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消息传来。
炸锅了。
#迪士尼买了人世间的播出版权#。
国剧爆款被海外购买版权不是第一次。
《甄嬛传》卖到过韩国、日本、美国。
网友一度兴奋于找到了“甄嬛学”英文版教材,比如一丈红原来叫“the Scarlet Red”啊。
《白夜追凶》成为首部被Netflix买下版权的国产剧,网友还很骄傲,终于文化输出了。
但这一次呢。
事情在起着变化。
评论里很多留言没有在祝贺,而是——怒了。
国产好剧 迪士尼,在今天的舆论里产生了不良反应。
为什么卖给国外呢?
迪士尼又为什么买呢?
动机都值得怀疑。
《人世间》是“揭露中国的丑陋”“总爱又破又旧”。
迪士尼是“坏心眼”“想看中国又破又旧”。
这实在是一个陈旧的问题,但又有全球环境的扰动。
最终承担后果的都是——国产影视剧,想“不犯错”怎么就这么难?
01
迪士尼安的什么心?
首先明确一点——迪士尼买下《人世间》要做什么?
评论里有预言家说,按迪士尼的“尿性”,要恶意改编,突出中国的落后和破旧。
这就完全是张冠李戴了。
迪士尼买下的不是改编权,没有要翻拍制作美版的打算。
只是买下播放权,在自家Disney 上面播放,就跟你在爱优腾上看海外引进的影视剧是一个意思。
诡异的地方就来了——为什么别人的影视剧可以出口,我们的就要被质疑?
一边在忌惮别人的“文化入侵”,一边又忌惮自己的文化输出,里外都是受害者心态。
再说迪士尼为什么挑中《人世间》吧。
就因为它“破烂”?
其实迪士尼购买华语剧不是突然的动作。
2021年10月,迪士尼在亚太内容发布会上官宣,将引入20多部亚太地区本地影视剧集,其中包括华语地区的5部:《小敏家》《庆余年2》《珍馐记》,以及陈柏霖新剧《正义的算法》和桂纶镁的《台北女子图鉴》(迪士尼与B站联合出品)。
各种类型和风格都有。
选片的眼光很多元。
但许多人眼中,还是复读机一样的推测——“审丑”。
好像永不过时,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举例,“张艺谋获奖是丑化中国”“莫言的诺贝尔奖是迎合西方”。
他们认准的一个定律是:西方觉得好的,一定是我们不好的地方。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是……
因为作品本来就好呢?
就拿《人世间》来说。
迪士尼其实在刚开拍一个月,就找上门预购播映权。
奇怪吗?
那来看看为什么吧:
梁晓声的原著小说,在2019年拿下茅盾文学奖;
导演上一部作品是曾经大爆的《人民的名义》;
编剧王海鸰,写出过家庭生活剧《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
主演有丁勇岱、萨日娜、雷佳音、殷桃、小宋佳、辛柏青……
这样一个团队,你有不选择它的理由吗?
无论创作者倾注了多少,无论作品质量怎样,到头来国产影视剧在海外取得的成绩,不由分说的都是——你迎合了。
02
《人世间》丑化了吗?
一句话概括剧情——中国家庭横跨50年的平民史诗。
故事自1969年的一张全家福始,至2016年周秉坤和郑娟在自家楼下散步结束。
要说“破”。
那的确。
周家坐落在吉春市的一个小片区。
有个小院,摆杂物、酱缸、自行车。
进了正门,客厅摆着灶台和饭桌。
两间卧房,外屋是儿子,里屋是爹妈和女儿睡。
土炕,柴火灶台、砖头房、粗布帘。
都被抛进了历史。
但谁又能因为它们的远去,而否认它们真实地存在过。
谁又能否认,正是这些破旧,构成了时代变迁的参照物。
剧中角色生活的光景,每一集都在肉眼可见的变化。
剧集过半,秉坤用家里积蓄买了间有抽水马桶、有自来水用的三居室。
宽敞,亮堂。
哪怕后来又搬回了光字片,屋内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装潢布置变得现代。
△ 还有冰箱电磁炉(不远处是抽油烟机)
但破也只破的是光字片。
《人世间》不止是周秉坤一人一家的故事。
他大哥、他姐,他的5个兄弟,他在厂里认识的曲老太太……不同家庭,不同际遇。
《人世间》是一出家庭录像。
看的是今天不少人没经历过的年代。
但无论时代、语言、肤色这些外在的隔阂如何,情感是共通的。
早在开拍之初,迪士尼就打算要购买。
所以导演李路也说,他心里憋着一股劲。
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每一场戏都要带有国际视野,思考外国人看了会怎么想。我想迪士尼也是希望外国人通过这部剧来看中国社会近50年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坦诚地面对过去,讲述自己真实的故事。
在Sir看来,这才是一种自信。
这是在我们的生活起色以后,能够去面对苦和难,反思今天的生活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但不少人第一反应,仍然是遮羞。
仿佛是半个世纪前,面对意大利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镜头,匆忙粉刷了墙壁,换上新衣服,羞怯地躲避,生怕被看见的中国村民。
如果说过去,是因为贫瘠而自卑。
那么克服了贫瘠之后的今天,我们究竟是在为什么而自卑呢?
是因为什么而害怕外界的目光呢?
03
什么样的国产剧才配被看见?
一方面,许多人抱怨国产剧缺乏现实题材。
不是架空就是悬浮。
另一方面,现实题材又命途多舛。
且不说创作上的种种限制,网友审判的眼光,可能来得更严格。
无法面对现实。
很多情况下是无法面对“别人看我们的眼光”。
习惯于正确而光鲜的宣传。
忘记了每一次泥泞中的挣扎都值得尊重。
“家丑不可外扬。”
这句话中更丑的是,判定“丑”的标准。
就拿被很多人奉为神剧的《请回答1988》来说,豆瓣评分人数最多(60w),评分最高的韩剧(9.7)。
如果说《人世间》是“丑”。
那么这部剧也“丑”。
可韩国人怎么就什么都往外说呢?
德善家,没有单独的厕所,只有2间房,没有床,一家5口人住在半透亮的地下室。
但你看剧时在意的是这些吗?
不是吧。
它让观众久久回味的,是每一家的生活。
那些和你我现实勾连的瞬间。
是那些饭桌,那些关于“家”和“生活”的烟火气。
也看看我们的国剧之光。
《山海情》。
西北的穷乡僻壤,三兄弟穿一条裤子的场景可是太“抹黑”了。
好像不应该给国际友人看到。
但不妨碍。
自从去年在Youtube上线后,成为了出版方旗下作品里,海外用户评论最多的一部剧,远超预期。
《父母爱情》。
这部剧用军官江德福和妻子安杰相濡以沫的爱情,以静写动展现大时代。
用主人公们的幸福生活,反衬他们身边的亲人,在那个年代饱受苦难。
刘奕君饰演的姐夫,从知识分子的“欧阳懿”,被改造成了码头上扛沙袋的“老欧”。
多年后平反,他失声痛哭:
我是欧阳懿啊
可能比《人世间》更露骨。
但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获得了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国际传播奖。
不仅被大力推广到海外,甚至在六十多个国家轮番播放,火到连剧组自己都感到惊讶。
这些作品。
不避讳过去,能面对真实。
你说丑?
可很多作品的伟大,不就是因为它刺中了最要害、最沉痛的地方?
这“丑”。
并不是什么西方专供,也没有什么东方风情。
《寄生虫》横扫戛纳、奥斯卡。
那冲击西方观众的力量,不只来自于一个韩国的畸形故事。
更是整个世界都在面临的阶级失衡和底层戾气。(想想与之呼应的黑色超英电影《小丑》就知道了)
虽然有个问题挺无厘头的。
即,“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拍出一部自己的《寄生虫》”。
可也不妨异想天开一点——即使是拍出了《寄生虫》,那又怎样?
第二次获得戛纳金棕榈。
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华语片。
随之而来的无非也就是:抹黑国家形象,激化阶级对立,迎合西方猎奇审丑心理……
这个世界真大。
这个世界真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