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碑字解147史

史:最早的史官,手里拿的未必是笔……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一部史家绝唱,一曲无韵离骚,《史记》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大写的“史”字。

“史”字的甲骨文字形是

历史的史字的第一笔是什么(史字探源最早的史官)(1)

历史的史字的第一笔是什么(史字探源最早的史官)(2)

金文是

历史的史字的第一笔是什么(史字探源最早的史官)(3)

历史的史字的第一笔是什么(史字探源最早的史官)(4)

历史的史字的第一笔是什么(史字探源最早的史官)(5)

小篆是

历史的史字的第一笔是什么(史字探源最早的史官)(6)

从“史”字的甲骨文字形看,下部是手之象形,在左也好,在右也罢,不影响对该字符的理解。比较麻烦的是,手所持的如同现在的“中”字状的,具体表示什么,争议比较大。有人说是捕猎的工具,有人说是写字用的笔,有人说是簿书,有人说是简册,有人说是装东西的容器,有人说是占卜钻甲的工具。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道理。

《说文解字》解释“史”:“记事者也。”许慎认为,“史”是“记事的人”。从小篆字形看,“史”是“中”与表示手的“又”的 组合,所以许慎又解释说:“从又持中。中,正也。”意思是说,“史”字是由“又”(即手之意)持握着“中”组成的会意字。“中”是“中正”的意思,晚清学者饶炯《部首订》补充解释说:“盖史之所记,如其事而实书之,不参己见,亦无偏倚,故从又持中。”

《汉字形义演释字典》认为,“中”字状的字符是“捕猎的工具”,“史”是“事”的初文,表示“记录猎获物的人”。“史”的本义已经消亡,引申为“记录国家大事的人”、“史官”,由“史官”引申为“历史”、“记载历史的书”等。

在诸多对“史”字字源的解释中,除了“猎具说”之外,还有一种“容器说”:认为上面字符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也即本义是“史官”。此说也有颇一定道理。据记载,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尤其是跟在国王身边的史官,“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不云记言者,以记事包之也。”既然“史”表示“史官”,随时需要记录,即使不用沉甸甸的竹简,很奢侈地使用帛书,也总需要用盛放的工具,“容器说”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记录猎获物,到国王身边记录言语和行动的史官,行为有变化,职能则相同。“猎具说”和“容器说”,只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谓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