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拍摄京剧电影《霸王别姬》时,主演尚长荣73岁。2022年,9年过去,尚长荣还记得老友李春城的建议,“演霸王要稳重,但是别出现老态。”

11月14日,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研习班)举行结业仪式,尚长荣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说,“幸亏春城老师提醒我,37岁的‘霸王’没有变成73岁。我优点不多,缺点不少,但是我可以自学,我不敢自满,希望大家通过研习班也能知道学而后知不足。”

京剧尚长荣的徒弟都是谁(五位上海京剧院院长见证下)(1)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研习班)11月12日在天蟾逸夫舞台推出汇报演出《廉吏于成龙》,董炳义、危佳庆、杜鑫和杨东虎分饰于成龙,陈圣杰饰演康亲王。

京剧尚长荣的徒弟都是谁(五位上海京剧院院长见证下)(2)

20年前,尚长荣排演《廉吏于成龙》,正逢北京人艺著名导演苏民在上海京剧院上课。尚长荣专门请苏民看排练、提建议。尚长荣是北京人艺忠实观众,喜欢《茶馆》,喜欢于是之。14日结业仪式,他给学生上研习班“最后一课”,惟妙惟肖模仿了一句《茶馆》庞太监的台词。

在尚长荣看来,话剧、电影、电视剧,都能滋养舞台表演。他叮嘱学生,观摩李默然主演的《甲午风云》、赵丹主演的《林则徐》,还有《杨乃武与小白菜》,学习如何塑造角色。“《廉吏于成龙》是严肃的正剧中含有轻喜剧元素,于成龙在不同场景有不同身份,不能以一种神态演到底。比如‘泥土情’一场,‘于成龙’放弃净角演员常用的瞪眼,改为含泪说明一箱泥土的来历,这是于成龙的无奈,要感化康亲王,而不是训诫对方。”

京剧尚长荣的徒弟都是谁(五位上海京剧院院长见证下)(3)

“12日汇报演出,大家基本都演到位了,你们会听到很多表扬,但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演员成名不难,成大家不易,成才不难,成就一番事业不易。”尚长荣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廉吏于成龙》上场脚步,不是卖弄,而是剧情需要,《曹操与杨修》也是如此,就怕你没有基本功,需要技术时,没辙了,所以嗓要练、功要练,祝讲究。”

总结七十余年舞台生涯,尚长荣告诉学生们,做人做事赢在布局,输在计较,“不要计较职称与待遇,不要怨天尤人。知耻近乎勇,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京剧艺术是学问,要在这个课题下功夫。把咱们的京剧事业燃烧起来,永远不当观潮者,要当弄潮儿。”

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见证研习班上下午连轴转,中午用一份盒饭匆匆解决,“老师们为人才培养、为事业传承的赤诚之心令我们感动不已。大家紧密沟通,互帮互助,形成极好的学习氛围,感染了京剧院每一位工作人员。”

京剧尚长荣的徒弟都是谁(五位上海京剧院院长见证下)(4)

“对老师最大的尊重就是让老师的艺术活在舞台上。”上海京剧院前院长马博敏推动尚长荣另一部代表作《曹操与杨修》诞生,“有些老师要求学生像他,不像不是他的学生,尚老师说,‘别像我,要活学活用,学得像,那是照葫芦画瓢’,这种教学要求多么科学,做尚老师的学生很幸福,要学的是劲头、力量、法则。”

京剧尚长荣的徒弟都是谁(五位上海京剧院院长见证下)(5)

“学尚老师的表演艺术、还要学他的艺德、格局、勤奋。”20年前创作《廉吏于成龙》,上海京剧院前院长孙重亮记忆犹新,62岁的尚长荣3次赶赴天津讨论剧本,经常深更半夜打电话商讨剧本与音乐细节,“尚老师到吕梁地区于成龙的家乡采风,脱鞋上炕和于成龙后人聊天,很多时候就像舞台上的‘普通’老头于成龙。大热天,他从上海到绍兴去找导演,车上空调坏了,开着窗户去;每次排练,他说跪下就跪下,从无二话。”

《廉吏于成龙》汇报演出的舞台节奏、整体效果、对观众感染力之强烈,出乎上海京剧院前院长黎中城预想,“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该剧重演是给期待它的观众一份非常好的大礼。”

京剧尚长荣的徒弟都是谁(五位上海京剧院院长见证下)(6)

“尚老师提出激活传统,学传统,学的是活的传统,可以去塑造人物的传统,而不是僵化,或者把活的传统学僵化了。”上海京剧院前院长单跃进提醒学生,“正确理解传统,激活传统,这是京剧界很多前辈在不同角度追求的境界。”

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研习班)由尚长荣、李春城、王立军担任主教老师,由舒桐、杨东虎担任助教。王立军笑言,“老师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恨不得把一身的好玩意都教给学生。”李春城勉励大家,“吃透角色之后化成行动,放到戏里。”

京剧尚长荣的徒弟都是谁(五位上海京剧院院长见证下)(7)

从《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到《廉吏于成龙》,评论家胡晓军认为,传承尚长荣的艺术,还要学习他选剧本的理念,“好的作品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兼顾对现实的观照和对未来的展望,从这点来说,古代题材和现实题材甚至科幻题材没有什么不同。”评论家毛时安说,要像尚长荣一样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有自己对艺术、对角色超乎世俗的理解,“修养是演员走长路、走下去的根本性支撑。研习班,是一个起点,仅仅是一个起点。”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诸葛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