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击落美国最高侦察机(一款小小的导弹)(1)

(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中被击落的苏军米-24直升机)

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是上个世纪60年代诞生的一种袖珍防空导弹,其最初的原型又可以追溯到所谓的“元首黑科技”。在二战时期,德国曾经研发过一种叫“刺拳”的单兵防空火箭,其设计思路和结构与今天的单兵防空导弹已经非常相似,只不过“刺拳”是一种火箭弹,不是导弹,不具备自动跟踪目标的能力。

苏联击落美国最高侦察机(一款小小的导弹)(2)

(美军“毒刺”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

便携式防空导弹首次大规模使用是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期间,当时美国向阿富汗游击队提供了数百套“毒刺”FIM-92型便携式防空导弹,据称阿富汗游击队在整个战争期间总共发射了340多枚“毒刺”,击落击伤了269架苏军飞机,毁伤率超过70%,可以说是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巅峰战绩。但是有趣的是,当今世界主要大国的陆军中都没有大规模列装单兵防空导弹,而是普遍配置自行高炮和车载式野战防空导弹,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最核心的,还是单兵防空导弹自身的性能不足。

苏联击落美国最高侦察机(一款小小的导弹)(3)

(美军士兵操作毒刺导弹)

首先,便携式防空导弹最大的特点是轻便灵活,以FIM-92“毒刺”导弹为例,毒刺导弹发射筒长183毫米,导弹直径70毫米,导弹射程300~5000米,最大射高3000米,最大速度为600米/秒(约合1.76倍音速)。毒刺导弹全套系统总重量为15.65公斤,导弹重10.13公斤,导弹战斗部重量为1公斤。这里的射程5000米,射高3000米都是最理想的状态,目标只要稍微做一点机动动作,或者发射红外干扰弹,单兵防空导弹马上就会失去目标。

苏联击落美国最高侦察机(一款小小的导弹)(4)

(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虽然叫“单兵”,但是通常需要两人组才能操作使用)

而且具体到操作层面,单兵便携式导弹的反应绝非像电影里那样,拿起来就能打。现代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启动都需要一个过程,当毒刺导弹拆箱后,在发射前需要用导弹自带的电池给导弹的导引装置充电,充电时间大约为15分钟,而且在充电完成后,还需要人工搜索和锁定目标,在人工锁定目标大约1.7秒后,导弹就会自动锁定目标,然后就可以发射导弹。由于毒刺导弹体积尺寸非常小,所以其使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时间也特别短,所以导弹的速度衰减很快,一般攻击直升机比较可靠,如果打击喷气式战斗机,则很难命中目标。

苏联击落美国最高侦察机(一款小小的导弹)(5)

(米-24武装直升机是苏军在阿富汗使用最多的直升机之一,也是损失最多的直升机)

其次,由于便携式防空导弹在越南战争和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都得到了广泛使用,因此各国针对便携式防空导弹的防御措施也明显增多。对于喷气式战斗机而言,躲避便携式防空导弹就比较简单,通常是依靠飞行高度,一般飞行高度保持在3000米以上,就超出了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打击高度;如果一定要超低空飞行,就提升飞机的飞行速度,以超音速模式低空飞行,由于便携式防空导弹需要由人工搜索目标和瞄准,只要飞机在地面导弹手的视野中停留的时间足够短,便携式导弹就来不及瞄准和开火,而且即便开火,由于便携式导弹射程近,飞机速度足够快的话,也能有效躲避。而且由于便携式防空导弹体积小,弹头的引导装置灵敏度有限,一旦战斗机突然做高机动动作,很容易直接甩掉。

苏联击落美国最高侦察机(一款小小的导弹)(6)

(现代武装直升机携带的火箭和导弹射程都大大超过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

对于直升机,特别是武装直升机而言,躲避便携式防空导弹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增加红外干扰弹数量,一旦发现有便携式防空导弹飞过来,就立即发射大量的红外干扰弹,淹没飞机自身的信号,提前引爆来袭导弹;第二,就是为直升机配备射程更远的空对地武器,这样彻底躲开单兵便携式导弹。例如美军的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就配备了射程高达6000米的“九头蛇”火箭弹,和射程8000米的AGM-114“地狱火”反坦克导弹,这样武装直升机就可以躲在地面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射程之外,对地面目标实施火力覆盖,或者精确打击。

苏联击落美国最高侦察机(一款小小的导弹)(7)

(类似于红旗-7这样的车载野战防空导弹系统,依然是各国陆军的首选防空武器)

目前各国的野战部队普遍配备小口径自行高射炮和车载式防空导弹。例如我国陆军装备的红旗-7型防空导弹,其有效射程15公里,超过单兵便携式导弹的3倍,而且红旗-7导弹采用复合制导,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而且红旗-7型导弹还具备末段反导能力,可以有效拦截来袭的巡航导弹,这是单兵便携式导弹几乎不能达到的能力。而且给部队大规模配备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不但无法达到专业车载防空导弹的作战效能,还要占用部队的装备编制,所以目前各国大多列装车载防空导弹,并没有把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作为制式装备。

不过对于当下的乌克兰来说,由于车载防空导弹遭遇俄空天军的“重点照顾”,单兵防空导弹几乎成了唯一的反制手段。北约在战前为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毒刺”导弹,现在北约各国又要追加支援,乌克兰能否成为第二个阿富汗?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