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现在还多吗(我们来聊聊小儿疝气)(1)

昨天,有个朋友的孩子得了疝气住院了,需要做手术,今天去看了看孩子,特意找儿科主任聊了聊,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

所谓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和疝外科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包括先天性的腹股沟疝和脐疝两种。小儿疝的发生主要因素是先天性因素,腹股沟疝主要是由鞘状突未关闭所致,脐疝是由于脐环不能及时缩小闭合,早产儿、低体重儿因出生时生长发育不完全所致。一岁以上的小儿腹股沟疝不能自愈,脐疝患儿如果年龄在4岁以上或脐环直径为2~3cm,及以上者,应考虑手术。针对小儿腹股沟疝主要的手术方式是疝囊高位结扎,其中腹腔镜手术优势更明显,而脐疝除了切除疝囊外需要进行缝合修补。

小儿脐疝的发生原因是脐环没有闭合。脐环在胚胎期即形成,并随胎儿成长而持续收缩,正常新生儿的脐环直径约为1cm,正常情况下在出生后脐环继续缩小直到最终闭合。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个先天性薄弱处,同时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这就给脐疝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因素,如哭闹、便秘、腹泻、咳嗽等,皆可促使小儿脐疝的发生。

大体表现为:腹股沟区或脐孔出现时有时无或时大时小的包块。包块在站立以及哭吵等使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出现或者变大,而发生早期平卧或停止哭吵后包块多可自行或用手按压后消失。患儿早期除除特征性肿块表现外多无显著不适,家长多因发现患儿腹股沟局部小肿物、阴囊两侧不对称或脐孔处包块而带其就诊。

随着年龄增长,疝囊将不断增大,并可发生嵌顿和绞窄的可能性,甚至引起睾丸或卵巢梗塞、萎缩,故应适时治疗。

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1岁以内的小儿腹股沟疝和脐疝有自愈的可能,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较大或者脱出频繁的可以应用疝气带进行局部压迫,其目的就是避免疝内容物突出。同时小儿应尽量减少哭吵、咳嗽、便秘等使腹内压增高情况的发生。如发现小儿哭闹不止,而疝块不能回缩的情况,则提示可能发生了疝嵌顿,应立即送急诊就诊。

2.手术治疗

通常认为1岁以上的小儿腹股沟疝无法自愈,应进行手术治疗。但年龄并不是绝对因素,也要结合患儿的自身情况,比如患儿不满1周岁,但腹股沟疝很大或是反复出现嵌顿,保守治疗的危险增大,也应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超过一周岁但体质虚弱同时疝不大的情况下也可在年龄稍大时再进行手术以降低麻醉和手术风险。

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小儿/儿童腹股沟疝的最主要方式,手术小,总体而言安全可靠。

小儿疝气现在还多吗(我们来聊聊小儿疝气)(2)

关于预防这方面,宝妈们需要特别注意:小儿疝气是先天发育异常导致,故很难有效预防,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能够降低其发病率。出生后避免其他疾病引起的哭吵、咳嗽、便秘等使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也有助于降低发病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