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堆的古建筑和古文化书籍,还留下了一些很稀奇的风俗习惯。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风俗习惯在民间越来越好,然而有一些因不适合退出了现代社会,而更有一些确实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比如我们的老祖宗曾经规定:十六两才是一斤,吃饭的筷子长度必须是7寸六分,那这里面有什么学问呢?

七寸筷子长度多少合适(老祖宗为何定筷子长度7寸六分)(1)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各国的度量衡制度都不统一,买卖东西存在着度量转换,有点像今天同国外买东西要进行美金转换一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于度量衡的不统一,也是大伤脑筋,后来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定制了十六两为一斤的规定。所以如今我们常挂在口头的“半斤对八两”,也是因为这种度量才叫出来的说法。

这种十六两为一斤的度量衡制度一直维持了两千多年,延续到民国,解放后国家为了同国际社会接轨,就废除了十六两为一斤的度量衡,改为了十两为一斤的规定。如果按照现在人的思维来看,十两为一斤绝对要比十六两为一斤好算些。但为何老祖宗会想出十六两为一斤的规定,而后面的朝代都不去变更呢?

七寸筷子长度多少合适(老祖宗为何定筷子长度7寸六分)(2)

古代的称上面的十六点代表着北斗七星,福禄寿三星、南斗六星,而星辰在古代是对应着人的命格财运。做生意的人讲究是诚信二字,而天上的星辰也会监督着这些生意人,让他们不能缺斤少两,缺一两掉福运,缺二两掉禄运,缺三两减寿命,缺的越多,人的命运会越来越差。在这样的说法影响下,古代生意人都能坚守诚信。

而另一个说法呢就比较小众,李斯是法家代表人,做任何事情讲究的是公平公正。李斯的考虑是十六两平分为八两,八两在平分为四两,四两平分为二两,二两还可以继续平分为一两,这样就能在有限的数字里面保证度量的公平性。而其他的十两平分一下变成五,五在平分是2.5了,但那时候没有小数点的说,只能平分成三和二了,但这就做就不利于公平了。

七寸筷子长度多少合适(老祖宗为何定筷子长度7寸六分)(3)

至于筷子为何是七寸六分,这是因为老祖宗将人的情感波动分为为七种,而能带动情感感知的身体器官分为六种,这就是佛道里面的说的七情六欲,而筷子七寸六分正好对应的就是人的七情六欲,使用筷子也是操控人的情感。另外筷子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头大一头细,大头方小头圆,这样就能和“天圆地方”的说法对应起来。

其实筷子还有非常多的文化讲究,筷子为何是一双,这是对应的阴阳两极;筷子动一根一根不动根本都无法吃饭,两根一起动能夹起菜,能夹起很大的鸡腿猪蹄,这里面也藏着杠杆的原理。筷子的文化讲究源远流长,远不止上面说的这样,而中国人的友情、亲情、爱情也能从筷子中窥的一二,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使用筷子的禁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