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一般是刻写在龟壳和动物骨头上的一种古老文字。
现在学术界认为中国最早的文字出现于商代,因为所在兽骨龟甲之上,也被称为契文。在殷商王朝,人们尊敬信奉鬼神,希望能够占卜吉凶、预知后事。
如果所测结果为吉,他们会在兽骨龟甲上涂上红色,如果为凶,则涂抹上黑色。旁边都附有卜辞,而且日后会把应验结果也附于卜辞旁。
所有这些字都是用刀刻的,大的至一寸左右,小的则如豆粒般,一笔一划,非常精细。
甲骨文的发现王懿荣,字正儒,又字廉生,道光年间人士。
他热衷于金石学。
爷爷王兆琛中过科举二甲进士,当过翰林院编修,后来成为山西巡抚。王祖源是他的父亲,曾在兵部主事,后成为四川按察使。
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收藏家,而且对金石颇有研究。
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王懿荣。
后来王懿荣在55岁的时候机缘巧合地发现了甲骨上的文字。
在此之前,王懿荣已经写过很多关于金石的著作,例如写了30多部相关著作,包括《石渠瓦斋藏瓦》《古泉精拓本》《福山金石残稿》《南北朝存石目》和《汉存石目》等。
他还特别喜欢和好友讨论金石文字之事。
公元1899年,即光绪25年。
王懿荣居家养病,仆人从药房抓药回来时有一味名曰“龙骨”的药材吸引了王懿荣的注意,对金石颇有研究的他很快将这骨头与中国文明的原始状态联系起来,认为它是古代文字的象征。
赶忙放出了以2两银子一块的价格回收“龙骨”的消息,前后收集了大概1500块带有文字的骨头。
王懿荣利用自身对金石的渊博知识进行了反复的分析、比较和组合。
他意识到,这些“龙骨”的裂纹是由高温引起的,字则是由刀刻而成。
最后,王懿荣经过仔细研究确认这些刻在甲骨上的字符是我们的祖先在早期创造的文字,至少早于“篆书”“籀文”。
这一发现令他欣喜不已。
据研究,这些甲骨多为河南安阳甲骨,遂命名为“甲骨文”。
一年之后,北京遭到了八国联军的入侵,朝廷任命王懿荣率兵抵抗。临危受命,他只好丢弃了正在研究的甲骨文,仰头长叹:“这一天对我来说就像死了一样。”
当天下午,他又组织民勇士兵打巷战,誓死不降,无奈敌我军事力量悬殊导致失败。但忠心报国的他率夫人与儿媳跳入井中,以死明志,可歌可泣。
甲骨文的传承甲骨文化最出名的地方——商王朝晚期殷墟遗址位于现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侧的小屯村。
王懿荣死后,其收藏的甲骨也随着战乱而散佚全国各地。
他的儿子卖掉了家里的古董来偿还旧债,大部分甲骨都是在1902年赠送给了刘鹗(刘铁云,《老人游记》的作者)。
此外,刘鹗从北京琉璃厂的一个古董商那里买了3000多块甲骨,他的朋友方儒送给他300多块。
他还派儿子到河南购买了一千多块甲骨,收集的甲骨量达5000多块,成为彼时最著名的甲骨收藏家。
1903年11月,刘鹗在在友人罗振玉的协助下,写出了《铁云藏龟》一书,这也是迄今为最早的公开出版的甲骨文资料。
本书的原材料经罗振玉挑选采用了1058块刘鹗所藏甲骨。
其中有12块上下倒置,重复的有3块,还有5块假甲骨。
其中还有40块反面有字的以及4块骨臼处有字的未收录。
不过仍不失为一篇优秀著作。
此后不久,学者孙诒根据《铁云藏龟》的记载,写出了第一部具有研究甲骨现实意义的《契文举例》。
继罗振玉之后,又有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对甲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考证,如胡厚宣、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等人,由此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甲骨学。
号雪堂的罗振玉、号礼堂的王国维、号彦堂的董作宾、号鼎堂的郭沫若,被世人称为“甲骨四堂”,均为甲骨研究大师,其中罗振宇研究甲骨最早,资历最深,在四人中占首位。
据学者胡厚宣统计,1899年第一次发现甲骨文字后,全球陆陆续续出土了154600多幅带有文字的甲骨,包括中国大陆的97600多幅、台湾的30200多幅和香港的89幅。
中国总共收集了127900多件。此外,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和其他地方也收藏了26700多件甲骨。
甲骨文记述的内容甲骨文上的文字内容几乎涵盖了商代所有的社会领域。
考古专家说,这是因为殷商王朝做事总是喜欢“未卜先知”,预测吉凶。
一些专家认为,甲骨上的字母不仅是关于占卜的描述,也有对商王日常生活的记载。无论如何,甲骨文确实给现代人打开了了解商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扇大门。
就阶级构成而言,殷商王朝自下而上的各个阶层是奴隶、平民、奴隶主、贵族和军官。奴隶和平民身份等级靠下,甲骨文记载有包括妾、奚、仆、羌、刍、众等身份。
先王和子女妻偶则属于奴隶主和贵族阶层。
甲骨文记录为母某,比如现在见到的后母戊鼎,子某。殷商时期,侯、伯、马、亚(河南殷墟遗址的亚长墓)、犬、史、臣皆为官员级别与类别的称呼。
商朝有一支由青铜兵器、弓箭、战车组成的强大的军队。
例如,有许多关于商和夏王朝使用马车作战的诗歌与史料。
根据记载,古埃及法老也是被喜索科的马车所击败。师、旅等编制当时已有,和今时今日的军队组织结构相似。
军队是国家实力的体现。
商王朝经常利用强大的军队战斗力对外发动战争并扩大其领土。
当代专家学者认为商王朝迁到今天的豫西后积极扩充领土,使得二里岗的文化区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加强。
根据史书记载,被征服的人民要定期向商王进贡。
甲骨上有许多进贡朝拜的记录,例如,哪些名氏的人进贡了哪些牲畜或名贵物品。
这种情况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甚至于在明清时期,老挝、泰国、尼泊尔、朝鲜依然向我国进贡物品。
殷商军队的强大似乎也依赖于国内的法律体系。
商朝有较为完备的的法律在甲骨文的记录中也得到了印证。记录表明,商朝人如果犯了某些罪,会受到商朝制定的砍脚(刖)、割鼻(劓)、击打(伐)等刑罚。这些记录与历史文献记载互相印证。
甲骨文里的一些内容也反映了商朝奴隶制下以活人殉葬以及祭祀的情景,这一点得到了考古发掘的证实。
像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在吴关遗址发掘的墓地里就发现了79幅人骨和16幅马骨。
后来又在乌源村遗址发现在十余座大型墓中的5000余幅人骨。
1976年,在安阳市西北侧又发现了1400多头“牺牲”骨架,位于一座中等墓地旁。
1997年,在位于河南娄底区,一名13岁男子和一只被折磨的狗的遗骸也在长子墓中被发现。
与古埃及相似的商王朝殉葬制度,极大地限制了生产能力,从而阻碍了商朝的经济发展。
作为一个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商代对农作物生产和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十分关注。
因此,甲骨文也有了大量农业生产中的内容,像田地好坏,农作物生产以及天气情况。在农作物记载中,不仅有稻、黍、稷,甚至出现了麦的字样。
现代考古界普遍共识是,西亚的新月沃地是小麦原产地。
大约1万年前由西亚人驯化野生二粒麦逐渐出现了现代小麦。
二粒麦农作物的现实样本并未在中国发现,因此可以断定小麦是舶来品。考古学者在中原地区发现了殷商时期的小麦,同时这也是我们发现的最早的小麦。
这意味着我国“青铜文明”时期就出现了小麦,令人称奇。
殷商属于农业社会。
殷商时期的畜牧业是相当发达的,用于日常生活、军事、祭祀和殉葬等。
甲骨文中有关于大量圈养“六畜”:马、牛、羊、猪、狗、鸡等畜禽的记载,这说明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早已不是游牧民族,而是非常擅长畜牧业。
这与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是吻合的。例如,传说商朝人的祖先驯养牛马,作为运输工具。而且,商代人迷信鬼神,非常重视祭祀,每次祭祀都要用掉大量牲畜。
曾经商汤为了推广教化与笼络民心,就送予葛伯(原夏附属国)大量牲畜用于祭祀。侧面也表明说明商朝的畜牧业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1930年,郭沫若在其著作《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说,商代畜牧业发达水平令人震惊,一次祭祀可以用掉三四百头作为祭品的“六畜”。
现代汉语中的“牺牲”本意来自祭祀。
其中,“牺”就是用整只纯色毛的大型动物,如牛羊等来祭祀;“牲”则是用一群纯色毛的动物整只进行祭祀。
与商朝类似,古埃及祭祀也是用纯色毛的动物。
甲骨文上的文字还表明,在殷商时期,重要的生产活动中出现了捕鱼。
除去捕鱼,甚至还记录了捕捉大型猛兽如野猪、大象、老虎、狐狸和一些野鹿,还有天空的飞禽。
这意味着在殷商时期,有大象位于河南附近。殷商时期有不同的狩猎方式,如野外狩猎、狩猎、诱捕和射击。
其中,商朝时期,自然狩猎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旨在消除猛兽,保护植物免受猛兽的侵害,捕捉到的动物也可以祭祀祖先或者用于军事训练。
商汤曾经留下“网开一面”的美谈,所以在捕捉狩猎过程中,商代人总是围必有缺,给一些动物留下一丝生机,这也算符合现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了吧。
甲骨文的文字特点:一,非常直观,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都像图画般写出来。
象形文字居多,很多能从字形上看出来,表意文字则是主要由字形与图形的组合组成,部首的概念仍然相对较弱,例如“夫”字,人字上面有一横,代表古代男子成人之后戴的笄,是束发工具,用于加冠。
二,写法没有完全定型,有些字写法不同,却表示同一含义;
三,书写形式十分自由,不拘泥于形式。
“宿”字,上面是宝盖表示房屋,下面是一个人躺在一张席上,表示,夜晚睡觉居住的意思,人和席子都竖起来放体现了古人的自由创造力。
贝币与龟甲在殷商时期,商品贸易非常发达,贝、珏这类商品在甲骨文里也有记载。
在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很多贝,这些贝生长在太平洋热带水域。在殷墟等级很高的妇好墓中,曾一次性发掘出6800枚贝币。
商朝初期,与海洋热带岛屿上的居民进行贸易的可能性得到了证实。另一方面,也许我们商王朝的祖先生活在热带地区,收集了大量的贝壳。
随着向中央迁移,与沿海地区的通信逐渐减少,海贝的供应也逐渐减少。此后,蚌制贝、石贝、骨贝等的出现,逐渐代替了本就日益减少的海洋贝类。
后来铜币充当了主流货币,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金属货币。
更重要的是,在商朝初期,其势力范围局限于河南郑州附近,至其鼎盛时期也没有跨过长江。如何从海南岛获得大量的龟甲?
仔细研究发现,殷商早期的甲骨主要是龟的腹甲、背甲。
例如武丁时代埋藏甲骨的窖穴,YH127坑中,一万七千多片甲骨文中,牛骨仅8片,其余全部是龟甲。
其中有一块产于马来半岛的大龟长达44cm、宽35cm,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块卜甲。
但是后来的甲骨窖穴中,龟甲的数量急剧下降,变为以牛骨为主。
对于这种现象,也有考古界人士推测殷代卜甲与卜骨是分处埋放的。
考虑到甲骨组成随着商朝前后期的变化,马来龟是我们商朝的祖先从热带地区带来的,更有说服力。
总之,甲骨文的突然出现、出产于热带海洋的货贝和马来龟在甲骨中所占比例逐年减少等现象,均支持我们的祖先在到达河南前,曾经在热带地区生活过很长的时间。
殷商的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
由于是自创的,从出现到发展出这样成熟的文字需要几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历史。
所以,商以前的华夏文明史一定很长。
据说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人,乃蛮人掌印官回鹘人塔塔统阿遭逮捕,依然守着国家的印信。
成吉思汗很赏识他的忠贞,不仅没有杀他,还任命他掌管蒙古国的文书印信,并命令他教授蒙古人用回鹘字母书写蒙古语。
而此后约四百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二人参照蒙古文字头创制满文。
再如,现代德语文字是马丁路德为了宣传教意,于1521年将圣经翻译成德语,从而创立了语法严谨的现代德语;而俄语文字据说也是两位传教士于300多年前为宣传圣经而创立的。
当然,这些都是拼音文字,而且都是学习、借鉴了别的语言的字母,所以很容易通过改造,创立自己的文字体系。
相比之下,朝鲜文,因为字母是自创的,耗时就相对较长。据说,朝鲜文字是“世宗大王”李裪责令郑麟趾、崔恒、朴彭年、申叔舟等,历时30多年,于1443年创立的《训民正音》。
甲骨文的形制美甲骨文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组成部分,是中华道统的文字之一(岩壁图文、陶文、陶符文、陶刻文、骨甲刻文、甲骨文、铭文、金文、木椟竹简大篆文、木椟竹简隶书文、木椟竹简小篆文、石刻文、汉隶书文、魏晋楷书文等)。
甲骨文的写作特点是具有对称稳定的写作格局。
是目前我们中原汉文化中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就结字而言,甲骨文外形并且多以长方形为主间或少数方形,具备了对称美或者一字多形的变化美。
而且甲骨文在结字上还具有了方圆结合,开合辑让的结构形式,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具有文字最初发展阶段的稚拙和生动。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它不仅是研究我国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统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甲骨文书法重要的财富。
它符合汉字的“六书”原则,具备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中文的写作特点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从用笔上看,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刻时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接刻而成。其笔画粗细也多是均匀;
由于起刀和收刀直落直起,故多数线条呈现出中间稍粗两端略细的特征,显得瘦劲坚实,挺拔爽利,并且富有立体感。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这与早期的符合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甲骨文已经系统的记载大事件和卜卦的过程。
这是符号无法完成的,但是甲骨文的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幼稚,象形意义也比较明显,有着一种懵懂幼稚的写作线条,正因为如此,也才使得甲骨文具有另一种返璞归真的创造美感。
“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
甲骨文的未来发展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如今甲骨学已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世界性学科,从事研究的中外学者有500多人,发表的专著、论文达3000多种。它对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