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叠合结构最初是为了解决预制结构吊装能力不足,或是现浇整体结构现场浇筑混凝土时施工模板支设困难,以及占用工期较长等施工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般是指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梁板上后浇混凝土所形成的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按其受力性能可以分为 “一次受力叠合结构”和 “二次受力叠合结构”两类。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原理(建筑原理解密混凝土叠合结构)(1)

如图所示,为典型的混凝土叠合结构节点。施工时,预制底板吊装就位后, 若在其下设置可靠的支撑,施工阶段的荷载将全部由支撑承受,预制底板只起到叠合层现浇混凝土模板的作用,待叠合层现浇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后拆除支撑,由浇筑后形成的叠合板承受试用期的全部荷载,叠合板整个截面的受力是一次发生的,从而构成了 “一次受力叠合板”。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原理(建筑原理解密混凝土叠合结构)(2)

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则施工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吊装就位后,不加支撑,直接以预制底板作为现浇层混凝土的模板并承受施工时的荷载,待其上的现浇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后,再由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形成的叠合板承受使用期荷载, 叠合板整个截面的应力状态是由两次受力产生的,便构成了 “二次受力叠合板”。

从制作工艺上看,由工厂制造叠合结构的主要受力部分,机械化程度较高,质量满足要求,采用流水作业生产速度快,并且可提前制作,不占关键工期,而且预制部分的模板可以重复利用。现浇混凝土以预制部分作模板,较全现浇结构可减少支模工作量,改善施工现场条件,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因叠合构件自重较普通预制构件有较大幅度减轻,可降低塔式起重机或其他起重设备型号,有效降低施工措施费。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原理(建筑原理解密混凝土叠合结构)(3)

对比全装配式结构体系,叠合结构体系的墙体连接、预制梁支座处均为现场浇筑混凝土,可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整体刚度。从试验结果看,混凝土叠合墙、混凝土叠合柱、叠合板与叠合梁经过科学的结构拆分设计均能接近现浇结构的力学性能,可采用等同现浇的结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原理(建筑原理解密混凝土叠合结构)(4)

长期的工程实践结果和试验表明,混凝土结构工程中采用叠合结构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节省人工、降低模板用量,缩短工期。装配式混凝土叠合结构的基本构件一般为混凝土叠合墙、钢筋桁架预制叠合板、混凝土叠合柱和叠合梁,截面由预制混凝土截面和后浇混凝土截面组成,新旧叠合面的抗剪性能决定了它们的工作性能。由此可见,混凝土叠合结构的设计要求更高,涉及的工作量更大,与此同时,也对混凝土叠合结构的工厂生产和现场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