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话字-咏鹅(2/4)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一首耳熟能详的五言绝句,传说是由唐朝的骆宾王在他七岁的时候作的。知道这首诗的人有很多,大多数人对于这首诗的背景、内容等,更是知之甚详。

然而,今天我们不聊背景、不聊内涵、也不聊历史,我们化繁为简,将眼光聚集在这首诗的用字上,聊聊这些字的原意究竟是什么?我们当年又是否在填鸭式的教学体制下,误解了这首诗的原意呢?再或是在聊完之后,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收益也说不定呢!)

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正式开始聊。

在聊完了头一句“鹅,鹅,鹅”之后,我们再来聊聊第二句“曲项向天歌”。

“曲”的本意是弯转,它与“直”相对,例如,弯曲。曲折。我们来看看“曲”字的甲骨文。

咏鹅手势(换个角度聊咏鹅)(1)

“曲”甲骨文

看出了什么来吗?

没错,一个大直角,其实,“曲”所代表的就是这种直直楞的大直角,它和“弯”是不一样的,“弯”所代表的的是像拉满弓弦一样的弧度,那种圆圆的弧度叫做弯,而大直角的转折叫做“曲”。

(你能猜出“歌曲”这个词中为什么要用“曲”这个字吗?下面评论区里留言。)

咏鹅手势(换个角度聊咏鹅)(2)

“弯”金文大篆

“项”指的是脖子的后部,泛指脖子。

因此,古代战将阵前常喊的,“吾取尔等项上人头,如探囊取物”的意思就是,我把你脖子上的头拿下来,就跟我从裤兜里掏东西一样简单,嗯,大概就这么个意思,给你们个漂亮的脖子看看,意会一下(见下图)

咏鹅手势(换个角度聊咏鹅)(3)

美丽的脖子

“向”在《说文》中是这么写的,向,北出牖也。“牖yǒu”就是窗户,也就是说“向”的本意就是冲着北面的窗户。

下方甲骨文中,“向”这个字像屋墙,有窗户的形状。后来衍化成了面朝、面对,以及方向的意思。

咏鹅手势(换个角度聊咏鹅)(4)

“向”甲骨文

“天”在《说文解字》中是这么写的,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简单地说,“天”在古代和“颠”这个字是一样用的,它的本意就是人的头顶的意思,因为人的头顶上面就是天空,所以用来表示天空。

咏鹅手势(换个角度聊咏鹅)(5)

头顶就是天

我们来看一下“天”字的甲骨文,或许你会对这个字,有更深刻的理解。

咏鹅手势(换个角度聊咏鹅)(6)

这小人画的真好

“歌”在《说文》中是这么解释的,歌,咏也,上一篇我们聊过“咏”这个字,“咏”所表达的就是声音抑扬顿挫的唱念,因此“歌”这个字也基本是这个意思,

咏鹅手势(换个角度聊咏鹅)(7)

你能猜出它想表达什么场景吗?

那么,“曲项向天歌”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咏鹅手势(换个角度聊咏鹅)(8)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小正太骆宾王听说有人让他作诗,于是强装镇定,先是高喊了三声大白鹅,以便争取足够的时间来整理思绪,结果却没料到,这一喊吓得大白鹅吱哇乱叫,这一叫可提醒了他,“对呀,这玩意儿,它会叫啊!我来看看它怎么个叫的?”

睁眼望去,大白鹅正以几乎直角的角度,弯曲着自己的脖颈子,冲着头顶方向骂娘,(嗯,骂娘不好,没素质,要不就说它们在唱歌吧!反正别人也听不懂,就这么定了!)

清了清嗓子“我的第二句想出来了”。见众人眼光转到自己身上了,小正太抖擞精神,学着大白鹅的样子撑直了脖子,高声呵道“曲项向天歌”!

(场面顿时一片哗然!

众宾客:“好诗,好诗啊!”

骆宾王:----------)

咏鹅手势(换个角度聊咏鹅)(9)

完美

嗯,我猜当时应该是这样的,你觉得呢?下面评论区留言,(喜欢这篇文章的,就给我点个赞,想保留下文章慢慢看的,就点个收藏,以后还想见到我的,就点个关注),我们下章聊“白毛浮绿水”,看看还有什么意外在等着我们。

下篇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