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小说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黄易的小说,并不追求公义,他的主角并不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主人公们追求的是“藉武道以窥天道”,救的只是自己。
黄易和他的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文|新京报记者韩雪枫 编辑|苏晓明
校对|郭利琴
本文全文共3862字,阅读全文约需7.5分钟
►4月6日,香港武侠小说宗师黄易因中风逝世,享年65岁。
消息传到内地,无数人通过各种方式对黄易进行了追忆和凭吊。知名网络作家“我吃西红柿”在微博上写道:“因为大唐双龙,才知道武侠还能破碎虚空。黄易,是玄幻小说的启蒙者、开辟者……如今已破碎虚空。一代宗师,一路走好!”
“说黄易是网络类型小说的鼻祖,一点也不为过。”阅文集团CEO吴文辉说。吴文辉是起点中文网创始人,中国网络文学市场的奠基人。《甄嬛传》《琅琊榜》《盗墓笔记》《斗破苍穹》等著名小说都诞生在阅文集团平台。
吴文辉认为,黄易的不少小说是网络类型小说的基石和起点。今天的网络大神们,许多人是模仿黄易起步,开始拿起笔写作的。
比如《寻秦记》,21世纪特种兵项少龙穿越时空回到战国时代,周旋于大国之间,与各路英豪谈笑风生。活脱脱就是一部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历史穿越小说。
但当黄易到内地接受采访,有记者以“鼻祖”称呼他时,他的回答是,“奉我为鼻祖,我不敢当。”
黄易认为,穿越、玄幻等文学类型的出现并不是因为他,而是时代必然。他在作品《封神记》的开头,引用了心理学宗师荣格的一句话,“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属于我们的神话”。
黄易在各个场合反复说,小说的创作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一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的小说。“我们创作的东西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我觉得,作为这个时代的作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武侠。”
他曾披露自己第一部小说《破碎虚空》的创作经历。当时他接触到黑洞理论,黑洞里面是什么呢?当时他了解到空间是可以被扭曲的,于是把关于空间的思考融入武侠小说,写出了《破碎虚空》。
《破碎虚空》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破碎虚空’这句话,你在一百年前跟别人说,很难真正被理解。在现在这个时代,我很容易解释给你听。虚空其实可以不是虚空,它是一种很奇异的东西,当恒星永无休止地塌缩下去,就会出现黑洞,虚空其实是可以破开的。”黄易说。
“我们有新的视野时,写出来的东西不可能和以前一样。所以我不觉得我是开创的鼻祖,穿越本来就存在,这只是我们对时间的一种反思方式,时间是直线的,我们永远只能在其中一点上,穿越就是打破这条规律。这是很荒谬的,无法被理性容纳,但是最过瘾的。”黄易说。
“不信金庸之后无武侠”
黄易渐入中年时才真正以写作为生。在没写书之前,他叫黄祖强。
1952年,黄祖强出生在新界一个底层家庭,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父亲是船员,外公是大厦保安。他从小成绩不好,小学不收他,就在祠堂读书,成绩还是最后一名。
到上了中学,他是有名的差生,换了四所学校,其间更被勒令退学,那时他整天沉迷武侠小说。但最终他却考上了香港中文大学的艺术系,学习中国传统绘画。
成名后,他大学时的一些轶事时有传出。比如考社会心理学,他平时没上课,考前去图书馆记下名词解释,结果考出了全校最高分。
他沉迷于中国传统文化,学会了吹洞箫、弹古琴,研究《易经》、《河图洛书》,八卦,术数。
他原以为自己以后要当个画家,但一天,他看了老师画的画之后,突然觉悟,“我其实没有才华,永远不可能成为老师那样的艺术家。”
毕业后他当过英语老师,后来又去了香港艺术馆,十年间一路干到了副馆长。黄易后来回忆,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可以说是优差,不大忙,有时间,待遇其实不错。”
那是八十年代中后期,武侠小说已经没落了。“从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一路到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从他们身上都可以清晰看到武侠小说的传承,而到了金庸可说是一个顶峰,由这个时间开始,武侠小说就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低谷。”
金庸1972年写完《鹿鼎记》后封笔,他是武侠小说的一个高峰,让无数作者绝望。当时有人下了断言,“金庸之后无武侠”。而有所突破的古龙,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也不再创作,更于1985年早逝。
“那时武侠小说好像真是被人判了死刑一样,但唯独有一个人不相信,那就是我。”黄易回忆说,自己给《武侠世界》杂志投过稿,“稿费收入还不够谋生,都不够我们吃一餐饭。还不可以吃贵的,要吃最便宜的。”
黄易的最后一条微博停留在2013年。
“我要用你这本书去挑战倪匡”
但黄易心中的武侠梦从来没有断。他把自己的作品拿给《武侠世界》杂志,希望能出版,但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有市场,不肯出版。
后来他找到香港博益出版社,但是老板说新武侠小说完全没市场。出版社老板没看他写的武侠小说,让他写本科幻试试。那时,科幻是香港出版市场的热门,倪匡写的卫斯理系列风靡一时。
黄易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写了第一本科幻小说《月魔》交给出版社。“我要用你这本书去挑战倪匡”,黄易记得当时出版社老板对他说的话。
随后黄易出版了几本科幻小说,卖得不错。他于是辞去香港艺术馆的工作,隐居离岛大屿山专心写作。
靠出版科幻小说替出版社挣到钱后,黄易找到老板,希望出版武侠小说。因为老板不愿意失去他,所以就出版了《破碎虚空》等两部小说。
虽然这两本书卖得相当好。但当黄易真正要写篇幅很长的武侠小说时,出版社仍然不肯冒风险。
进入九十年代,黄易干脆开了家出版社“黄易出版社”,由太太打理。
随后,黄易的武侠小说一本接一本出版,市场越来越好。他也扛起了武侠的大旗,成为了一代宗师。
“我写小说不理会读者”
有人写小说是为了满足读者,有人写小说是为了满足自己。
黄易是后者。
黄易最让人争议的地方,就是他的许多书中有大量露骨的情色描写。对于东方文化来说,情色带有某种原罪,这让他招致了不少批评。但黄易后来发现,尽管批评不少,“不过从销售量来说,我没发现因为这个有人不去买我的书。”
他写小说主要为了自己“觉得爽”。黄易的外公是大厦保安,同时也是一名武侠迷。他从小与外公一起长大,也看到了许多武侠小说。“我从小就喜欢看武侠小说,看的时候就很喜欢描写男欢女爱的情节,每个青少年都感兴趣。”但少年黄易发现,武侠小说很少会写到情色内容,就算有也是浅尝辄止。
直到黄易自己开始武侠小说的创作。他想,为什么不能把界限推进一些。“越界对我来说是一种刺激,也给我一种创作的动力。那个时候就没有想过读者的反应。”
黄易。
黄易承认人的欲念,如同许多美国大片充满血腥暴力一样,“越界”是人最原始的欲望。
黄易曾在香港艺术馆工作了十年。他脑海里一直有个很疯狂的想法:能不能将一件很贵重的东西砸在地上,然后打烂了。“理智告诉我,一定不能这样做,但我内心是有这个想法的。”
黄易不喜欢写正人君子。他在《大唐双龙传》中写的是小混混成就了大事业,他觉得自己和主人公颇为共鸣。在谈起金庸小说时,他说最喜欢的人物是韦小宝,因为觉得韦小宝和自己的想法一模一样。
尽管爽了自己,但他有时候又想,应该让读者多一个选择,于是又亲自动手,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修订,删去情色内容。原版和修订版两个版本共存于市场。
不过从《大唐双龙传》之后,情色内容从黄易的小说里消失了。“因为我不想重复自己。”
黄易写书从来只为自己,自己觉得爽的就写,哪天觉得不爽了,也就不写了。
“人类唯一的出路就是超越自己”
许多年来,黄易一直隐居在香港的离岛大屿山,一栋连瓷砖都没有铺的村屋里,写作之余,与狗嬉戏,画画、听音乐、观星象,研究物理、风水、道术、手相、佛学、道家、阴阳五行、勘舆命理和中医。
他有时很传统,例如他坚持用笔写作,认为手写是一种享受。“就好像手与心有了联系,可以将心目所想,所看到的景象通过手、笔尖流露出来。”
但他有时又显得超越时代,他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只不过是人通过眼、耳、鼻、口和神经系统感受到的。“当你有办法控制整个神经系统的时候,就有办法进入另一个世界,看到不同的东西。”
他相信气运,也迷恋科学,追踪最新的物理研究成果。
黄易对世界有着许多令人惊异的认知:“我们坐在这里就是在做太空旅行,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在银河系里转,银河系也在宇宙里运行。我们的太空船就叫地球。地球有生态系统让我们生活其中。所以它是最高级的太空船。我们生活在这么奇异的世界里,什么是开始什么是结尾呢?宇宙有没有尽头呢?它让你想去知道所有的真相。其实现实比任何小说都要荒诞离奇。”
他喜欢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诗句:“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所产生的儿女。他们经由你出生,但不是从你而来,虽然在你身边,却不属于你。”
他是旧时代的弄潮儿,也是新时代的老夫子。
与其他武侠名家相比,黄易的小说有着与众不同的内核。金庸的小说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黄易的小说,并不追求公义,他的主角并不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主人公们追求的是“藉武道以窥天道”,救的只是自己。“人类唯一的出路就是超越自己。”黄易研究过人类自身的进化史:“所谓的现代人只有50万年的历史,现代人的出现却好像突然之间,考古学没有发现与现代人接近的人猿,这被称为MissingLink(失去的一环)。”
他在小说《封神记》里,把武侠和科幻结合起来。“人类灭亡1.2 亿年以后,只剩下一个人,他来回顾人类历史,究竟有没有走错路?怎么会灭亡?人类究竟是什么?这是我对武侠新的诠释。骨子里它是武侠小说,但它的舞台是宇宙。”
(本文综合自南方周末、外滩画报、台湾壹周刊、电脑报等媒体)
剥洋葱话题
▼
你最喜欢黄易的那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