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作为一种补充水资源的自然方式,因为其受到地形,大气环流以及海陆位置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地球上每一个位置的降水的概率在每一时刻都是不一样的。在一年内地球的某一个角落年降水量可以达到上万毫米,但是有的地方却只有区区个位数。这就造成了全球淡水资源的区域性分布不均衡。而水资源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如何解决区域性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澳大利亚的雪山工程)(1)

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为解决水资源的区域性分布不均衡而建造了引水工程,比如我国的“南水北调”,美国加州地区的“北水南调工程”,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等等。这些工程都是人类引水工程的典范。下面我们要说的这个调水工程,其每年最多可以调水30亿立方米,并且产生的经济效益占到了澳大利亚农业产值的40%,而且这个工程还能进行发电,这就是澳大利亚的“雪山工程”。

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澳大利亚的雪山工程)(2)

这个工程为啥叫做“雪山工程”呢?原来这个工程翻越的山脉叫做雪山,其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山脉-分水岭的一部分。我们从澳大利亚的地形图中可以看到,分水岭的西部是著名的墨累达令盆地,其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占到了澳大利亚灌溉农业面积的七成以上。

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澳大利亚的雪山工程)(3)

但是农业灌溉需要大量的淡水资源,随着人口的增长,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墨累达令流域的水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全区域人口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了。于是政府就把目光瞄向了分水岭的东部,也就是斯诺伊河(又名雪河),该河流从雪山东坡一路流淌了400多公里,最后注入巴斯海峡。而斯诺伊河的河水大部分都未经利用就白白的流入了大海,这对于缺水的澳大利亚来说是非常浪费的。

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澳大利亚的雪山工程)(4)

于是在1949年,当地政府就开始修建了跨流域的调水工程“雪山工程”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工程在经过了25年的艰苦建设,于1974年正式建成使用。该工程一共修建了16座水库(一共有着70亿立方米的水库库容)和145公里的引水隧道。由于水库是建造在分水岭之上,每个水库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高度差,于是澳大利亚人又在水库上建造了水力发电站,来充分利用水流的高度差而带来的重力势能,这些水力发电站每年能够发电五十亿多度,给附近的区域提供了清洁的能源。而“雪山工程”给墨累达令盆地带来的源源不断的水资源,也使得这一区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澳大利亚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

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澳大利亚的雪山工程)(5)

但是前面我们说过,降水有一定的概率性,有的年份墨累达令盆地的降水量会偏多,于是“雪山工程”还建设了从墨累河向马兰比吉河引水的隧道,从而在东部缺水的年份向东部地区补水,从而雪山工程是一个双向的工程,也是一个“弹性工程”。

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澳大利亚的雪山工程)(6)

在近期澳大利亚政府还提出了“雪山工程2.0”计划,但是这个计划和引水无关,主要是增加沿途16个大小型水库的发电量,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大家对澳大利亚的“雪山工程”了解了么,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