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规划局》这样主要是这样性质的爱情片,太罕见。刚开始以为爱情是副线,后来慢慢觉得在这部电影里面,爱情才是主菜,一切都围绕二人的爱情。

电影时间规划局看后总结(电影影评命运规划局)(1)

《黑衣人》里的MIB部门,这些人显然都是普通人中的精英极品;《少数派报告》中的预防犯罪局也就是警察局的进化形态,必须由精英分子参与运作。本片中的“调整局”也是这种性质的特务机构。你不乖了,在你的命运折线图上出轨了,他们就有活干了。主人公大卫和爱丽丝是准牛叉的狠角色:男为“总统”种子选手,女是未来的全球“舞后”。他俩唯一犯下的蠢事只有一件:邂逅在男公共厕所。于是激情这东西宠幸了型男靓女,那一吻可谓激突而荷尔蒙泛滥,是个明白人都晓得这事没完。可是“调整局”不允许这事儿发展下去,万般阻挠煞费苦心,偏偏这两人都是认死理的主,千方百计意欲就范,结果这将错就错的对峙让牛郎织女折腾了整部电影,最后终于永筑鹊桥郎情妾意得逞,“调整局”完败知耻而退。

大多数人,生理与实际年龄都已达到成年标准,依然被计划着读什么专业,找什么工作,交什么样的朋友,甚至连终身伴侣都要有人挑选审查把关,一切按照最优方案行进,从落地起就朝着规定的路线生活,不敢也懒得去探索其他道路。命运这个词,天然就带着点萧索的悲观味道,而人总是把因为懒惰,因为迟疑,因为害怕改变、抗拒做出选择,而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软弱地妥协与屈服,却又在夜深人静时嗟叹、唏嘘命运的安排。偶尔也会有人,冲破命运设置的层层障碍,珍惜那上天赐予给每个人的自由意志与自我选择,努力抗争,不计得失。即便因此没有“最优”的结局、合适的生活,但又有何妨,为所热爱的抗争过努力过,总好过那折中的人生,在没有大风大浪的前提下,平顺的过着,长长的一生,重复着一天的过着。

电影时间规划局看后总结(电影影评命运规划局)(2)

当《命运规划局》被搬上大银幕时,乔治·诺非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扬长避短,按照菲利普·迪圣所规划的思路,最大程度地保留原著体系,同时又发挥自己擅长的悬念与节奏设计的优势,适当地突破原著,改动情节,进而打造出类似《十二罗汉》或是《谍影重重3》这样的黄金剧本。这样的手法,或许难免落个过于保守的诟病,但却也是最为保险的做法。因为,一部电影并不是一位普通导演自己的作品,而是整个制片方的产物。当然,制片方早已经计划好了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