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是指儿童(主要是3~6岁)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甚至拒食的一种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其病程较长,一般为2个月以上,体重低于正常体重8%以上。多见于城市儿童,可发于任何年龄,以1 ~ 6 岁为多见,个别可延及学龄期。

令家长非常头大的事例(令家长非常头大的事)(1)

厌食的初期症状表现为孩子不愿意吃饭,挑食,家长觉得可能是孩子吃多了,积食了,或者是孩子不爱吃这个有些挑食,但是家长还是需要仔细观察,辨别孩子到底是积食呢,还是厌食呢,还是只是简单的挑食呢?

三者之间有哪些区别呢?

【厌食】

时间比较长,至少在1个月以上甚至更久一些;

长期厌食,会影响到身体的发育,很瘦不长肉或者身高发育都会受到影响;

【积食】

可能是3、5天,甚至有些孩子昨天还能吃,今天不能吃了;

因为是个偶发事件,因此症状会非常明显(比如舌质红、舌苔厚、大便臭、口臭)而且有前几天吃的比较多、比较杂、比较猛这样一个历史。

厌食和挑食要分清

挑食是吃这个不吃那个

厌食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令家长非常头大的事例(令家长非常头大的事)(2)

孩子为什么会厌食呢?

一、小儿脏腑娇嫩,脾胃常虚弱,小儿厌食症的原因与饮食习惯脱不了干系,许多家长往往对儿童较为娇纵,平日经常喂食一些膏粱厚味,诸如肉、蛋、奶、甜食等,长此以往不但增加脾胃的负担,削弱脾胃的运化,而且干扰患儿食欲,阻碍营养吸收。

二、他病伤脾 很多家长也发现,孩子在生病之后胃口就不好,如果生病之后长时间没有调养,都可使脾胃吸收运化失常,而导致厌食。

三、先天不足 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营养摄入不足,或者体弱多病,或早产,多产之儿,导致孩子元气不足,五脏皆虚,脾胃尤其显的薄弱,所以宝宝出生之后也可能会出现食欲不佳,不思乳食物。

四、情志失调 如果孩子长期情志不遂,也可以致肝气不舒,从而肝木克脾土,导致脾胃不舒,造成厌食。

令家长非常头大的事例(令家长非常头大的事)(3)

古代医家有云:“小儿厌食必厌药”,针对服药困难的患儿,采用中医特色外治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更为适合。

捏脊

将患儿置于俯卧位,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向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起皮下脂肪层,从长强(尾骨部)向上提捏至大椎穴。每捏3次提起脊背皮肤1次,重复3~5遍。

腹部推拿

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将手放置于患儿腹部,并以脐部为中心作掌揉法以顺时针方向揉腹3~5分钟,之后再沿结肠走向作掌揉法,持续3~5分钟,最后用拇指点揉中脘、天枢1~3分钟。

点揉足三里

患儿坐位或仰卧位,用大拇指指腹点揉足三里穴位,左手揉右腿,右手揉左腿,持续3-5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