹出放贝,当复取之也。

赘的本义是收进抵押物,放出金钱。正所谓以钱受物曰赘。

实际使用时,质和赘的区分也没那么明确。

《汉书·严助传》: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颜师古注:如淳曰:淮南俗,卖子与人作奴婢,名为赘子。三年不能赎,遂为奴婢。师古曰:赘,质也。

荒年卖子换取衣食,叫赘子,颜师古说,赘就是质。

质也好,赘也罢,作为抵押物有一个共同点,那是要赎回的。尤其是人质,不赎回就是失败,汉时候,淮南风俗卖子给别人作奴婢,三年不能赎回就要真正做奴婢。

跟质有人质这一特义类似,赘也有特义:赘婿。或曰招赘囡婿。

就婚于女家(甚至改为女家姓)的男子称为赘婿。男子去女家当赘婿称为出赘;女家招女婿进门称为招赘、入赘。

富裕社会,赘字还有一义要提示一下:

赘疣。《释名·释疾病》:赘,属也。横生一肉,属著体也。

横生一肉,已经可怕,还要连缀身体。赘肉虽不是疣,毕竟也是多余的,比如像啤酒肚。油腻男们得注意啦,特别是到了年关时节!

为您链接

汉字解象(46)虎

汉字解象(45)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