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近日正式揭晓,陕西西安江村大墓成功入选。

自元代儒士骆天骧在其《类编长安志》一书中记载汉文帝霸陵位于西安“白鹿原北凤凰嘴下”以后,明清两朝屡有祭祀,因为汉文帝居明君之列,开创了西汉的“文景之治”。凤凰嘴下,多有明人和清人所立之碑,这样,即使今人也普遍认为霸陵在此,且如是观点频入方志和游记之中。

霸陵是否在凤凰嘴一带,霸陵究竟在哪里?2021年宣布的最终考古结果推翻了这一结论。而这项考古工作,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有几代考古专家为之工作。首先通过对凤凰嘴进行反复勘探,判定这里并无霸陵。2017年至2021年,又勘探了江村大墓的石围界、外陵园之垣、陶窑、墓茔建筑遗址,充分证明江村大墓为汉文帝霸陵。

霸陵的确认,不仅纠正了文献资料中的错误,而且也使西汉帝陵形制的演变链条完整起来。霸陵也显示了它在奠定中国古代帝陵制度上的意义。霸陵所具的丰富内涵,折射了西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初步确立及治国思想的确定。

每一项考古成果的出炉,都是一次历史认识的更新。经偶然到必然,中间是很多考古人的学识与坚持。陕西作家朱鸿此文,披露了发现过程中的更多细节。

霸陵在什么位置(霸陵在哪里)(1)

2021年12月,江村大墓发掘现场 摄影:新华社 文

凤凰嘴:一错就是数百年

骆天骧的日子多在变乱之中流逝,虽然他是长安的故家旧族,可惜金逐宋,元代金,这里终于久陷支离。

不过骆氏对长安难绝依依之情,天下形胜,史迹联属,遂无不登临。他成书一部,自有价值。

在忽必烈统治之季,骆氏曾经任京兆路儒学教授。随之赋闲,大约1300年以后卒。

关于汉文帝霸陵,他说:

文帝霸陵在京兆通化门东四十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

为了证明霸陵确乎在此,他还有事实披露,其称:

至元辛卯秋,霸水冲开霸陵外羡门,吹出石板五百余片。

羡门者,墓门也。至元辛卯,指1291年,骆氏仍在世。河决墓门,应该是他亲见过的,起码有所耳闻吧!

霸陵在白鹿原凤凰嘴的观点,影响700余年。凡方志游记,只要涉及霸陵,一般都会沿用骆氏之言。

毕沅是清乾隆时的陕西巡抚,学问博洽,著作甚蕃。其履职之余,孜孜于文化建设。他主持修缮了西安碑林、华岳庙和司马迁祠,还为关中的帝陵立碑。在白鹿原半坡,凤凰嘴下,就有他为汉文帝霸陵所树之碑。

霸陵在什么位置(霸陵在哪里)(2)

凤凰嘴下原有的碑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图

我也以骆氏之书为文献,循之,做过田野调查,并于2013年作文曰:

霸陵葬汉文帝,在白鹿原北崖一隅,发现极难。我三十二岁那年,走关中诸朝皇帝陵,曾经一一登临汉陵之巅,唯霸陵未见,是因为寻找不到它。

心有不甘,遂在2010年再觅。注意到专家的意见,霸陵在白鹿原北崖的凤凰嘴,向南距其母薄太后陵大约4500米,向东南距其妻窦皇后陵大约1900米。薄太后陵与窦皇后陵皆堆土为丘,拔地而起,十分易得,白鹿原北崖的凤凰嘴也非常明确,然而还是看不出汉文帝霸陵。也知道它在今之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毛窑院村南侧,可惜随路标而至,白鹿原北崖扑面而来,草木以一样的颜色蔓延覆盖,仍看不出何为汉文帝霸陵。霸陵难觅,是由于它凿白鹿原之峭壁为寝宫,沟壑纵横,岭起岭伏,没有冢之异形。

忽然看到在一个豁口的坪坝上,立有汉文帝霸陵之碑。我遂局限了范围,接着用目光一梁一梁地仔细搜索,终于锁定了霸陵。比较周边之岭,霸陵崭然厚重且壮阔。汉文帝逝世之前下诏曰:“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意思是,白鹿原北崖本是什么样子,就保持什么样子,不要动。其非人类所筑,遂很是隐蔽,不过切切甄别,霸陵仍显出它的异形。虽然极难,不过还是寻找到了。

环顾四野,方圆数里,除我之外,这里没有任何宾主。只闻一家企业的守门狗昏庸地叫一声,歇一声,真是一种应该诅咒的陋习。汉文帝霸陵在秋日的黄昏里,弱光残照,荒凉寂寞。晚风渐起,白鹿原有水落石出一般的宁静。

凤凰嘴这个地方,只能在白鹿原上看到。它伸出一角,又凸又尖,若鸟之喙,是有一点神奇的。不过至白鹿原下,即使立足于毕沅树碑之处,也看不到它的异形,因为东十里,西十里,尽是苍茫的谷坎陇峁。

对霸陵的位置,骆氏语焉而凿凿,不过凤凰嘴是否有霸陵,实际上需要考古予以证实。201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此进行了缜密勘探。半年之久,无所发现。

霸陵在什么位置(霸陵在哪里)(3)

凤凰嘴勘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图

这里没有任何墓茔的痕迹,当然也没有汉冢的痕迹,甚至白鹿原的半坡悉为自然状态,其黄壤,其草木,皆是自然生成,自然演化,略无人类的干预。这里只有明人立的碑,清人立的碑。毕沅所树之碑,尤为壮大。

结论是:谬矣!骆天骧之言。汉文帝霸陵根本不在凤凰嘴。

神秘的江村大墓

显然,我的文章有纰漏,毕沅所树霸陵之碑也有选址的错误。幸运的是,我尚有机会获得真相,以修正吾失。当然,凤凰嘴下的那些标石,几百年了,已经属于文化,似乎也可以作为一种纪念,使其保留下去。唯想到官方尝在此焚香叩首,举行祭祀活动,为之尴尬。

霸陵到底在哪里?这只能通过科学地调查和发掘,从而掌握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物质资料,以做出判断。

盗墓总是偷偷摸摸的,然而破坏性和震撼性俱大。尽管皆在暗中交易,不过破案也是经常的,这也必将引起考古专家的警惕。

卷宗显示,有章氏居于浐河东岸,一再盗墓。2001年,他家装修房子,觉得三个师傅可以一用。在清扫了垃圾以后,章氏立即付账,接着,拿出一把洛阳铲说:“用洛阳铲干活,赚得更多。”重利所诱,他们便在深夜上了白鹿原。荒野沉寂,星光微弱。章氏仰头张望,低头打量,遂用白灰画了一个圈,说:“挖!”孔成,便放炸药。爆炸以后,入洞,见一排木桩,就用电锯切之为口。强忍腐臭,敛身近之,掠得黑色陶俑一批。章氏渐渐脱售,自以为得意。

霸陵在什么位置(霸陵在哪里)(4)

盗墓者惯用的工具:探杆、套筒、洛阳铲

2002年,有六件黑色陶俑竟出现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的名录上。中国外交官迅速介入,美国人才撤回了拍卖。至2003年6月17日,这些黑色陶俑回归中国。章氏犯罪,锒铛入狱。

新的卷宗显示,章氏在2009年获释。一向无业,又想发财,不禁蠢蠢欲动。2015年冬日,应西安沈氏之约,来了三位甘肃客,目的是在白鹿原上干活。沈氏认识章氏,稍加怂恿,章氏便也加入进来。仍是深夜,章氏携三位甘肃客上了白鹿原。他在萧疏的麦田里转了转,便拖着右脚画了一条线,说:“货在这里!”隔了一晚再来挖,又隔了一晚用了炸药,又隔了一晚才入洞,遂得各类陶俑二百余件,并有陶鸭和陶鸡若干。

2017年,这一伙悉数被抓,不仅追缴了白鹿原上的文物,还追缴了别处的文物。

国家文物局及省市考古研究部门始终重视对霸陵的保护,这不仅因为霸陵是一座重要的西汉帝陵,还因为汉文帝在历史上是一位安民惠民之君。大约从1966年起,几代考古专家有序地对霸陵做了调查和发掘,从而为确定霸陵的位置,接力工作,各具贡献。他们是:王学理、吴镇烽、刘庆柱、李毓芳、岳起、刘卫鹏、程林泉、张翔宇、焦南峰和马永嬴。

当2002年中国驻美大使馆秘书注意到拍卖名录上有黑色陶俑的时候,焦南峰正在调查和发掘咸阳原上的西汉帝陵。突然传来一个任务,打断了他的工作:立即甄别拍卖名录上的六件黑色陶俑。

虽然美国人是通过非法途径买得黑色陶俑的,不过毕竟付了钱。让他们撤回拍卖,继而还给中国,是需要论证的。美国人若相信,事成,若不相信,事不成。

焦南峰久攻西汉帝陵,经验颇为丰富。他从黑色陶俑的制作工艺、年代、等级各个角度,论证这是西汉帝陵陪葬品。美国人看了鉴定报告,不得不服,黑色陶俑遂返中国。

出于职业的敏感,焦南峰登临白鹿原,观察了不轨之徒留下的盗洞。其大约在汉文帝窦皇后陵西南大约800米一带,他想,黑色陶俑,这样高水平的陪葬品,谁能享用呢?是否是汉文帝的呢?

从2006年开始,程林泉和张翔宇主持了大约四年的调查,并在盗洞周边做了抢救性发掘。这次考古的成果是发现了一座大墓,其平面呈亞型,且有四条墓道。谁葬于斯呢?难道汉文帝霸陵在这里?

以黑色陶俑为陪葬品的大墓,在江村的地界,谓之江村大墓。

可以认为,程林泉和张翔宇所做的工作,为确定霸陵的位置提供了关键性和决定性的线索。

霸陵不垒封土,然而未必只用瓦器

2011年,焦南峰结束了咸阳原上的考古,遂由他主持,启动了对霸陵的全域调查和发掘。此范围包含北至凤凰嘴,南到薄太后陵,当然也囊括了江村大墓及基本上平行于它的窦皇后陵。

当此之际,他们用排除的方法,彻底解决了霸陵的凤凰嘴问题。其对凤凰嘴一再勘探,甚至动用了雷达以精测。一旦断定凤凰嘴没有霸陵,他们便能聚精会神地工作,以证实江村大墓为霸陵。

霸陵在什么位置(霸陵在哪里)(5)

2020年11月15日立江村大墓碑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图

到2013年,江村大墓的范围、布局和形制已经趋于清楚,薄太后陵的体相也在把握之中。

马永嬴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2014年任汉陵考古队队长,继焦南峰以后,主持江村大墓的考古。

霸陵在什么位置(霸陵在哪里)(6)

航拍白鹿原江村大墓考古现场

汉高祖长陵在咸阳北坂,汉惠帝安陵也在咸阳北坂。父兄之陵皆在咸阳北坂,汉文帝之陵也当在这一带,如此,才合乎情理。不过汉文帝规避了咸阳北坂,他要葬渭河南岸,白鹿原上,为什么?

马永嬴研究过这个问题,他认为,汉文帝入土白鹿原,有为其母薄氏考虑之意。汉文帝若葬咸阳北坂,其母当随汉高祖,身份就是薄姬。若葬白鹿原,其母随子,身份就是薄太后。马永嬴还认为,霸陵在白鹿原,从而设陵邑,移民,也有助扼守函谷关和武关的交通,长安城东南便形成了军事屏障。马永嬴还认为,刘邦独爱刘如意,刘恒受到冷落,遂也愿离刘邦的墓茔远一点。

马永嬴主持的考古,其进展表现在发现了江村大墓的石围界、外陵园之垣、陶窑及一些墓茔建筑的遗址。这一度的考古,还发掘了江村大墓的八座外藏坑,薄太后陵的外藏坑及栗家村汉墓,出土文物甚多,包括金、银、铜、铁、陶,共计三千余件。陶俑当然也有出土,共计一千余件。

霸陵在什么位置(霸陵在哪里)(7)

江村大墓出土的陶马 摄影:新华社 文

霸陵在什么位置(霸陵在哪里)(8)

江村大墓和薄太后陵出土的部分文物 摄影:新华社 文

数辈考古专家的努力,终于在马永嬴主持考古的阶段得出了结论。他有光荣,也很幸运。2021年12月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郑重公布:白鹿原江村大墓确认为汉文帝霸陵。

霸陵与凤凰嘴皆在白鹿原,不过彼此相距足有两公里。在方位上,霸陵靠南,凤凰嘴靠北。

西汉帝陵的基本结构是同茔异穴或异穴合葬。汉文帝之父汉高祖长陵与吕皇后陵相距大约280米,如此结构。汉文帝之子汉景帝阳陵与王皇后陵相距大约450米,如此结构。汉文帝霸陵与窦皇后陵相距大约800米,亦如此结构。

汉文帝霸陵有墙环绕,窦皇后陵也有墙环绕,为各自独立的内陵园。汉文帝霸陵之墙外与窦皇后陵之墙外,又有垣环绕,为彼此共在的外陵园。这种结构,是典型的同茔异穴或异穴合葬。外陵园东西长大约1200米,南北宽大约863米,其垣为夯土。

霸陵有外藏坑一百一十五座,以有限发掘,出土了一些官印。这显示此乃署府,它们是对未央宫及其军政设施的模仿。官印有中司空印、仓印、中司空丞、府印、车府、器府,皆属明器。

2019年11月20日早晨,我邀请蒋子龙、李建军和于晓威等四位作家至白鹿原,一观霸陵的外藏坑。目光俯视几十米,见陶俑磊磊,无不伏卧、仰卧或侧卧。陶俑断颈,断臂,也断足。其色斑驳,有灰,有黑,也有红。

霸陵在什么位置(霸陵在哪里)(9)

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的彩绘陶俑 摄影:新华社 文

马永嬴介绍说:“这是着衣式裸体陶俑,一种高等级陪葬品。陶俑本有木胳膊,木手,也穿丝绸衣或麻布衣。长期的水土腐蚀,就变成裸体陶俑了。”

两年以后,我获悉霸陵外藏坑还有刑徒俑出土,便向他请教何为刑徒俑。

马永嬴说:“象征囚犯服役的,就是刑徒俑。刑徒俑有的以铁为钳,束项;有的以铁为釱,束踝;还有髡,女性剃发。”

他补充说:“西汉帝陵的考古,出土刑徒俑,这是首次。”

朋友孙周勇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他为我引荐了马永嬴。

在公布江村大幕为霸陵的三天以后,我独上白鹿原,想看一看科学刚刚证实的霸陵。雾笼秦岭,寒风拂地,霸陵空空荡荡。

当年考察霸陵的旧文,难免会对汉文帝表示推崇和颂扬:

汉文帝刘恒好道,学习黄帝和老子的思想,以此大智慧治国遂具烹小鲜似的愉快。不追求社稷之丰伟,朝野便充满轻松的呼息。体谅农民之苦,一再卸其负担:

汉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下诏赐当年田租税的一半,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又下诏尽免田租税,从而把过去的十五税一减少到三十税一,并成为汉的定制。他还指示逐渐减少农民的其他赋役。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发生旱灾和蝗灾,他便命令解山泽之禁,允许农民自主开发,以补贴生活。当然还放粮救济百姓,也不让诸侯进贡。

汉文帝颇为宽容,废除了相坐法,罪犯不再连累亲属一并受罚,又废除了诽谤妖言法,以鼓励直谏,接受批评,又废除了肉刑法,防止了惩处的残酷和惨烈。

汉文帝深谙世故,即皇帝位,接受有司建议,立刘启为皇太子,接受薄太后建议,立皇太子母窦氏为皇后。悉对天下之人有表示,其或大赦,或赐爵,或赐鳏寡者、孤独者、穷困者,或八十以上之老者与九岁以下之幼者,每人一定数量的布帛米肉,甚至天下之人可以连酺数日,几近狂欢!感激一批朝臣和列侯所拥戴,按其功勋的大小,奖励了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将军灌婴、朱虚侯刘章、襄平侯纪通、东牟侯刘通,封刘揭为阳信侯。不忘代国的旧臣,有的封了侯,有的擢官至九卿,各得其禄。也不忘汉高祖的老臣,当加封的加封,当拔擢的拔擢。如此世故,也是有文化的表现。

汉文帝谦逊,经常反省自己。初,先是有司建议立太子,他说:“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享,天下人民未有嗛志。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两年以后发生日蚀,便联系自己之不逮,说:“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以灾,以诫不治。”当皇帝十四年,蓦地觉得祠官总是为他祷告,遂惭愧,说:“夫以朕不德,而躬享独美其福,百姓不与焉,是重吾不德。其令祠官致敬,毋有所祈。”匈奴和亲,国有安宁,不过他仍感到自己德薄,甚至崩前还认为自己不德,无以给百姓帮助,不要百姓为他久哀。

对汉文帝的德行,司马迁赞曰:“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班固也赞曰:“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

汉政府以有文帝这样的政策,又以景帝继续执行这样的政策,仅仅三十九年,进入了武帝时代,汉帝国稳定而强大,成为盛世。小时候受到的一种教育,误以为皇帝都是坏的,反动的,都应该打倒。实际上皇帝也有优秀的,进步的,遂想在皇帝的统治之下,也有奇妙!汉文帝就是一个对人民颇为慷慨的领袖,他的人民,应该会感觉到他的存在,亲和,温暖。

当年秦穆公改滋水为灞水,在乎彰其霸功,并筑其宫,谓之霸城,这大约便是霸陵得名的由来。或曰:

灞水绕白鹿原北而过,汉文帝葬于它的半坡,谓之霸陵。

我望着绿意蒙蒙的无边无际的麦田忽然想:霸陵不起坟,尽管如此,不过未必不饰以金,不饰以玉,因为刘恒毕竟是皇帝啊!

胆大了,我之所想。

责编:孙小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