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萨格勒布战的挑战赛女单资格赛国乒小将覃予萱被韩国年轻选手李希恩给淘汰。很多国乒球迷认为这是年轻小将太年轻了导致的,那为什么这些参赛的年轻小将能淘汰欧洲选手与台北队选手,面对日韩强队的时候,就出现经验不足的呢?

真的是因为比赛经验导致的吗?这只是不懂球的的球迷的一种借口而已。在他们看来日韩培养年轻小将是拔苗助长,那国乒培养年轻小将就不是拔苗助长了吗?这完全是双标的言论,经不起任何的推敲。

平野美宇与覃予萱比赛(覃予萱被韩国选手击败)(1)

覃予萱作为国乒重点培养的年轻小将,被称作是丁宁的接班人。不管是国乒教练组还是球迷,都对这个年轻选手充满着希望。可是最近参加一系列挑战赛的球迷发现,覃予萱这个选手最好的成绩都是获得单打亚军。

这次挑战赛率先遭遇韩国选手,覃予萱在运气上稍差了一些。毕竟其他队友碰到的都是欧洲选手,或者香港队以及台北队的选手,整体实力跟日韩选手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但是比较起韩国小将金娜英来说,覃予萱的运气就不是很差了。

同样是16岁的年龄,韩国队的金娜英淘汰了日乒名将佐藤瞳,后者可是获得了参加日乒亚运会的参赛资格,算得上是日乒的主力选手。而且金娜英比佐藤瞳还要小9岁呢,不管是比赛经验还是年龄都处于绝对的劣势。

要是覃予萱面对佐藤瞳被淘汰了,球迷还是会以年龄小作为输球的理由。但是金娜英就战胜了这个比自己大这么多的选手,让球迷那种年龄小的输球论变得毫无意义。竞技体育赛场比的不是年龄,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实力。

平野美宇与覃予萱比赛(覃予萱被韩国选手击败)(2)

特别是金娜英在这次挑战赛上的表现,让很多懂球的球迷感觉到很紧张,都在提醒国乒要注意这个年轻的国乒小将。金娜英之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她的偶像是王曼昱。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两个人个子都比较高,金娜英在模仿王曼昱的男性化打法。

跟佐藤瞳的那场比赛,金娜英虽然年龄小,但是却压着对手打,丝毫不怯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金娜英的进攻性打法,侵略性极强。虽然年龄小但是在力量上不吃亏呀,长得个子高的选手在力量上是有一定优势的。

平野美宇与覃予萱比赛(覃予萱被韩国选手击败)(3)

覃予萱个子比较矮,去年对战刘诗雯直接被横扫,一局比赛都没有拿下。同样是近台快攻的打法,刘诗雯单板球质量更高。之前张本美和之所以3:0击败覃予萱,始终是占据进攻上的上风,覃予萱一直被对手压着进攻想要取胜太难了。

张本美和年龄比覃予萱还要小两三岁,在力量上不可能占绝对的上风。主要原因还是张本美和的进攻意识以及战术的变化占据了上风,覃予萱并不是那种有单板球杀招的选手,所以关键时刻面对比分被动想要逆转欠缺技术支持。

平野美宇与覃予萱比赛(覃予萱被韩国选手击败)(4)

覃予萱这些十五六岁的年轻选手,你曾经的孙颖莎/王曼昱相比,最大的区别之处就在于她们在打法上以快速衔接为主,没有孙王二人火爆的正反手技术。孙颖莎的正手进攻可是杀手锏,王曼昱的反手拧拉在女乒无出其右。

覃予萱这些选手都是反手好于正手的,但是她们那种反手还是以相持为主,在接发球环节并不具备优势。难道她们看不到王曼昱接发球环节的技术优势吗?普通球迷都清楚,这些专业球员更清楚。但这不是随便一个选手就能够练的,而且练不好还容易出现大面积的伤病。

平野美宇与覃予萱比赛(覃予萱被韩国选手击败)(5)

选手都想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所以大部分的选手打法都是四平八稳。球迷之所以感觉孙颖莎之后的零零后选手实力没有孙颖莎、王曼昱那么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些选手的打法没有特点。不少球迷认为国乒选手基本功好,可是光练基本功是不具备任何竞争优势的。

孙颖莎、王曼昱十几岁就在国际乒坛崛起,就是因为她们的打法更具侵略性。孙颖莎、王曼昱现在的打法依然比覃予萱这些后备技术要先进,至少领先了十年时间。而日韩的年轻选手都在向王曼昱、孙颖莎这种打法学习,讲究进攻的侵略性,而不是那种四平八稳的打法。

平野美宇与覃予萱比赛(覃予萱被韩国选手击败)(6)

这次挑战赛国乒选手接下来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日韩选手挑战,别看在资格赛对战的大部分都是欧洲选手。真正到了正赛当中这些年轻小将想要找欧洲选手交手都很困难,目前国乒的主要对手还是以日韩选手为主。

所以前几天看到这些国乒小将击败欧洲、印度选手夺冠,让不少球迷感觉到国乒后继有人。但是这次萨格勒布站的挑战赛,才是检验这些国乒小将最好的平台。同样是16岁的年龄,金娜英接下来如果打进正赛,是不是说明韩乒小将比国乒的年轻小将优秀呢?

所以球迷还是对国乒的年轻选手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要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真正的挑战还远未到来。谁能复制孙颖莎17岁获得国际比赛单打冠军的成绩,这次挑战赛就会给出最终答案。不知道广大的球迷朋友们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关注二郎神侃球,带给你最纯粹的乒乓球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