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六年,正是黑暗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在寂寥和苦闷中徘徊的鲁迅先生,“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先后于北京、厦门写下十篇忆旧述感、记事怀人的散文,后来结集为《朝花夕拾》先生曾自言:“带露折花,香色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然而这十篇散文的确是现代散文园地中的一束奇葩,她们是那样素洁而淡雅,朴质而清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是其中最明丽芳馨的一朵“带露”的“朝花”,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朝花夕拾五猖会文章的感悟?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朝花夕拾五猖会文章的感悟
一九二六年,正是黑暗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在寂寥和苦闷中徘徊的鲁迅先生,“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先后于北京、厦门写下十篇忆旧述感、记事怀人的散文,后来结集为《朝花夕拾》。先生曾自言:“带露折花,香色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然而这十篇散文的确是现代散文园地中的一束奇葩,她们是那样素洁而淡雅,朴质而清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是其中最明丽芳馨的一朵“带露”的“朝花”。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值得留恋和向往的世界。他怀着浓厚的情趣细细描绘百草园里的一切,那真是儿童的伊甸园!就是在三味书屋,既有对束缚的抗争、对单调生活的厌恶,也有观察人事所体验到的乐趣和新奇!在风格上、情调上,全文把欢快时的畅达、伤感时的凝重、幽默时的轻快有机地统一起 来,融为一个整体。这篇短短的散文就象一幅令 人魂萦梦绕的艺术画卷一样,向人们显示着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让我们顺着文章的线索,再去重现作者童年的生活情景吧!文章的标题表明了全文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在百草园的生活和转到三味书屋后的生活。
全文一开始便扣住题意,介绍了百草园的来历、位置以及现在的归属。语言看似平淡,而且,“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一句里 “似乎”与“确凿”用在一起,好象是前后矛盾。其实不物这两个词的连用怡好精确地表送了作者特殊的的心情:对百草园的深情怀恋。 百草园真的只不过有一些野草, 因此有“确凿”;但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我”不愿相信“乐园”里怎么会只有些“野草”呢?所以又用“似乎”。平淡之中见深意,越是不相信它有这么大的变化,就越足以表明对它的热爱之深。
那么,为什么说百草园那时竞是“我的乐园”呢?
首先,作者以其生花妙笔把百草园的自然风物充分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不必....也不必说....单是....就....这一组相互关联的语句便引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先写静景,“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这里形容词的使用,无不准确、恰当地表现了事物的颜色或形状。再写动景,采用比拟手法,用,“长吟”来形容鸣蝉,用“肥胖”来形容黄蜂,用“轻捷"来形容叫天子,抓住了声音、形态和动作特征加以描写,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观察力和表达力,收到了使人如闻其声、如观其形的效果。
接下去作者又写了“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这个局部的“无限趣味”: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找蜈蚣、拣斑蝥、拔何首乌不顾弄坏泥墙,摘覆盆子不惜勾刺伤人。而这一切只不过“单是”泥墙根一带的内容,因此,可以想象,整个百草园能不到处充满乐趣?它定然是真正的“乐园”!
这一切是多么富有诗意呵!作者成功地从儿童的心理视角着眼,通过音、色、形、味等方面的适度点染,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形象鲜明的图画。在作者笔下,客观景物又与主观抒情性的咏唱交相融汇,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在没有任何拘束的情况下那种欢乐的心情。
况且,百草园不仅有优美的景物,还有惊险迷人的传说。看,那阴险、狡诈的美女蛇,那好色而怯儒的书生,那法术高超、除妖救人的老和尚,那快如闪电、勇猛无比的飞蜈蚣。神奇的故事又给百草园带上了几分神秘色彩,从而使其更加诱人了。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然而下雪了,百草园仍然有许多乐趣:拍雪人,塑雪罗汉,而最有趣的却是捕鸟。作者细致地描述了捕鸟的全过程,准确地使用“扫、支、撒、牵、拉”等一连串的动词,用语不多却交待得清楚真切,把儿童的天真性格表现得淋滴尽致,现场感和动作感很强,因而更加引人入胜。作者回忆在百草园中的生活,以“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为线索,逐步铺写。先是以诗化的语言描绘自然景物,中间用传奇笔法插叙一个民间故事,然后又以戏剧化手段展现捕鸟的场景。多样化的创作手法通过生动而精炼的语言,酣畅淋漓地再现出这个长于斯、乐于斯的儿时乐土。
可是,令人伤感的是“乐园”生活终于结束了,童年的“我”要去读书了。在百草园过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我”,实在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因此便连用了三个“也许是因为....”.句式来猜测。这不仅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幼稚,也表达了“我”对百 草园的无限留恋,为此“我”发出叹息:“Ade,我的蟋蟀们! Ade,....伤感的情绪却包裹在这样欢快的字句之中,试想,在文章内容前后大转换的地方,这岂不是令人叫绝的妙笔吗?
从此,“我”进入三味书屋。文章过渡到第二大部分。
作者仍然先是以平淡的语言介绍了三味书屋的摆设,与百草园相比当然是单调多了。学生必须对那匾和画上的鹿行礼,这实际上暗示了学生们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将是沉闷、乏味的。接着,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我”的先生,即寿镜吾先生。他高而瘦,须发花白,戴着大眼镜,“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肖像描写和性格介绍说明他是个很有学问而且和蔼可亲的人,所以“我对他很恭敬”。但他又是私塾中惯常所见的那种刻板的教书先生:对“我”出于好奇求知面机的问题“很不高兴”且“有怒色”,虽不常用体罚,却一味要求以生读死书。把陈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放在三味书屋这种沉白和禁错般的环境中叙写,使得这一部分内容客观上带有比较强烈的批判色彩。然而鲁迅在刻画先生时,主观上不仅没有强加某私道德批判,相反尽量从儿童的审视角度出发,尽量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去反映。你看,当先生醉心忘我地诵读骈文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来,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样的描述是多么俏皮而又从容,甚至带有戏谑的情调。这的确是鲁迅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笔法。
“满园春色关不住”,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毕竟是压抑不住的。孩子们一有机会就会跑到后花园里去“折腊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用“荆川纸”描绣像。孩子们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天性再次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回顾全文,不难看到,作者写作的重点放在了文章的前半部分。百草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菜园,可是作者用看、听、摸、尝的感觉体验,写成了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儿童乐园。三味书屋单调、乏味的读书生活与浓墨重彩的百草园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而 读书生活中的一 些小插曲又与百草园中的生活情景相映成趣,在三味书屋知识“渐渐加多”以及先生的严格教育也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全文这种相反相成的结构方式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忘不了、抹不掉的记忆。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写百草园,使用清新、明快的语句,状物造境,画意诗情:写三味书屋,带有涩顿、滞重的笔调,写人叙事,一波三折。作者细如毫发地观察事物,从容地把握住事物的特征,用生动贴切的语句描述袋物,家画形象,真正达到了以形象感人、以情动人的目的。本文再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童年生活天地。但美好的往事与创作时的心情有着巨大的反差,所以字里行问流露出复杂的感情。从开头的“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到中间“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直至结尾一句“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寻迹而求,那种伤感情绪还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反过来看,作者并没有让这种伤感冲淡回忆的美好,而是始终洋溢着一种天真的乐趣。回忆如一朵盛开的花,花的芬芳围绕在作者周围,慰藉着作者的心灵,使作者充实着继续向旧世界冲锋陷阵的动力源泉。这样,本文便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学内涵和迷人的艺术魅力。
总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象一朵带露的朝花开放在五彩缤纷的散文园地里。而这朵朝花将永远为人们所嘱目,永不凋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