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吕婉婷
大家好,这里是书评君的荐书栏目“都市青年の生活意见”。每周两期,我们在这里为你推荐各类新旧好书。
第127期要推荐的书,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哲学教授唐纳德·A·克罗斯比的《荒诞的幽灵:现代虚无主义的根源与批判》。
“活着没意思。”这句话是你的口头禅吗?这句话里的“意思”,除了“有趣”,大概还有层“意义”的意思。现代人的生活中,价值的幻灭感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催生了诸多虚无主义式的言论。
虽然很多人喜欢拿“虚无主义”作为现代性的批判工具,但是鲜少有人知晓其真正的内涵。而这正是《荒诞的幽灵:现代虚无主义的根源与批判》想要说清的问题。在作者看来,虚无主义的威胁,其实揭开了“存在”的秘密,我们可以借助它理解生命,理解生存。
127
/ / /
本期书目
《荒诞的幽灵:现代虚无主义的根源与批判》,作者:(美)唐纳德·A·克罗斯比,译者:张红军,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7月
/ / /
开始频繁聊身体健康问题,是否可以当作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初老标志?失眠、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月经异常、黄体破裂……以及,牙齿。学生时代嫌麻烦没搭理的四颗智齿,终究还是到了不得不拔的程度,附带某颗后槽牙有快要变成龋齿的架势。于是乎,看牙该怎么挂号,去哪家医院拔牙能少受罪,成为日常生活中除了工作之外最烦心的事。
一个朋友更惨,既要拔智齿,还要为六颗牙齿重新做根管治疗。从来不相信自己手气的我们,计划十月份凌晨爬起来去某家医院排队挂号。朋友开解道:“就当拿着小马扎去体会北京城里的‘高端医疗’吧。”自嘲的洒脱伴随着困惑,当生活节奏被小意外和病痛打断,她开始迷茫,自己过去是否过于陷入对抽象问题的思考之中。
电影《助理(The Assistant)》(2019)剧照。
概念、理论建构、价值意义……文化媒体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似乎都围绕着这些宏大的词语打转。但当我们面临具体问题的时候,这些其实很难给出具体的行动方向。“价值”思考,在生活中到底有什么意义?
说到这想起另一个编辑朋友,北京的工作压力让她的身体总是处于亚健康的状态,经常要喝中药调养。她对美好未来的设想破灭,靠读叔本华完成了心灵拯救。叔本华说,你掌控不了所有,除了你当下的身体。
未来,无法掌控;社会价值,无法掌控;他人对你的态度,无法掌控……你只能掌控当下的身体,比如控制它起身,拿一杯水;比如控制它坐下,打开手机。如果你想获得现世的幸福,那你能做的只有控制当下的身体,放弃对虚无飘渺事物的执着,专注丰富自己的个性。
电影《她(Her)》(2013)剧照。
有人为叔本华贴上标签——虚无主义。
跟所有带-ism的词语一样,虚无主义
(nihilism)
一词的意义其实含混不清。在尼采的词典中,“虚无主义”意味着对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意味着目标的丧失,这样的解释其实并不能厘清它的复杂内涵。虽然说不清楚它的内涵,但很多人都能感受到虚无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切实影响,就像《荒诞的幽灵》这本书中提到的,虚无主义的心绪绝对不仅是少数幻灭感十足的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它是我们今天所呼吸的空气的一部分。
身为“现代时期的虚无主义”课程的授课教授,唐纳德·A·克罗斯比的学生对这门课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他们大多数都来自富裕的美国中产家庭。虽然医疗进步减少了他们的疾病和痛苦,社交媒体提供着前所未有的文化丰富性,他们却处于一种暗淡的焦虑和极端的沮丧情绪中,“他们对未来充满绝望,明确感到自己位于一个时代的终结阶段”。在荒诞的世界中,严重的无意义感和无方向感侵蚀着他们,当他们需要寻找信仰的时候,更多会选择的是被现代文化摒弃的信仰,而非“可以赋予这种文化以整体性和目的性的信仰”。
因此,克罗斯比想写一本有关“虚无主义”的书。他认为虚无主义并非一无是处,经过虚无主义考验的信仰,可以变得更有力。虚无主义是一位 “荒诞的幽灵”,而我们需要在它面前自我暴露。这也是哲学家的任务。哲学家需要思考:该怎么做,才能阻止非理性之物以一种无意义和破坏性的方式侵入我们的生活;该怎样做,才能确保在面对非理性之物之时,它能有助于丰富我们的生活,能够给予我们以意义。
在几百页的篇幅中,《荒诞的幽灵》讨论了四种虚无主义,梳理了支持虚无主义的各种理由,如理性能力贫乏导致虚无主义、意志软弱或激进导致的虚无主义、上帝信仰丧失导致的虚无主义……还有一种虚无主义,我们每个人终有一天将会面对:生命的短暂、无聊与死亡的威胁、无尽的苦难所导致的虚无主义。
电影《她(Her)》(2013)剧照。
当面临病痛或者其他痛苦折磨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有虚无主义的倾向。信仰失去意义,价值失去意义,在行动层面上可能会表现为报复性满足或者自暴自弃。这都可以理解,逼迫一个忍受痛苦折磨的人去积极面对生活,是一种残忍。但这并不能断定,痛苦就会让意义走向终结。
克罗斯比分析道,痛苦并非是毫无价值的,它通常会教会我们勇敢、怜悯、对生活更深层的事物保持敏感,提升应对偶然事件的能力。社会层面的痛苦也不会吞食一切,它可能会促进一个“更富有同情心的社会”出现。有一些痛苦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这是既定的事实,承认它们,是一种现实主义思维,虚无主义思维,会因为毁灭性结果而否认意义的存在。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看见真正的未来,这种对无意义的声明是一种妄想。
如果我们站的高一点,看到更大的世界,就能在痛苦的纠缠之中,看到意义的光点。我们需要放下一种对“无限感”的贪婪,认识到短暂人生的有限性,才不会被个人视角所束缚,既而陷入虚无。价值的意义,不在于它的“永恒”,而在于它的指向性。要求它“无限持久”,本身就是荒诞的。
再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对价值产生幻灭感,是因为我们难以在内心坚持下去了,而病痛是一个抒发这种痛苦的契机。此时选择叔本华的哲学,在我看来并不完全代表着走向了虚无主义,它或许意味着你在接纳人生的有限性,放弃对不可掌控之事物的执念,而这并不妨碍你内心选择一种信仰,也不妨碍你坚持对“价值”进行反思。
此外,克罗斯比还分析道,对一种意义过分信仰,不能接受它有一丁点动摇,本身也是一种虚无主义。《荒诞的幽灵》的导论部分,作者提到他的一个学生,因为是基督徒而拒绝分析柏拉图,他不能接受对信仰进行开放性的检验,因为追问一旦开始,确定性就会被侵蚀,最终将陷入绝望。这种对理性批判的排斥,来自于很多人无法接受一种“中间态”
(观念、信仰等,均存在正向和负向因素)
,并处在一个封闭的交流环境内。在克罗斯比看来,这是虚无主义给予人们的教训。
作者|吕婉婷
编辑|张婷
校对|吴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