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自君之出矣

(唐)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怎么接(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1)

一轮残月,勾起了张九龄不尽相思之意,那个皎皎秋夜,风中有着叶落的离愁,萧索的风鼓起了他的白色衣袖,月华下仿佛是一只素色的蝶,在秋日的凄凉中气数已尽,挣扎得悲哀。清辉如洗,却是寂寞的毒,入了眼便连心口都凉透,他仰起头,这晚的月色是那么清亮,如同他记忆中的那夜,终其一生,都再难忘记。

他又吟起了那首乐府旧题《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原来这诗竟是这样的意思,自从他走后,日日相思日日泪,再无心去对镜簪花,打扮梳妆,纵是形容枯槁又有什么关系,好花无人来嗅,好景无人同赏,只剩那相思如水,长流无极,夜夜呜咽,令人肝肠断绝,感伤悲泣。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怎么接(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2)

这样的诗读在嘴里,一字一字都是酸涩,如同青梅在黄连水中沉浸经年,唯余一个形,内里早是绵软的一团,沾一点便连心都是苦的,原来相思是这样难耐的感觉。他忆起初见她时,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夜里,清冷的月光下姗姗而来的窈窕女子,却有着无比温雅清润的神情,让他想起秋日里冷冽的溪水,干净得如同水晶。她浅浅地笑着,如同昆明池中所有的白荷一起绽放,漫天漫地。她素衣楚楚的身影仿佛一道光华落在尘世之中,纯净而完美,把天际圆月都比下了几分。

可是月华依旧,人已杳然,他又吟起那首诗: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那是月圆人不圆的悲哀,你走之时,正是月满如盘,如今却剩得一抹银色,挂在天边,清辉不在,残形如丝弦弯成,曲曲折折都是离人伤音。我亦是旧容不在,伴着那天际满月,一日一日地枯淡下去,终至形容憔悴,不可再看,只因思念使然。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怎么接(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3)

我只道张九龄是雅正冲淡的男子,不喜浮华雕饰,心怀天下,下笔亦是才略豪情非凡,史上留下的是赫赫良相之名,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辅助玄宗造就“开元之治”的神话。

一个男子,若能在政事上取得这样的成就,已为千万人所羡了,可他在万丈的光芒之后,竟也有这样不为人知的伤。命运果然是公平的,哪里可求得两全之法,不负苍生不负卿。

那女子或是邻家的青梅竹马,折花藤架下,一眼之间便是情衷,又或是游学偶遇,俏生生待于水边: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她便是这样走入他年少的梦中,从此再不能忘。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怎么接(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4)

张九龄是素朴而含蓄的,他不会写“遗恨几时休,心抵秋莲苦""弦语忆相逢,知有相逢否”那样哀艳的句子,他只是说: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那女子定是如月般吧,玲珑清明,丁丁零零织成月光下的诗篇,是梨花月色,是凤箫鹤梦,是月中生出的精魂,在每一个静穆的夜里,踏夜风轻云人梦来,绚丽了他的每一梦境。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怎么接(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