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素有“华北明珠”、“北地西湖”之美誉,是小兵张嘎故事的发生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不仅风景秀丽更是荷文化的发源地,6月开始荷花盛开,芦苇丛生,淀内香气四溢,是赏荷的最好季节,它是鸟的王国、鱼的乐园、多种水生植物的博物馆。

白洋淀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白洋淀自古即是帝王巡幸驻跸之所,英雄辈出之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繁衍,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在此修筑了长城,北宋名将杨六郎曾在此屯兵驻守,大败韩昌;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先后40余次游览白洋淀,并修建四所行宫,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

芦苇荡是白洋淀的标志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著名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新儿女英雄传》《小兵张嘎》等抗日故事也都取材于此。

白洋淀的历史记忆

白洋淀,这是历史上人们对烟波浩淼的白洋淀一种由直观印象形成的称呼。白洋淀原来范围很大,又曾是黄河故道。据古地理典籍《山海经》记述:上古时期白洋淀一带曾是黄河故道,这里洪水滔天。到东汉永平十三年,古黄河改道南移,大量河水存积在这片洼地,形成较大面积的水域。又,《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莫州有九十九淀”。莫州包括莫县、清苑、文安、任丘、长丰、唐兴(即现在的安新)等广大地区。实际上,当时的白洋淀,西至清苑,东南到任丘、文安、徐水。这么大的水域,每逢大风卷起层层波浪时,宛如一群白羊前拥后挤地奔跑,于是便有了白羊淀的称呼。

《安新水利志》也曾记载:《宋史•河渠志》中就有白洋淀的称呼。到明朝正德十二年,杨村河决口始成“泽国”,并形成徐、漕、雹、萍、一亩、方顺、唐、滋、沙九河入淀之势。人们看到淀水“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称白洋淀。到清乾隆二十八年,正式划定了东、西淀界限,“大清河自雄(雄县)入,迳张青口(今文安),口西西淀,东东淀”。

白洋淀历史传说地名作为一种表称地点的文化符号,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白洋淀的文化积淀

安新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卫东称,白洋淀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保定徐水南庄头先民早在1万年前就定居在淀区上游。此后,安新县留村仰韶文化、梁庄磁山文化、申明亭龙山文化等,体现白洋淀及周边地区文化的深刻内涵。

白洋淀美景图画(一幅北方水乡的风景画)(1)

在史籍中对白洋淀的明确记载有三处。《史记》中“荆轲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西晋左思《魏都赋》里“鸳鸯交谷,虎涧龙山。掘鲤之淀,盖节之渊”;北魏《水经注》载,“易水又东,埿水注之,水上承二陂于容城县东南,谓之大埿淀、小埿淀。其水南流注易水,谓之埿洞口。水侧有浑埿城。”浑埿城即是安新县城,可见白洋淀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代,只在中华文明中占据了边缘位置。

文化繁荣阶段。辽宋时代至今的一千年,白洋淀文化逐渐走向繁荣。先是辽宋百年对峙和通商,随着元代开始定都北京,白洋淀因为其区位优势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开始受到最高统治阶层和文化名人的关注,积累了丰厚的文化积淀。

《宋史•河渠》记载,何承矩请旨动员士兵和民工开挖河道,堆积台田,种植芦苇和水稻,形成方园几百里“深不可行舟,浅不可徒涉”的水网沼泽,有效阻挡了辽国精锐骑兵南下,也造就了如今白洋淀3700多条沟壕和12万亩苇田的基本地貌。

(转自:文化河北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