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下西洋,印象最深的是教堂,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开始,到锡耶纳大教堂,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布鲁塞尔黄金大教堂,阿姆斯特丹老教堂等等。这是西洋人灵魂皈依处,很多教堂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仍然庄严肃穆,美轮美奂,是基督文明灿烂辉煌的象征,在信徒的心中永远璀璨夺目!在教堂里,信徒唱赞美诗,做祷告,祈求主的庇护。中世纪大约一千年,欧罗巴人民沐浴在主的阳光下,虔诚的信徒每向教堂捐献一枚金币,灵魂就得到一次提升,随着金币在捐款箱里叮咚一响,就靠近天堂一步,享受着奉献给主的无限荣光。

隐世中珍藏的维也纳 西洋游遐想戴益琛(1)

在教堂里,我想到信主的外公黄再水,光绪年间生于佛昙镇花林村,八岁丧母,十三岁挑起家庭重担。十八岁到印尼爪哇等地,往返南洋二十二次。因贫困把我妈、三姨、五姨送人抚养,带着我堂舅,在南洋各地打工,当伙计,开店当汇头,也信奉基督。因勤俭肯干信用好,积累一定财富,在家乡买很多房子,乡亲困难时总是伸出援手。长期在海外奔波的外公感念家乡的落后状态,深知知识与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认为家乡要发展,必须让村民既有好体魄又有知识。因此,渴望在家乡办学的意愿越来越浓厚。听舅舅说,外公带头请老师办一所私塾学校,请武师到村里子当教练,为的是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与身体素质。除外,外公运用他的影响和见识,热心地为村民维护利益。当时捐税摊派时,没有考虑花林村可耕地极少的情况,外公出面打官司,把繁重的捐税减下去。外公是个良善的人,他始终心怀一颗殷殷赤子报效家乡的滚烫之心。他还发动教友,在镇上盖了一座礼拜堂,虽然简陋,却可以让虔诚的灵魂有了皈依。

隐世中珍藏的维也纳 西洋游遐想戴益琛(2)

土改时,外公购置的绝大部分房子都分给农民,外公属于穷人到南洋发财回来的,政府没有再作追究。留下来的房子,只够大舅舅一家住,外公没有房子,就在房顶上搭一间茅草屋,墙壁上有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等语句。外公淡定平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改革开放后,根据政策,以前被分掉的房子要归还给华侨。外公把子孙们召集在一起,说如果把房子讨回来,村民一时会没地方住,困难会很多。最后外公没有讨回房子,用落实政策的钱,盖了一座闽南风格六壁大瓦房,还特意留一间没完工,意思是留有余地,让子孙奋斗不息。外公黑头发变成白头发,变成没头发,最后又重新长出黑头发,一百岁时坐化而终,妈妈忆起外公时常说善人有好报。在圣彼得大教堂,虽不是基督徒,我也试着把外公的事迹向主做了汇报,了却外公的心愿。

隐世中珍藏的维也纳 西洋游遐想戴益琛(3)

跟到南洋的堂舅黄良寿,在印度尼西亚不断打拼,在外公的影响下,也回家乡捐建花林小学。后来学生多了,校舍不够,推倒旧学校重新扩建。易地再建的新校舍落成时,堂舅带着我妈妈和我,如数家珍般介绍学校前景、奖学奖教情况,让我们一同感受喜悦,并接受了当时虽难以理解,但却终生难忘的现场教育。当年我妈妈的兄弟姐妹都很穷,对舅舅的作为还不太理解。后来,有亲戚到雅加达探望,才知道堂舅只是开一家不大的水暖器材店,收入并不是很丰裕,生活很节俭,收入大部分用于子女教育,支付家乡学校建设。等我长大了,也就慢慢理解堂舅的用心了,我也发动乡亲,在家乡东坂中小学设立励志奖学奖教基金;还邀请担当者行动公益组织,为家乡佛昙镇每一间小学,班班配备一个图书角,每个图书角有约七十本书,为培养下一代尽点力。教廷的钟声,把我从无限遐想中唤回,继续我的西洋之旅。

隐世中珍藏的维也纳 西洋游遐想戴益琛(4)

西洋的第一站是意大利,罗马斗兽场两千年来,经历风雨而波澜不惊,一千八百岁的君士坦丁堡凯旋门,历尽辉煌而淡看人世沉浮。一千六百岁的圣城梵蒂冈,是主的象征,更是灵魂皈依所在。永恒之城罗马一草一木皆有历史,一砖一瓦都有出处。凯撒大帝,安东尼,渥大维,埃及艳后在这里上演恩怨情仇,君士坦丁堡大帝在这里建立横扫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罗马帝国与基督教廷在这里相映生辉,欧罗巴神权与政权的交织错综复杂。

想放松一下,锡耶纳是最好的选择,八百岁的古堡,坐落在错落起伏的三座山丘上,蜿蜒盘绕的街道,依然是熙熙攘攘,贝壳广场放射出的十二条巷道,咖啡依然飘香,沐浴初春阳光的男男女女闲坐于广场,城邦时代的悠闲日子恋恋不愿离去。

隐世中珍藏的维也纳 西洋游遐想戴益琛(5)

旁边的佛罗伦萨,快速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我们游览乌菲兹美术馆、领主广场、老宫,欣赏大卫等雕像,再参观“世界最美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听着达 • 芬奇、拉菲尔、米开朗琪罗等传奇故事,探究诞生了三位教皇、两位法国王后的美第奇家族家族的兴衰史。经历文艺复兴,欧罗巴人从向往天堂,一起以主为中心的生活,转向人文主义,认为人乃万物之本,随着德先生,赛先生的到来,欧罗巴人的个性得到张扬,灵光一发不可收,开始了引领世界的光辉历程

前往威尼斯途中,顺路看看意大利乡村,加尔达湖风光无限,斯卡拉城堡守护着湖边的锡尔苗内小镇,历经七百年风雨,半岛宁静古朴自然,小巷蜿蜒曲折,是欧洲的度假圣地。他乡思故乡,家乡东坂也是半岛,位于佛昙湾,有数万亩湿地公园,是村民耕海牧鱼养殖场,佛昙镇有阳光海浪、金色沙滩、古海底火山,鱼鳞石天坑,古樟树群,千年古兵营,大荟山史前岩画,更有漫天白鹭,还有河豚美食,对虾、海蛎、花蛤三宝。相比锡尔苗内小镇的成熟淡定,悠闲自在。家乡还在经历成长时期的一些困惑,听说有一段时间毒品危害了不少青少年,近期六合彩更是卷走数亿人民币,拆散不少家庭。上帝也允许年轻人犯错误,青春期的佛昙出现一些问题,家乡众神仙也会原谅的。现在,被誉为全国河豚之乡的家乡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只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守住赌毒的底线,不断提升人文素质,培养年轻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终将有一天,浴火重生后的佛昙湾,也是人间天堂、休闲度假圣地,也欢迎欧罗巴的朋友来度假,品河豚美食。

隐世中珍藏的维也纳 西洋游遐想戴益琛(6)

隐世中珍藏的维也纳 西洋游遐想戴益琛(7)

到了威尼斯,乘游艇沿游览大运河直达总督府,天上海鸥鸣叫,房前屋后贡多拉穿梭,游客欢笑声不断。晚霞照耀之下,两岸府邸外表依旧辉煌,回想着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依稀可见昔日的繁华。圣马可教堂默默的坚守,护卫着这座即将沉没于地中海的水城,伴着叹息桥发出轻轻的叹息。

隐世中珍藏的维也纳 西洋游遐想戴益琛(8)

欧罗巴人信主得永生,而家乡则众神仙同享一桌贡品,共佑一方平安。站在圣马可教堂前广场,沐浴着主的阳光,千年时空穿梭。我幻想着有一天,老子、孔子、释迦牟尼、基督耶稣、真主安拉、梵天、天照大神等诸位能在一起品茶喝咖啡,同心协力,共佑世界和平安宁。

走马观花一游西洋,吃洋荤、买洋装、看洋景、接触洋人。欧罗巴一千万平方公里,七亿人口,四十五个国家,十余种文字,过去一直征战不休。幸运的是欧洲大部分土地可以耕种,吃穿不愁。他们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旗帜下,正在走向一体化。中华大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可耕种的土地很少,养活十四亿人口确实不易,幸好合多分少,和多乱少。随着德先生、赛先生的到来,也已开始走向民主富强,迎来民族复兴。愿欧罗巴与大中华,和谐包容,携手向前!

隐世中珍藏的维也纳 西洋游遐想戴益琛(9)

作者简介

戴益琛:佛昙东坂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内科规培基地主任。佛昙文化研究会理事。

隐世中珍藏的维也纳 西洋游遐想戴益琛(10)

图文来源:佛昙文化研究会

责任编辑:杨肃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