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树辉

最近有一则新闻题为《9岁男孩反复发烧 “开学综合征”患儿扎堆就诊》,以一个9岁男孩航航为例,讲述了他的就诊经历,航航近一周来反复发高烧,去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转到精神科,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开学综合征”。

其实,“开学综合征”并不是专业的疾病诊断术语,这不是一种病,而是指孩子,尤其是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于新学期开学出现的一系列无法适应的反应,很多时候会伴有躯体方面的症状。和成年人的“上班综合征”“星期一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一样,孩子们出现“开学综合征”,是当事人受过去经验的影响,难以适应新环境,因此表现出的种种现象。

关于开学综合症的心得(如何和孩子一起应对)(1)

面对一个新环境,我们的所有不适应都跟三个方面有关:第一个方面是,过去的经历在影响着我们,我们不确定在现在的环境中过去的糟糕体验会不会重现,专业的说法叫做“移情”。第二个方面是对当下的恐慌,我们会害怕糟糕的事情发生。第三个方面就是对未来充满焦虑,我们不知道像这样糟糕的情况要持续多久,会不会一直这样。

在上面这篇报道中,精神科医生了解到,快开学了,航航的暑假作业还没有完成,而且航航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不好,这就导致孩子面对学业和人际关系的双重压力,因此航航对上学心生畏惧。医生认为,反复发烧也是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躯体症状。

作为父母,要如何解读精神科医生的说法呢?首先我们需要关注到的是孩子学业的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压力从哪里来。可能很多父母一听说,孩子因暑假作业未完成,对上学产生了压力就难以理解,他们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不完成作业?是不是平时太贪玩了?如果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可能就会越来越难以帮到孩子。

孩子的作业为什么没完成?这极有可能是一个恶性循环,他可能在学校里早就遇到问题了,因为同学关系相处得不融洽也好,因为和老师相处得有问题也罢,这可能会导致他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闷闷不乐,他的潜意识里对完成作业充满抗拒。因此这两个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极有可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父母要尝试回忆这个假期孩子过得怎样,是不是有时候会显得心事重重?还要详细了解孩子近段时间在学校里的状态怎样,能否按时完成作业,和同学相处如何,如果不能完成作业,和同学相处不好,那这些现象是从何时开始出现的……我们去探索这些信息,目的不是指责别人,而是找寻问题的形成轨迹,只有这样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

孩子抗拒开学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按照上述总结来假设一下,首先是作业没有完成,孩子害怕开学后会被老师批评惩罚;其次是孩子过去和同学相处得不好,担心这种情况会再次发生,并一直持续;第三点是孩子对新学期的生活充满焦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关于开学综合症的心得(如何和孩子一起应对)(2)

搞清楚这三点,父母就要做有针对性的干预。针对第一点,父母可以试着跟孩子这样沟通:“孩子,爸爸(妈妈)知道你这段时间心情很不好,可是作业还没有完成,你看我们一起和老师沟通一下可以吗?你放心,这段时间如果遇到困难爸爸妈妈会帮你一起克服的。”如果孩子同意,那最好了,如果孩子不同意,我们也可以听听孩子的想法。和孩子沟通好这一点,你会发现孩子的压力变小了,至少他不再害怕老师会因为作业没写完而批评惩罚自己了。第二点是最难处理,也是最考验亲子关系的一点,就是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互动模式。之所以说这一点难处理,并不是指这个问题本身有多复杂,而是处理这样的问题对父母的要求有些高。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会认为孩子小根本不懂什么是人际关系,等到孩子大了,发现问题了,又会急切地想要解决问题。“我的孩子不会跟别的孩子相处怎么办?我的孩子不会讨老师开心怎么办?”从这些问题中我们能明显感觉到父母的焦虑。其实,不是孩子不会跟别的同学相处,而是孩子在这方面缺乏尝试的勇气,不是孩子不会讨老师开心,孩子也没必要讨老师开心,只是孩子不会在老师面前表达自己、呈现自己。

如果父母理解不了这些,那就会经常犯冒进的错误,他们认为只要跟孩子把道理讲清楚就好,遗憾的是,孩子跟别人打交道的经验,不是靠听父母讲道理就能学会的,要靠他自己摸索。

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对未来的焦虑呢?首先不能告诉孩子不要焦虑,这是很多父母都会犯的错误。有的父母会对受了欺负的孩子说:“放心,爸爸妈妈会保护你,不会有人再欺负你了。”这个说法看似很有力量,但是很难注入孩子的心里,父母这样说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跟着孩子,孩子还要自己面对学校生活。

那父母要怎么做?一方面要在孩子愿意的时候和他讨论,如果孩子和同学发生了冲突,孩子希望父母怎样做,父母怎么做孩子遇到困难时才愿意向父母求助……如果孩子愿意,这样的问题讨论得越细致、越清楚越好。在讨论这样的问题时父母会面临很多考验,比如有时候孩子的一些想法和要求极有可能会让父母感觉不现实,因此会感到格外焦虑。这时候我们要先放下自己的焦虑,以一种投入的状态和孩子讨论就好,讨论到最后你会发现,孩子并非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孩子有时候只是想表现得任性一些,有时候只是想试探一下父母。

父母和孩子之间所有的讨论对孩子今后建立安全感都是有意义的,只要在讨论中彼此足够真诚,孩子就会感到越来越有力量。如果父母感觉和孩子讨论起来有些困难,也许是父母的态度不够真诚,也许是缺乏有效沟通的经验和信心。孩子的想象是充满力量的,如果作为成年人,尤其是父母,不懂得因势利导,无法做到顺势而为,很多时候问题就会越搞越复杂,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产生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关于开学综合症的心得(如何和孩子一起应对)(3)

作者树辉:实战派心理咨询师、树辉心理创办人

树辉心理驿站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