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一些与哲学相关的书籍,总的来说,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已经不大记得书里写过什么了。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带来的哲学智慧)(1)

图片

只是在遇到困难或者心情低落时会想起来曾经读过的一些内容,尤其是“反者道之动”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了很多向上生活的力量。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带来的哲学智慧)(2)

《道德经》书页照片

“反者道之动”出自于《道德经》,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观点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事物都会走向他自己的反面。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带来的哲学智慧)(3)

《中国哲学简史》书页照片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明道若昧、进道若退”,无不体现着这一道理。

“反者道之动”,告诉我们在遭遇困难和不如意时,要保持最终一定会战胜困难、走出困境的信心;也让我们在经历顺境之时保持应有的警觉。

正如王德峰教授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讲座中说:“正是由于反者道之动这一点,让中华民族有了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是其他民族无法跟我们比的,什么智慧?那就是在最黑暗的时候、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中华民族保持着对未来的信心,因为黑暗即将过去,他一定走向自己的反面,光明一定在前面,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伟大;同时他又让我们这个民族在最辉煌的时候,保持了必要的警觉,为什么?因为事情正要走向反面。”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带来的哲学智慧)(4)

《中国哲学简史》书页照片

读毛主席的著作,只要了解中国革命的曲折过程和胜利史,就更会对这一点感受颇深,也感受的更贴切。

人只要活着,生活中就充满着各种压力和烦心事。

其实很多烦心事本身就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因为即使付出了努力,也依然无法改变这件事走向越来越糟糕的境地。

这个时候,不如就放手吧。只有让这件事坏到底了,没有下降空间了,也就触底反弹、否极泰来了。

有些努力和补救,真的是于事无补,就像“钝刀子割肉”,不但会加重痛苦的过程,甚至会推迟或者贻误很多变好的时机。

能拿得起就要能放得下,在必要的时候推动坏的事情加速前进,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正所谓“快刀斩乱麻,下不了狠手挤不掉脓疮”。

“反者道之动”告诉我们要想长久保持一个事物,就必须要让这个事物包含着他自身的对立面。如果这个事物没有能力包含住自己对立面的时候,那么这个事物很快就结束了。也就是说,矛盾才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带来的哲学智慧)(5)

图片

老子说:聪明的人多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关系出了问题,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了,才能出忠臣。

正如这个社会提倡什么正是缺什么一样。

人要活着,就要吃东西,吃东西就想吃好的,还要吃饱。但是吃得太多,就会影响健康,本来对身体有益的东西也变成有害的东西了,与要活着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所以为了保持健康,好好活着,就要在吃多少和怎么吃上与饥饿感和“馋虫”作斗争。可是等到哪天不吃也不饿的时候,那这个人可能也就活不了了,要消失了。

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会轻易因为主观意愿就能改变。年轻人记忆力好,精力旺盛,是学习的最好时期,可又是最贪玩的时期。等到年纪大了,道理都懂了,确实不贪玩了,可是脑袋又不灵透了。

所以说当好的记忆力和贪玩这一对矛盾消失的时候,学习的最好时期也同时就不复存在了。

“反者道之动”告诉我们要想得到一个事物,就要从他的对立面开始,想要强大那就要从弱小开始,想要走向高处那就从低处出发。反过来说,也成立。

这也就是美国的拜登总统难干的原因,想要维持一个头号发达国家持续领先世界那是相当难的。假想拜登这老头接手的是一个世界末位的贫穷国家,以他的能力,哪怕就是真老年痴呆了,估计也能提升不少的名次,即使不提升,那也没有下降空间了。

事物的发展就像一个抛物线,顶点也只不过是一个点,都是转瞬即逝的。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带来的哲学智慧)(6)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书页照片

正如《红楼梦》里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暗示说:元妃省亲是贾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瞬息繁华时刻。风光总是短暂的,极盛之后,必然衰败。

过年的感觉很好,其实“年”这个节点非常短暂,我们之所以感觉过年好,或许是等待和期盼过年的感觉好而已。

所以,当面对一个“烂摊子”时,也不必悲伤,其实这才是真正走向美好的开始。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当然也需要耐力。

应该去享受追求美好结果的过程,毕竟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带来的哲学智慧)(7)

《中国哲学简史》书页照片

既然说“反者道之动”,假定有一物,到了极端,走向反面。那“极端”又在哪里呢?

任何事物的发展,是不是都有一个绝对的界限,超过了它就是到了极端?我想应该没有答案,也就是说并没有这样的绝对界限可以适合一切事物。

但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都会有这个一个相对的界限,比如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我想这个“骄”,是否可以看成到了极端界限的标志呢?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带来的哲学智慧)(8)

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