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是主力操盘线吗(模拟开盘带和LP直刻技术哪家强)(1)

本文作者——常盘 清

录音/母带处理工程师。1970年,入职菅野冲彦主办的Audio Lab。此后,以古典乐为中心,广泛参与了录音和母带处理工作。1973年,转至日本Phonogram。1999年,调动至改名后的环球音乐。2006年开始作为自由职业者从事音乐录音、编辑、制作工作。

音乐CD作为商品问世,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据说模拟LP唱片于1948年初次发售。而到了1986年,全世界CD销售数量超过了LP销售数量。直到现在,LP唱片仍受资深LP唱片爱好者支持,维持着少量生产。可以说LP唱片占领音乐软件市场近四十年。另一方面,CD的历史也与LP比肩。与数字初期情况相比,现在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且处于不断进化之中。

尽管数字录音技术理论上来说远比模拟技术先进,但我认为初期的CD在音质方面很难说必超LP。但就个人意见而言,我认为现在绝大多数CD都超过了模拟录音。这归功于现在数字录音器械设备性能的提高以及制作者对录音记录的高度适应性。

在此,我打算以自己在唱片制作现场的亲身经验为中心,立足于模拟录音过去的发展经历以及数字录音的发展现状,从唱片制作者的视角谈谈对乐音的思考。

模拟磁带录音是与嘶声和复印的战争

模拟录音,即磁带录音,在LP唱片全盛时期,是除了「直刻片」方式以外,制作商品量产化制作母带的唯一手段。使用的录音机以及录音磁带的性能和音质会对制作的音乐音质造成一定影响。在记录乐音的同时,也可能会记录下其他杂音,例如按下磁带录音机录音按钮瞬间产生的不可控杂音,磁带嘶声与输入音混合的杂音,以及原声中所没有的,像附着在声音轮廓中所谓「髭」的轻微「调制失真」等。因此制作者十分注意录音电平的设定和录音磁带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如果使用旧磁带重新记录乐音,由于旧磁带曾一遍遍反复录音与消除作业,所以与使用全新磁带相比,记录下的乐音在播放时含有更多的噪声和声音失真。为了追求更高的S/N比一般会在磁带饱和前提高录音电平,但相对地,录音磁带在带盘卷起来的时候磁带相互紧贴,导致复印效应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从而造成不良影响。虽说这是磁带录音无法避免的宿命,但对于制作者而言,如何想方设法最好地记录音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为了克服此类负面要素,唱片公司常会有效利用降噪系统。海外合作的厂标公司送过来的西洋音乐制作母带也多使用搭载Dolby A型的磁带。尤其是欧洲寄过来的古典音乐母带,几乎90%以上使用了Dolby。此外,在多轨录音中,轨数越多越好。为了抑制2声道立体声在缩混时的磁带嘶声,在16轨和12轨录音中,降噪系统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1970年代以后的LP唱片正好赶上剪辑系统的性能提升,其品质逐年提升,同时一般家庭用播放装置的音质也有所提升,因此那个时代的录音制作现场积极使用改善音质的装置与系统,并花功夫研究高S/N比高品质模拟制品的制作。与此同时,针对录音磁带品质的改良,各大公司进行了各类研发,生产了众多新产品。

cci是主力操盘线吗(模拟开盘带和LP直刻技术哪家强)(2)

录音所使用的1/4英寸专业开盘磁带,由Amperex、BASF 和 AGFA等欧美代表厂家所生产。

就美国产而言,业务用录音磁带的代表产品为3M公司Scotch品牌的#202、206、250。而日本市场大多使用Amperex品牌的#406、456等。国产Scotch品牌除了制造销售上述同产品编号的同等产品外,也生产了国产原创的#246。此外,欧洲产的特征就是AGFA(AGFA)与BASF(BASF)品牌流行在带基面(磁性体一面的反面)印上品牌名,产品编号等。虽然各类新产品都提升了最大输出电平,并针对抑制相关的复印率做出了改良,但仍需要降噪系统。可以认为当时的录音业界,尤其是欧洲区,Dolby系统是必须的东西,以搭载Dolby的制作母带来进行整体音乐的实际制作。

使用Dolby 时特别追求细致的录音电平设定

测试磁带(校准磁带)主要为了调节磁带录音机录音放大器/播放放大器的频率特性,以1kHz或850Hz的标准符号来记录。像1kHz之类的标准电平(标准磁通量密度)随着录音磁带的改良也在逐年发生变化。60年代,Scotch #111采用业界标准的美国产磁带,速度15英寸(38cm),其SEC标准磁平是185nWb(nanoweber)/㎡。此后,70年代开始,#206、#456渐渐标准化,磁平提升至250nWb/㎡。VU表大约提升了3dB。而当时欧洲搭载Dolby A的制作母带标准磁平为320nWb/㎡。大约为㊉5dB。按当时欧洲的标准,要求将录音电平提升至5dB,并同时使用Dolby 。而且录音特性为IEC(CCIR)曲线,与NAB标准相比在磁带嘶声方面更为有利,采用录音时将高音域提升至NAB曲线以上,播放时切除的方式。(第1表)

模拟时代的录音机器电平设定,一般只要将混音放大器(控制台)的VU表设定为0VU(以分贝表示的表则显示为㊀15dB),磁带录音机的VU表也会一起设置成0VU。而且为了录音的乐音不超过㊉3VU,一般选择控制输入电平。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录音磁带达到饱和电平从而导致声音失真。

搭载Dolby A的欧洲制作母带,以320nWb/㎡为标准电平,在录音时信号会按IEC录音曲线被提升至高音域,而且在Dolby的编码状态下,为配合输入电平会进一步放大高音域的乐音输出,从而导致磁带记录下超过VU表实际支持范围的超大电平高音域乐音。因此,一般业界认定的最佳办法就是考虑声音的失真,将乐音的峰值电平设定至㊉3VU以内。

举例说明的话,就像管乐曲中的「吊镲」或者流行音乐中军鼓与底鼓等乐器发出的瞬发性强,含有独特高音域组成部分的乐音,这些乐音一旦用超规模的音量来录音,那播放时声音就感觉完全失去了瞬态性,沦为圆润不带棱角、没有魄力的声音。也就是说,混音后的声音用直通监听(输入或源录音机的监听模式,来监听录音机的输出音)来播放的话,无论怎么样的普通瞬发音,其高音域组成部分都会超过录音磁带所规定的极限音量,这些部分也就不会被磁带记录,最终沦为失去高音的劣质录音。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适当的电平设置。

这种现象是模拟录音的一种特质,在使用Dolby时需更为注意。此外,磁带发生声音失真的原因不仅仅是磁带饱和。事实上,我觉得相比磁带引起的声音失真,反倒其他原因引起的声音失真现象更为多见。例如,混音放大器的VU表大幅甩动时造成的输出段放大器声音失真,或者磁带录音机录音放大器和播放放大器的过电平造成的声音失真。

「直刻片」得到了纯净的声音,但演奏和录音与时刻的紧张相伴

70年代中期,受到融合爵士和摇滚风格被称为「fusion」的音乐流行趋势影响,国内开始大量销售具有浓郁音响设计色彩的直刻LP唱片。在录音棚和演奏会场混音的乐音不再通过录音磁带,而是直接利用直刻机来制作母盘。正因为有了这种新方法,摆脱了上述所说脱离原声产生于磁带录音机或录音磁带的磁带噪声、声音失真等杂音,实现了极为纯净的乐音商品化。

cci是主力操盘线吗(模拟开盘带和LP直刻技术哪家强)(3)

刻录直刻母盘时的照片

一般来说,很难在没有对比对象的情况下判断乐音的好坏。平时只听磁带录音的LP唱片可能不会注意到,但只要听了直刻片的录音,就会清楚地发现物理上乐音的差异。极端一点来说,甚至有可能感觉听了不同的音乐。虽说模拟录音机和录音磁带有那么多争论点,但不能因此忽视直刻片的局限性。在LP单面的演奏中,演奏者必须从头到尾不发生失误。中途一旦发生失误,常常需要从头开始演奏,直到完成完美的LP单面。

磁带录音时,即使有失误也可以从失误的地方开始重新演奏,最后利用磁带编辑来完成全部录音。此外,一般录音磁带制录音刻片时常常会使用「变距控制」,虽然音量大小的不同会导致刻片切槽宽度发生变化,但在刻录大音量的大约1秒前,控制信号为准备播放大音量,会事先拓宽切槽宽度,借由装备了刻片用磁带放音机的VG专用再生磁头就可以轻易拾取,向刻片机传输。也就是说,刻片室的磁带放音机拥有各自独立的VG传输专用播放头,以大约1秒的间隔进行配置。借助「变距」就可以设定较高的刻录电平,实现长时间刻录。

那问题来了,直刻片的VG信号又是怎样的呢。例如古典音乐一类按乐谱演奏的曲子,都可以事先预测乐音的强弱部分,也就可能实现手动变调。然而,爵士或融合爵士的即兴演奏很难预测接下来的演奏音量。据专家所言,由于直刻片不能指望VG信号,所以只能手动控制,在彩排中需要尝试一次试刻,根据单面的总时长和最大峰值电平来决定大致的刻录电平和标准槽间宽度。在正式演奏、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制作者只能指尖一直紧握变距拨盘,一边刻,一边一心祈祷演奏者的演奏和自己的刻片不要发生失误。

cci是主力操盘线吗(模拟开盘带和LP直刻技术哪家强)(4)

《The Three》Joe Sample/Ray Brown/Shelly Manne LP(日本Phonogram EW-10001)

cci是主力操盘线吗(模拟开盘带和LP直刻技术哪家强)(5)

《The Three》封套内侧双联页,刊登着直刻片所使用的的录音设备

我们常常会在LP唱片的封套背面看到刻片(母带处理)工程师名字的名单。我也好几次看到70年代中旬美国压盘直刻片的唱片封套上「TomNiahida(西田汤姆)」的名字。虽未曾谋面,但听说西田先生是才华出众的刻片工程师,在当时洛杉矶的JVC(日本Victor)刻片中心,曾受到众多制作人和音乐家的指名。同时,他也是天才西田光的亲生父亲。这位西田汤姆先生的工作经验汇总「不使用磁带,直刻唱片的乐音是多么的出色」一文也被详细记载在LP《The Three-JoeSample/Ray Brown/Shelly Manne》(East WindEW-10001)的小册子上。

重视「乐音」,还是将重点放在「演奏」上,虽然针对这个问题意见有所分歧,但由于种种原因曾经盛极一时的直刻片风潮还是结束了。这不仅仅是因为直刻片会给演奏者带来极大负担,更是由于不同音乐类型间,后期无法进行乐器和合唱一类的复制从而造成高额的唱片制作成本。此外,数字技术的实用化解决了模拟录音的「负面要素」,降低了对直刻片的依赖性。

下次我打算谈论有关「数字乐音」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