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死就不会死是活该吗(不作死就不会死)(1)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中国人比较信奉“因果报应”,宗教和现实中也时刻在验证“报应”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信,产生莫名的敬畏感。但凡是个中国人,就很难说自己不相信神灵的存在的,这是早已被嵌进灵魂深处,成为中国人的特徵之一。

“报应”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人所做善恶之事,终会得到相应的结果,也就是俗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老百姓的观念中,则更倾向于“恶有恶报”,特指做”坏事“要遭“报应”。“报应”的存在,让人的内心充满敬畏心,驱使人多行善少做恶,假如做恶则早晚必得惩戒。“报应”也是人们在缺乏法律法规约束力的情况下,以及自身对事物不具备掌控力的时候,往往报有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咒怨。如果没有掌握任何法术,普通人其实也心知肚明,这种咒怨对事实的发生起不了丁点作用,但就是心存期待,期待“报应”的存在。但假如某个所谓的“恶人”有一天倒了霉,或者被执法了,人们就会说:“恶人终有报”。

一个习惯暴饮暴食的人,很难不会得肠胃方面的疾病;一个不爱学习的人,满身都能流露出无知和浅薄;一个懂得投资和理财的人,大多概率会过上富裕的自由生活……。这都是因果报应的结果,不管相信与否,至少是反驳无力,因为这就是最浅显的事实。

而现实往往却以另一种嘲讽的方式存在,“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明明知道“恶”小却为之,“善”小却不为。抽烟的人都知道“抽烟有害健康”会减少抽烟吗?肥胖的人都知道“贪吃会发胖”会节食吗?明白了“读书是改变自身及家族命运最好的捷径”的道理,学生的成绩会提高吗? ……,其实都挺难的,大多数人都愿意“享受生活的苦,而不愿意选择自律的苦”,这就是二八法则存在的基础。也许,某一天,“撞了南墙,方能回头”吧,但愿那时”犹未晚也“。

用一个比较流行的话来诠释“报应”,再恰当不过了,那就是“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反思自己的种种境遇,无不是“作”的“报应”写照。浪子回头金不换,希望过往吃的堑,都能够多长点智吧。

不作死就不会死是活该吗(不作死就不会死)(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