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9日,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和女婿王景清应邀来到延安。
5月20日上午,李讷一行人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延安唐乐宫,在这观看了一出红色舞台剧。
演员在台上表演的绘声绘色,在台下观看的李讷突然掩面而泣,数次哽咽难抑,最后竟因情绪过于激动中途离场,留下面面相觑、不明所以的众人。
直倒下午游历枣园时,情绪缓和过来的李讷才告诉陪同人员:“我就出生在延安。”
那延安对李讷来说到底有多特别呢?又是什么舞台剧会让她情绪如此崩溃?
延安保育院
真要说起来,李讷是生在延安,养在延安的,她从落地起就在延安生活了有近7年,毛主席也在延安待了有10多年,他们父女俩对延安的感情总归是深厚的,尤其是在无休止的战争中,人总是对自己栖身之所有着特殊的感情的。
毛主席进京后还时常惦记着再回延安看看,他的机要秘书高智准备调到陕西工作时,毛主席还对他说:“你先去,我随后就来,我还要在黄河边骑着马走一趟。”
可惜毛主席的这番期望最终也落了空,自从1947年转战陕北之后,毛主席此生再没回过延安。
谈及原因,有人说是因为交通不便,有人说是延安太穷,还有人说是国家大事缠身……但这些都只是大家的猜测罢了,真实原因大概只有毛主席自己知道了。
至于李讷,她离开延安时还是个小孩,到北京后就一直在念书,大学毕业又正好是文革时期,她也没有机会回延安看看。
到了毛主席逝世后,因为江青的原因,李讷晚年和丈夫王景清一直是深居简出,不喜抛头露面,除了出席一些党中央的活动,他们基本都是在家休息,更没想着回延安。
直到2015年,这一年正好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和毛主席转战陕北胜利68周年的日子。
延安方面举办了一个“毛主席亲属与身边工作人员重走毛主席转战陕北路”的活动,李讷身为毛主席的女儿自然受到了邀请。
当时的李讷已有75岁高龄,因为身体不好,她身边的工作人员认为她并不适合出远门,但李讷还是想再看看生她养她的延安,也替父亲看看他曾想回来的地方。
于是在2015年5月19日,时隔68年,李讷和丈夫王景清才故地重游,坐着轮椅来到了延安。
常言道,近乡情更怯,可李讷以为几十年过去了,她对延安大概是不会有触景生情的场面,但没想到仅仅一场舞台剧就让她溃不成军,再也保持不住脸上的平静。
5月20日上午,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李讷一行人到延安唐乐宫观看了一出舞台剧——《延安保育院》。
《延安保育院》是作为建党90周年献礼在2011年首演,其展现的就是延安时期关于革命后代的一段真实历史。
那是1938年全面抗战时期,无数革命人奔赴前线,留下了一群无人看管的小萝卜头。
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延安保育院在党中央的支持下成立了,这所保育院里收容的大多都是前线战士、革命干部以及烈士的子女。
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在延安保育院生活过的革命后代能有200多名,李硕勋之子李鹏、刘少奇之女刘爱琴、邓小平之女邓林、李维汉之子李铁映、刘伯承之子刘太行……
这些曾在延安保育院生活过的革命后代大多都对延安抱有一份特殊感情。
李铁映公开表示过:“我是延安娃,是延安母亲的孩子。”
而毛主席之女李讷其实并未在延安保育院生活过,但在观看《延安保育院》时,她却数次流泪中途离场,这又是为什么?
在延安的童年生活大概率是因为熟悉的场景勾起了李讷对延安的回忆,确切地说,是想起了毛主席在延安对她独一份的偏爱。
当初李讷虽说没在延安保育院生活过,但毛主席的另一个女儿李敏却是在延安保育院待过一段时间。
李敏是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女儿,她1936年冬天出生在陕北的保安县,第二年,贺子珍就独自远走苏联,留下了还不满一岁的女儿。
当时李敏还不叫“李敏”,她只有一个小名“娇娇”,因为毛主席公务繁忙,他一人无法照顾娇娇,很多时候娇娇都是被寄养到附近的老乡家里。
延安保育院成立后,娇娇顺理成章地被毛主席送了进去,到了1940年,4岁的娇娇又被毛主席送去苏联留在了贺子珍身边。
后来娇娇在苏联待的时间长了,她记忆里甚至没有了对父亲的印象,可见她和毛主席幼时相处并不久。
但李讷的童年却和李敏完全不同,或者说,是和她上面的哥哥姐姐都不同。
1940年8月3日,毛主席的妻子江青进了延安中央医院的产房,下午3点多,毛主席和江青唯一的女儿李讷出生了。
那会毛主席47岁,年过半百的他算是老来得女,心中异常欢喜。
要知道的是,在李讷之前,毛主席的孩子是丢的丢,死的死,活下来也就只有毛岸英、毛岸青和李敏三人。
但因为动乱,毛岸英和毛岸青幼年同样没和毛主席相处过多长时间,反而在上海有过一段流亡生活,后来他们也在1936年被送到了苏联学习。
到李敏离开延安去苏联后,毛主席身边竟是没有一儿半女,所以李讷出生后,毛主席就想让这个小女儿一直待在自己身边。
再加上李讷的妈妈也在,他们都有时间有精力照顾孩子,后来毛主席也就没有把李讷送进延安保育院。
李讷就这样成了唯一一个在毛主席身边度过童年、少年青年的一个孩子,她是毛主席所有子女中的一个特例。
在延安度过的童年生活中,有父亲陪伴的李讷无疑也是欢乐的,毛主席也唯独对李讷幼时的事情记得最为清楚。
因为李讷在延安的时候年纪还小,她有很多事情记得不是很清楚,还是长大后毛主席一一告诉她的。
李讷和毛主席在延安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散步,就连她最早说话都是喊着:“爸爸散步去。”
因为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手头的工作不少,他平日里经常是废寝忘食,长时间工作也不休息。
每当这个时候,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就会把小李讷抱到毛主席面前,一看到小女儿,毛主席即便工作再忙,总会起身牵着她的小手去外面散散步。
刚开始李讷的小手只能抓着毛主席的一根手指头,慢慢地能抓住他的两根、三根手指头,最后可以拉着毛主席的整个手,李讷就是这样被毛主席牵着长大的。
后来进了北京,毛主席还时常对李讷提起这件事:“你小时候就会说爸爸散步去。”
而除了父女俩之间独有的散步,李讷两岁多的时候,毛主席晚上还喜欢抱着她去看延安的评剧。
李讷也看不懂具体的故事,但却知道好坏,知道台上的是好人她就安心地睡觉,台上的是坏人,她就非要等坏人被制服才去才睡觉,直逗得毛主席发笑:“你这么小的孩子就分的清好坏了。”
除此之外,李讷有时也难得淘气。
延安的特别之处
毛主席有时候办公时间长了会起身扭扭腰,背着手在院子里走一走,李讷和其他延安领导人的孩子一看毛主席不注意,就跟在毛主席屁股后面模仿他。
等毛主席反应过来时,他后面已经跟了一咕噜孩子,孩子们看着毛主席惊讶的样子哈哈大笑,毛主席也不在乎这些,他对孩子都很慈祥。
毛主席闲了还会和李讷这些孩子一起玩,李讷一群小孩玩过家家盖房子的时候,毛主席就帮着他们一起盖,和孩子一样玩的两手都是泥巴,自己还很是开心。
所以在延安的那段日子里,不仅是毛主席作为父亲陪伴了女儿的成长,李讷的陪伴同样让毛主席枯燥繁重的工作中多了不少乐趣。
而毛主席除了陪李讷玩,也很重视她的教育,李讷在10岁之前没进过学校,一直都是毛主席和一些工作人员充当她的老师。
从李讷3、4岁起,毛主席就慢慢地给她教一些古诗,拿着纸笔教她读书认字,把她抱在腿上讲故事。
在毛主席一天天的陪伴下,李讷对他这个父亲也很是依赖,父女之间还有了独有的昵称,李讷称毛主席为“小爸爸”,毛主席则唤李讷为“大娃娃”。
总之,延安对李讷来说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这里承载了她整个童年生活,见证了毛主席和她之间的父女情,延安永远都是李讷心底最特别的存在。
后来李讷回北京上学时,为了不造成影响,在毛主席的要求下,李讷的家长一栏填的都是工作人员的名字。
而按理说,李讷的籍贯应该写湖南湘潭,但李讷始终想着自己是在延安出生的,所以最后她的籍贯填写的却是延安,
就像2015年李讷再次回到延安时所说的:“我生在延安,在枣园、杨家岭、王家坪都住过。”延安更像是李讷的另一个故乡。
一场《延安保育院》就能直接将李讷拉回了和毛主席一起在延安生活的日子,触动她内心对毛主席的思念,种种情绪夹杂在一起,这才导致李讷哽咽难抑,中途离场。
到了当天下午,李讷又来到毛主席在延安的故居枣园,同时也是她幼时生活过的地方。
看着墙上悬挂的一幅幅熟悉的照片,李讷时常陷入回忆当中,偶尔谈起父亲,大概是不想搞特殊,或者是出于对父亲的尊重,李讷还是和大家一起称呼为主席。
碰到自己幼时和毛主席的合影时,李讷不由自主地指着照片告诉丈夫:“我们家里也有这幅照片。”
这又是李讷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毛主席和其他子女大多都是他们长大成人之后才有的合影。
唯独李讷在尚不知事的时候就和毛主席在延安留下了不少合影,而且每张都能看出毛主席对这个小女儿的宠爱。
离开枣园之后,李讷一行人来到了杨家岭,这里专门有人在卖印有毛主席头像的书包、挂链、T恤,买的人还不少,李讷也跟着凑了个热闹。
李讷还拿着两个印有毛主席头像的车挂饶有兴致地问一旁的人:“买大的还是小的?”看得出来李讷对这次延安之行还是非常满意的。
但如果真要说李讷特别喜欢延安这个地方,倒不如说她是惦记着在这和父亲生活过的日子罢了。
当初在延安的生活条件远远比不上北京中南海,但延安却是毛主席陪伴李讷最多的时候,这里终究是她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当然,延安作为革命圣地,不仅是对李讷有特殊意义,它对很多革命后代来说都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建国后,刘少奇的女儿、任弼时的女儿、朱德的外孙、周恩来的侄子等人都曾回过延安,缅怀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
今年因为陕西的疫情,在北京的很多革命后代还组织联系了大概120多万元的物资送往延安。
在这些革命后人心中,他们与延安和延安人民都有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
结语
百姓爱幺儿这句俗话放在毛主席身上也很是恰当,毛主席这一生有10个子女,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得他疼爱最多的当属李讷这个最小的女儿。
毛主席曾说:“有革命就会有牺牲。”因为革命工作,毛主席缺席了子女的很多成长瞬间,这是亲人之间永远的遗憾。
比起自己的哥哥姐姐,李讷可以说是非常幸运,至少她的童年是有父亲陪伴的。
在延安的那段时间里,毛主席给了李讷独一份的宠爱,延安由此也成了李讷和父亲独有的一份纪念。
后来李敏还在《我的父亲毛泽东》中这样提到妹妹李讷:“她是我们兄弟姐妹中最幸福的一个,我真的有些羡慕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