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我国古代的魏晋时期,相信很多人想到的关键词除了战乱、隐逸之外还有“风流”。在生活作风、务实精神饱受质疑的同时,魏晋时期的文人确实展现出了以风流为主基调的诸多特质。这一时期涌现出的风流人才除了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首的诗人、以王羲之父子为首的众多书法家之外,也有相当数量的才女。

谁不是魏晋三大才女(魏晋三大才女分别都是谁)(1)

纵观魏晋历史,有三位才女最受推崇,她们便是生活在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的蔡文姬、西晋的左棻和东晋的苏蕙。令人惋惜的是,在才华横溢的同时,她们一个流落塞外、一个困守深宫、一个感情分外曲折,都称得上是命途多舛。

我们先来看流落塞外的蔡文姬,她于东汉末年出生在陈留郡圉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一带。正如她在代表作《胡笳十八拍》中自述的那样:“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身为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蔡文姬的人生本该一帆风顺,但汉末动乱直接摧毁了她原本光明的未来。

谁不是魏晋三大才女(魏晋三大才女分别都是谁)(2)

幼年的蔡文姬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后汉书》形容她道:“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初平三年(192),国贼董卓伏诛,蔡邕受到牵连惨死狱中。没有了父亲的庇护,乱世中无依无靠的蔡文姬很快被南下劫掠的匈奴人掳走,成为了左贤王的姬妾。对于这段岁月,《后汉书》只简略记载道:“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对于自己的这段经历,蔡文姬在作品《悲愤诗》中有所描写:“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建安十一年(207),击败袁绍称霸河北的曹操感念昔日与蔡邕的交情,于是以重金将蔡文姬赎回,并安排其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

谁不是魏晋三大才女(魏晋三大才女分别都是谁)(3)

蔡文姬的经历令人同情,而左棻尽管被晋武帝司马炎纳入后宫,似乎衣食无忧,但同样并不幸福。左棻生于齐国临淄,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淄博市一带,她的兄长便是凭借一篇《三都赋》引得天下文人争相传抄,结果导致“洛阳纸贵”的才子左思。左棻的才学并不逊于兄长,史载:“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思。”

听闻左棻才华横溢,附庸风雅的晋武帝司马炎当即下旨将其纳入了后宫。然而,和凭借容貌、出身入宫的其他妃嫔不同,左棻其貌不扬,且体弱多病,对于她在宫中的处境,《晋书》记载道:“姿陋无宠,以才德见礼。体羸多患,常居薄室。”于是,在宫中左棻得不到丝毫宠幸,只能在司马炎心血来潮时奉诏创作一些诗赋。

谁不是魏晋三大才女(魏晋三大才女分别都是谁)(4)

永康元年(300),左棻在幽居深宫二十八年后去世,当时皇后贾南风正在与诸王展开激烈斗争,左棻尽管置身事外,但处境想必也不会太好。蔡文姬流落塞外,但最终得以返回故乡,左棻虽贵为妃嫔,却近三十年无法与亲人相见,也难怪她在《离思赋》中哀叹道:“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

最后说苏蕙,一种说法认为她大约于前秦永兴元年(357)出生在始平郡,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兴平市一带。相传,和左棻不同,苏蕙不但才情过人,样貌也相当出众。建元十年(374),苏蕙嫁给了后来官至秦州刺史的窦滔,二人情投意合,原本生活相当幸福美满。

谁不是魏晋三大才女(魏晋三大才女分别都是谁)(5)

然而,后来窦滔移情别恋,专宠能歌善舞的姬妾赵阳台,苏蕙惨遭冷落。建元十五年(379),窦滔奉命前往襄阳镇守,苏蕙没有与其一同前往,而是留在家中创作了《璇玑图》。这张以锦缎为载体的《璇玑图》上横纵各织有二十九字,总计八百四十一字。玄妙的是,这些文字以“回文诗”为体裁,也就是说其中文字可以按照正、反、斜、退字、迭字等排列方式组成诗句。

北宋文豪苏轼喜爱创作回文诗词,其中比较著名的如“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就充满巧思。但如果论及回文诗作的数量和水平,创作《璇玑图》给无数后世文人启发的苏蕙无疑是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

谁不是魏晋三大才女(魏晋三大才女分别都是谁)(6)

根据历代学者研究,《璇玑图》上区区四百余字竟能组成近八千首诗,更有传言称女皇武则天曾亲自为图作序,并表示:“朕听政之暇,留心《坟典》,散帙之次,偶见斯图。”故事的最终,苏蕙将《璇玑图》送呈窦滔,后者于是幡然悔悟,夫妻破镜重圆。对于这种剧情,北宋诗人黄庭坚颇为不满,他批判道:“怜她苏蕙子,枉嫁窦连波。”一片真心却遭窦滔辜负,苏蕙确实称得上是“枉嫁”。

综上所述,生活在我国魏晋时期的三大才女蔡文姬、左棻和苏蕙确实都有着各自坎坷的命运。在这三个例子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从汉末到魏晋这段历史时期天下局势的动荡,以及封建社会当中女子地位低下导致的一系列既是偶然又是必然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