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旧历十月十日,一股土匪攻入了河南淮阳城。

枪决土匪的经历(被土匪绑票的那些日子)(1)

民国时期学生上课

张义三当年16岁,正在河南省立二师(现淮阳师范)读书。十月十日晚上,张义三被一阵枪声惊醒,然后就听到接连不断的哭喊声,同宿舍的同学纷纷猜测,土匪进城了。大家都很害怕,年龄大的穿上衣服就跑了出去,其他学生吓得浑身发抖,只能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直等到天快亮了,张义三才和几个同学一起,从宿舍跑出来,想在学校找个安全的地方躲一躲。正在这时,他们看到几个学生跑进了一个小胡同,这才想起那里是学校教员钱老师的住处。于是,他们几个人也跑了过去。

钱老师的住处比较僻静,进去之后张义三才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学生和老师。此时,外面依然有枪声和喊叫声,而且离学校越来越近,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这么等着。一直到天亮,外面似乎没那么吵了,张义三心里想,也许土匪已经走了,安全了。

没想到,学校的院外忽然又响起了枪声,过了一会儿就传来了剧烈的撞门声。没办法,土匪还是发现了这群学生,把所有人绑了起来。师生们跟着土匪出了学校,顺着城墙往西门方向走。张义三发现,土匪的穿着十分奇怪,有些穿着短衣,有些穿着长袍,有些头戴黑巾,有些则戴着礼帽。最不可思议的是,还有些土匪穿着女人衣服,脸上还抹了粉,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一直走到离西门不远的一个大院,土匪把他们都赶进了院子里,这里就是专门关押人质的地方。张义三听到一个土匪问:“一共有多少叶子?”另一个土匪回答:“大概五六十个,都关在这个屋子里。”后来张义三才知道,所谓“叶子”,就是被绑架的人。


一直到太阳快落山,土匪才赶着所有人继续往外走。

枪决土匪的经历(被土匪绑票的那些日子)(2)

民国淮阳

这是要出城了,所有人胳膊都被捆了起来,用绳子串成一串,一个叫老张的土匪拿着棍子,催促“叶子”赶紧往前走。张义三和其他学生一样,心里很害怕,不知道要被土匪带到什么地方去。走着走着,后面忽然有一个土匪喊:“拉地硬些!”老张一听,立马用棍子乱打起来,骂骂咧咧地让大家跑起来。

于是,一群人开始跑,但是有人快有人慢,又都被绳子串在一起,很快就搅成一团,走不动了。老张一看,上来就用棍子打,打了一会儿才整理一下绳子,逼着大家接着走。又过了一会儿,听到后面有土匪喊:“拉地软些!”老张又挥舞棍子开始打人,边打边骂:“奶奶的,我让你跑!”

慢慢大家也明白了,这是土匪黑话,头一句是让人走快点,后一句是走慢点。明白了这个意思,只要听话就能少挨打了。

跟着土匪一直走到半夜,张义三他们才在一个小村子停下,一群人又被关进了一个磨坊里,总算能歇歇脚了。

第二天一大早,土匪老张就把所有人叫醒,接着走。头一天一直没吃饭,大家都饿得难受,像张义三这些学生更惨,平时没咋受过累,现在身上的衣服被汗湿,两条腿都肿了,就像灌了铅一样走不动路。没吃没喝还要继续走,这谁能受得了?

老张此时冷笑着说:“谁走不动,就叫谁回去。”其中有一个老汉,估计确实腿脚不利索,说实在走不动了。于是,老张就把他领到了院子外面,紧接着就是一声枪响。老张回来又问:“还有谁走不动?”这下没人说话了,都老老实实跟着土匪队伍接着走。

一直走到太阳升起来,大约八九点钟,土匪队伍来到了淮阳东南方约50里的一个大寨子。这个寨子有高高的围墙,围墙外还有很深的水沟,寨子里人多枪多,不让土匪进去。土匪想进去休息,但是寨子里的人不同意,只愿意提供食物和“路费”。


因为谈不拢,土匪就开始攻打寨子。

枪决土匪的经历(被土匪绑票的那些日子)(3)

民国时期的北方土围子

张义三他们被关在寨子外的一间破房子里,只听见外面枪声不断,寨墙上的土炮也是轰轰作响,到处都是叫喊声。土匪人多势众,坚决要拿下这个寨子,大约打了半个小时,寨子的土炮就没了动静。又打了一段时间,寨子就被攻破了。

这时,一个土匪走了进来,问:“哪些叶子是从学堂里来的?”被俘的老师指了指学生们,这个土匪接着说:“你们愿意早些回去不?如果愿意,你们推举代表先回去,准备2000块送过来,就叫你们都回去!”

师生们一听高兴坏了,赶紧商量着让谁回去。最终,大家决定让两个学监(旧时学校里管理学生的人)和一个年龄大的学生回去。土匪给他们身上都挂了一条红布,嘱咐说:“如果有人问你们,就说是老廉的人。”张义三后来才知道,这股土匪是由很多小股临时凑在一起的,绑架他们的这股土匪当家的名叫廉新喜,人称“叶子阎王”。

土匪洗劫了这个寨子,几乎杀光了里面所有人,场面惨不忍睹。但对于张义三这些人来说,最痛苦的时刻马上就要到了。

“叶子”都被关在寨子的三间屋里,当天吃了晚饭不久,外面就开始吆喝要“滤叶子”。一开始谁也不明白,这个“滤叶子”是什么意思,直到土匪拎着棍子和皮鞭,一个个开始审问人质,大家才明白——“滤叶子”就是严刑拷打人质,让他们说出自己家有多少地多少钱,以方便土匪索要赎金。

土匪绑了肉票,要狠狠地捞一笔,但也不能漫天要价。如果真是肉票的家人无论如何也凑不齐赎金,那可能就放弃了。所以,想办法弄清肉票的家庭条件,非常重要。


土匪采取的手段粗暴简单,那就是严刑拷打。

枪决土匪的经历(被土匪绑票的那些日子)(4)

张义三看到,有些人被扒光衣服,用冷水往身上浇;有些人被吊在房梁上,用点燃的香向腋下烤;还有一些直接用鞭子抽棍子打,打得死去活来。总之,要说清楚家里有几亩地,能出多少钱,说少了就继续打。

张义三他们这些老师学生还好,土匪告诉他们,只要学校能及时送来2000块,就能放了他们,所以他们现在不用受罪。

紧接着,土匪又开始向新蔡县出发,连续走了一天一夜,别说吃的,连口水都没给。到了新蔡县城附近,土匪才让休息一下,张义三实在累坏了,往地上一歪就睡着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土匪用棍子把所有人都打醒,要继续往前走。

路上通过土匪的聊天,张义三大概知道了,他们睡觉的时候,土匪进攻了新蔡。但是,城里准备充分,没打下来,所以只能跑了。下午的时候,土匪又吆喝着加快赶路,因为“红鳖”和“冷马”来了——“红鳖”指的是红枪会,是农民组成的地方自卫武装。“冷马”指的是民团,也是地方武装力量。

这意思是,土匪没打下新蔡,红枪会和民团从后面追过来了。所以,这帮土匪只能使劲跑,跑着跑着就到了河边,老张拎着棍子逼所有人下水。当时天已经很冷了,大家连鞋子裤子都没脱,直接就下了水。等过了河,张义三的棉裤全都湿了,两条腿感觉有千斤重,迈一步都困难。


就这么被追着走,很少有休息时间,张义三路上又遇到了一次“滤叶子”。

枪决土匪的经历(被土匪绑票的那些日子)(5)

有一天晚上,大家好不容易能歇歇脚,外面又喊起了“滤叶子”。这次,几个土匪进来对张义三他们说:“你们回去的代表一直没有消息,大概是学堂不要你们了。我们养你们这么多天,一文钱没见。以后,2000元连一个也不卖,干脆叫你们家里来赎吧!”

这一下好了,这群学生也遭了罪,土匪一个个打,一个个逼问。张义三被按在地上一顿打,他赶紧撒谎说家里有6顷地,这才暂时安全了。但是其他老师学生,还在被拷打,满屋子哇哇乱叫的声音。

第二天,土匪“师爷”来了,他穿着长袍短褂,头戴灰色礼帽,对学生们说:“你们想死还是想活?如果想活,就赶紧给家里写信,写的越苦越好,就说在这里天天挨打,不让吃饭,叫家里赶快送钱来。如果你不好好写,可约摸着些!”

张义三赶紧写了一封信,说了自己现在的遭遇,但土匪师爷一看就扔了,训斥说:“不行,重写!你就说家里如果不送钱来,非把你活埋不可!”只能乖乖听话,写信说自己天天受苦。

又过了一天,这股土匪的大当家“叶子阎王”廉新喜来了。这个人高个子,脸又黑又长又麻,说话嗓门很高,一开口就把大家吓到了:“养活你们干什么?你们学堂弄的钱半路被截跑了,还要你们干什么?刨坑把你们活埋了!”他这么一说,外面的土匪跟着喊叫起来,纷纷说要挖坑活埋学生们。

大家吓得不敢说话,廉新喜也开始“滤叶子”,一个个审问家里的情况,说得少了就要打。轮到张义三的时候,他怕被打,就说家里有12顷地,比上次说的还要多。廉新喜就说了:“把他留下,让他给家里写信,就说少一万元不行,没有钱就活埋。”

到这个时候,大家总算是知道,学校早就准备好钱,让人送过来了。但是没想到,半路被小股土匪劫走了。后来学校又凑了一笔钱,没想到带钱来赎人的家伙,直接去了另一股土匪那里,用这钱把自己的儿子赎出来了,完全不管其他的学生。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群土匪竟然变成了兵。

枪决土匪的经历(被土匪绑票的那些日子)(6)

民国时期的潢川

土匪队伍到达潢川之后,就和任应岐的队伍联系,希望能被收编。张义三本以为这是好事,毕竟正规官兵是不会绑架勒索的。但是没想到,土匪拿来了5套军装,让张义三等五个学生穿上,跟着一起走,还说:“跟我们当老总去,啥时候家里送来钱,啥时候叫你们回去!”

你看,土匪成了兵,也就是换一身衣服。

此时已经到了旧历十一月,张义三穿着又大又厚的灰军装,跟着土匪进了潢川。土匪还是土匪,一进城就骚扰百姓,到处抓人抢东西,老百姓见了就躲。而张义三呢,则被关在所谓的“叶子商店”里,等着家里人送钱来。

其他的老师学生,以及更多被绑票的人,也陆陆续续进城,关进了“叶子商店”。有些家里送了钱,就把人领走了,那些没领走的,日日夜夜心惊胆战,就怕土匪没了耐心。大家都担心,家里这么长时间不送钱,是不是已经放弃了?

终于有一天晚上,张义三被土匪叫醒,告诉他:“走吧,你家里来人了,跟我去见见吧。”张义三激动坏了,本想着家里条件并不好,凑不齐这么多钱,没想到还真来人了。后来张义三才知道,他家里找了熟人,想办法把价钱谈到了2000块,东拼西凑才借够钱。

更幸运的是,潢川一位中医席先生,膝下无子,同情张义三的遭遇,用自己的药铺做抵押,提前给土匪打了2000块的条子,先保住张义三不出意外。几天之后,家里人才把钱送过来,土匪正式放了人。

临走前,张义三被家人领到中医席先生家,认了义父之后,才回了家。战乱年代,兵祸匪祸,只有老百姓最遭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