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官璘学棋的故事(棋坛元戎杨官璘传记)(1)

书接上回,秋风萧瑟,杨官璘归粤后将与董文渊作赛的6局逐一细拆,更加用功了。他终于拆出了一些名堂:董文渊计谋多端,盘内、盘外都有不少怪招。盘外招嘛,修养好些,仍可不为所动,而盘内的辣招嘛,已找到了破解之术,就是用当时棋人所说的“锉功”,子被牵则不躁,如持钢锉,坚韧地锉开对方的镣铐。当然,这“锉功”,要建筑在坚强意志及深湛棋艺的基础上!

闲话休题。一年面壁,杨官璘再赴上海。此次,他是专为挑战董文渊而来的。

自沪回穗后,杨官璘又在广州首届象棋表演赛中力克名手袁天成、曾益谦等,以优异的成绩,一战功成,名震广州棋坛。

眨眼间又到1952年春。回粤数月,除潜心钻研棋艺外,杨官璘还常在酒楼茶肆棋坛设擂应众,他还一度在惠福路的一间凉茶铺主持棋档呢!此时,棋艺正蒸蒸日上的杨官璘迎来了在广州岭南文物宫举行的首届象棋表演赛。参加这次表演的共有名手六人:杨官璘、陈松顺、卢辉、覃剑秋、曾益谦、袁天成。杨官璘初战曾益谦。曾益谦为名门之后,与杨官璘有不少时间在一起切磋棋艺,且成名比杨官璘早,可谓师兄矣。此时他留在广州,也是数一数二的好手。但在两局分先比赛中,杨官璘均运其“锉功”取胜。首局杨后手,在曾弃马求杀,咄咄逼人之际,还弃一炮阻车,顿使满天烟云尽消。次战,杨官璘稳守反击,弃车先弃后取,夺得一子,再奏凯歌。轻取师兄后,杨官璘又力克袁天成。

袁天成是钟珍未定名份的徒弟,陈松顺在香港时,也对他时加指导,至抗战结束时,袁天成已与棋王卢辉分庭抗礼,并略占上风了。当时的袁天成号称省港澳棋王,名震一时。就在袁天成最红时,棋艺已达相当水平的杨官璘与之战了两局,结果溃不成军,连负两盘。不过,这是杨官璘对袁天成的最初一败,也是最后一败。相当长一段时间,杨官璘不找袁下棋。当他再找袁天成下棋时,袁天成也就再未能胜他一局了。因为这时他已摸透了袁的每一着看家本领,成了“袁天成通”了。杨官璘在这次表演赛中“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袁天成一贯以棋风凶悍著称,而杨官璘下得比他更凶,首局便马窥将门,炮胁底象,终局几令袁天成无子可动,次局更以凌厉的攻势取胜。

这次参加岭南文物宫六名手表演赛,他以压倒优势击败了师兄曾益谦及劲敌袁天成这些广州棋坛的一流高手,标志着杨官璘棋艺再上层楼,也奠定了他在广州棋坛的地位。加上他征战沪滨的赫赫战功,使他被广州棋人号为“元始天尊”,又号为“混世魔王”,取其深不可测之意也。

此时,在广州棋坛能与杨官璘并称瑜亮者,只有陈松顺一人了。然而,杨官璘心中还是念念不忘与董文渊“明年再见”之约,于是,秋风乍起之时,杨官璘又挟技再赴上海。然而,到上海后,杨官璘未会董文渊,却先遇谢小然。谢小然为北京象棋名家,此时享誉京师已二十载。他此次也是慕沪上棋会之炽而来,欲一会群雄的。南杨北谢,华南、华北两大高手正是相邀不如偶遇,加上华南华北棋手极少交锋,水平难较高下,于是,这南北两员大将,于8月份在上海八仙桥先拉开了战幕。两人共交手六局,首轮杨一平一胜领先,次轮谢又以一平一胜扳回,再下一轮,两战皆平。六局赛南杨北谢平分秋色,皆大欢喜。

杨官璘学棋的故事(棋坛元戎杨官璘传记)(2)

正当杨官璘,谢小然鏖战八仙桥时,杨官璘的头号劲敌董文渊正设擂台于米高美舞厅,闻知杨谢交锋,董文渊也约谢小然交手,两人也下了一盘和棋。8月底,杨官璘便向擂主董文渊下了战书,两人将作十局大赛。当时的擂台,擂主败了,要么就拆台散伙,另请高明,要么就台主下台,胜者坐擂。没有超人之艺,可不敢轻易设擂呢!杨官璘上年威震沪滨,棋迷们记忆犹新,此番又是搦战“华东三虎”之首董文渊,更令沪上棋坛为之轰动。每场比赛都提前卖票,场场满座。9月12日,杨、董十局赛在上海米高美舞厅棋坛揭幕。此战,由于舆论的渲染,上海棋迷万众瞩目。每场比赛都隔天售票,稍迟便得向隅。

首战,杨官璘先行摆开中炮巡河炮,挥车过河,紧握主动。而董文渊则还以屏风马巡河炮,守得滴水不漏,双方一直僵持不下。然而,杨官璘毕竟已非一年前可比。这一年来,他不知把与董文渊的对局和能看到的董文渊的棋谱拆得滚瓜烂熟,而且砥砺斗志,功力已大有长进。就像当年他负于袁天成后再战袁天成时已成了“袁天成通”一样,杨官璘此时也把董的棋路摸得八九不离十了。因此,杨官璘大展锉功,直至抓住董文渊一步小小的空着,在双方子力相仿的情况下,驱七兵疾进,先拔一寨。

此战,令上海棋迷兴奋不已。然而,拥董者却认为,此局得失极其微末,好戏还在后头呢!

出乎这些人所料,战至第五局终了,杨官璘已以五战三胜两和的绝对优势,令人信服地奠定了胜势。特别是第四局,后走的杨官璘以细腻的着法,反先夺势,充分地体现了孙子兵法所说:“善阵者不战”之妙。

尽管董文渊在第六、七局获胜,但接着又为杨官璘在八、九盘接连击败,胜负昭然。于是,一向以据傲闻名的董文渊长叹一声:“看来杨官璘称雄棋坛已是当之无愧矣。”终于将擂主位置让给杨官璘。于是,米高美舞厅的象棋擂台台主位置上,高悬着杨官璘之英名。回想当年他在香港欲打擂台而被嫌为资格不足,杨官璘此时真是百感交集。

然而,感叹未已,董文渊又带领华东棋坛诸雄杀将过来,向新擂主挑战了。

何顺安是排于董文渊之下的“华东三虎”中的第二虎。他头一年初次访沪,曾与之连战皆和。这次斗董文渊之前,杨官璘曾于8月份与何顺安交手,两战皆和。但击败董文渊后,作为上海最重要的擂台擂主的杨官璘,如何应对何顺安的挑战,也就具有特殊意义了。说来有趣,杨官璘与何顺安这次决战竟出现了“一盘未下完的棋”!

杨官璘与何顺安于11月初在上海的一家天茶楼开战。首战何顺安与杨官璘斗列手炮。看官须知,在那时候,列手炮还未发展到今天这般完备,按一般棋书评论,几乎全是先手有利。何顺安以此迎敌,囊中定有秘诀。果然,双方斗至四、十余回合,局面依然持平。何顺安果然弃兵诱敌。但杨官璘胸有成竹,反弃车渡兵抢势,一下子便奠定了胜局。次局,双方战平。此战以杨官璘以一胜一平领先。11月9日,二人又在小广寒青莲阁展开角逐,杨官璘又取得一胜一平战绩。最后一场棋,何顺安又输首局。次局,身体本来就不佳的何顺安仅下至第18回合,便病体难支了。此时,杨双车双炮,何双车双马,但杨官璘已笃定将破何双象。见何顺安体力难支,杨官璘宣称,此局可保留一年,至何顺安身体好了再下。不过,何顺安以后一直未要求续弈。

何顺安不敌,沪上其余高手又齐聚杨官璘擂台下,纷纷递上挑战书。

当时的上海,几乎集中了全国各路棋坛精英。董文渊负于杨官璘、让出了擂主宝座后,便邀集沪上群雄,齐来攻打杨官璘的擂台。

杨官璘学棋的故事(棋坛元戎杨官璘传记)(3)

何顺安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点点关注不迷路,后续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