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57年,晋国爆发了一次危及国本的动乱,导致晋国太子直接被废史称骊姬之乱。晋献公即位的第五年,他率领军队西渡黄河,攻伐位于渭水流域的骊戎,俘获了骊子的两个女儿,然后凯旋而归。骊子的两个女儿都很有姿色,尤其是姐姐更为乖巧可人,让晋献公非常喜欢。于是,晋献公决意立骊姬为夫人。

国内的贵族一片反对,大家都认为娶一个亡国之女是不吉利的,而且晋献公以前曾经有过一位夫人,尽管已经过世,但两人育有太子申生。如果另立夫人,可能会导致太子之位的动荡但晋献公不管这些,还是立了骊姬为正夫人。

骊姬之乱罪魁祸首(一个女人引发的血案)(1)

骊姬成为晋国夫人后,在公元前663年产下一子,名叫奚齐。在儿子出生后不久,骊姬便开始暗地操作,为自己的儿子成为储君铺路。

第一步,她将儿子的“竞争对手”通通踢出了局。她贿赂晋献公的宠臣,让他们向晋献公进谗言,说边疆动荡,需要贤德的皇子去驻守才能安定,以此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全部调出晋国都城一来,骊姬是想借此离间晋献公和这三位公子的关系;二来因为按照当时周礼的规定,国君的公子是没有封地的,一旦有了封地,就会成为大夫,视为自动放弃国君之位骊姬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晋献公竟然同意了,他将三个公子都“发配出去,只剩下骊姬两姐妹的儿子留在都城晋献公同意的原因也很简单,他要捍卫自己的权势公子重耳和夷吾的背后是强大的公族豪强,而且两人也在晋国内部逐渐培养出了效忠于自己的军事力量。这对晋献公是一大威胁。

太子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晋献公曾把晋国的军队分为上军和下军,下军的统帅就是太子申生,这几乎是晋国近一半的军事力量。在晋献公后期,这支下军也几乎包办了晋国的对外战争。更别说,由生的母亲还是产桓公的女儿。当时产桓公的霸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申生的背后是一股比晋国还强大的力量。这对晋献公来说,是无法容忍的。但驱姬母子不同,骊姬是亡国之女,身后没有大的公族支持,她的依靠就是自己,相对安全。

骊姬之乱罪魁祸首(一个女人引发的血案)(2)

于是,三个翅膀长硬了的儿子就这么被晋献公放弃,加上对骊姬与对骊姬儿子的喜爱,骊姬之乱就这样在晋献公的默认下发生了。没过多久,骊姬又开始了第二步计划,让儿子代替太子主持祭祖活动每年冬天晋国都要在宗庙中举行蒸礼,也就是祭祖活动。通常情况下,蒸礼是由国君亲自主持的,如果国君不能亲往,也应该是太子代为主持。但这一次晋献公在骊姬的怂恿下,故意撒开太子,让驱姬的儿子奚齐主持这是逾制的,当然也引起了朝野内外一片哗然太子申生选择了隐忍,可是晋国的卿大夫士 却忍不了。他向太子进言,您现在被封在旧都城曲沃,已经是到了做为臣子的顶点,不可能继承国君之位了。不如早点出逃。出逃还有机会做个和吴太伯一样的开拓之君。

但是太子申生断然拒绝,认为逃走就是不忠不孝,甘愿在曲沃当一个摇摇欲坠的太子。可惜申生没等到父亲的怜惜,反而等来了自己的死期。

骊姬之乱罪魁祸首(一个女人引发的血案)(3)

公元前656年秋天,献公外出狩猎。献公前脚刚走,骊姬后脚就传话给太子由生,谎称献公夜里梦到了申生的母亲产姜,醒来之后很是伤感。她劝说申生替晋献公去祭祀一下死去的齐姜,还让他在祭祀之后带一些祭品献给晋献公。

申生很孝顺,不等骊姬说完就感动得泪流满面,完全没意识到这是骊姬的又条诡计,乖乖去祭祀母亲。祭祀完毕后,特地带回腌制好的祭品送给晋献公享用。献公打猎回来,听说了申生的孝心,心中冒出一丝父子之情,于是决定叫申生一起用餐。宴会开始前,骊姬在酒肉礼偷偷下了毒,并假意进言,希望试验一下食品安全申生不疑有他,便让宦官验毒。可是忽然之间,这个验菜的官官突然大喊有毒!然后倒地不起这样一声大喊,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献公听说太子竟然给自己下毒,先是不信,把肉给狗吃,狗被毒死了,又给小臣吃,小臣也死了。晋献公大怒,以为申生要谋害自己,命人抓住申生。由生慌不择路,夺下一辆战车就冲出了宫门。

至此,晋献公与太子申生彻底撕破脸,暴怒之下杀了太子申生的师傅。太子申生跑回曲沃之后,没几天就自杀了,公子重耳和夷吾得知此事后纷纷外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