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原因

翡翠是由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织而形成的致密

翡翠杂质有哪些(深入了解翡翠的形成)(1)

块状集合体。对于自然界翡翠的形成,主要有四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是岩浆在高压条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在区域变质作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而形成;或者认为是在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性应力和低温作用下,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石片岩,进一步变质成硬玉而成。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在花岗岩脉和淡色辉长岩类岩脉在12~14kPa压力下,在钠的化学势高的热水溶液作用下发生交代而成。

第四种观点根据硬玉岩中含水~甲烷~硬玉三相包裹体的发现认为翡翠是由近硬玉硅酸盐熔体结晶而成,认为这种熔体源于300~400km处地幔中广泛存在的含碱辉石层。

主要成分

翡翠特性参数如下:

1.化学成分:硅酸盐铝钠—NaAI〔Si2 O6〕,常含Ca、Cr、Ni、Mn、Mg、Fe等微量元素.

CAS1344-00-9

2.矿物成分:以硬玉

翡翠杂质有哪些(深入了解翡翠的形成)(2)

为主,次为绿辉石、钠铬辉石、霓石、角闪石、钠长石等。

3.结晶特点:单斜晶系,常呈柱状、纤维状、毡状致密集合体,原料呈块状次生料为砾石状

4.硬度:6.5—7.5

5.解理:细粒集合体无解理;粗大颗粒在断面上可见闪闪发亮的“苍蝇翅”

6.光泽: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高档品皆为玻璃光泽

7.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8.相对密度:3.30——3.36,一般为3.33克每立方厘米

9.折射率:1.65——1.67(点测法),在折射仪上1.66附近有一较模糊的阴影边界

10.颜色:颜色丰富多彩,其中绿色为上品,按颜色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皮类颜色

翡翠杂质有哪些(深入了解翡翠的形成)(3)

;指翡翠最外层表皮的颜色,其形成与后期风化作用有关。这类颜色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黄色和灰色,其特点在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心状。红色常称为翡;②地子色:又称“底子”颜色,有底色之意,指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为深浅不同的白色、油色、藕粉、灰色等;③绿类颜色;指翡翠的本色,这类颜色的特点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有时绿中包含着黑色。绿色常称为翠.

11.发光性:浅色翡翠在长波紫外光中发出暗淡的白光荧光,短波紫外光下无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