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焰火结尾含义(白日焰火何谓白日焰火)(1)

观影之前:在开始说电影之前,我就想说一下看电影之前和写影评之前的一些心情想法吧。说句心里话,我感觉这个电影虽然能够扫去之前《大闹天宫》《爸爸去哪儿》这种高票房、低口碑的晦气,能够好好讲关于一个悬疑、爱情、友情的故事。只不过这样的凶杀案故事上映的有点不合时宜。我不得不说,经历过昆明和成都的血腥之后,可能会对这里面的情节和一些旁观者对于这件事情的评论表示反感、讨厌。而且我也是看过《南京,南京》的人,充分了解这种类似“黑色电影”的风格演员们需要付出的努力,经历的艰辛,去塑造这样复杂的角色。

所以当时看电影之前了解了一些关于柏林电影节为何廖凡获奖的新闻,然后又了解到桂纶镁,这个我觉得特别甜美,演戏非常自然的金马影后,也参演此部片子我就更高兴了。因为我对于她扮演的海洋天堂是多么熟悉,而她在这部片子里又是这么一个反派形象的角色。

观影当中:那么以下涉及一些剧透之类的请大家多多包容。我只是想借着电影情节和人物形象谈谈我的感受。

吴志贞:她心中的“白日焰火”

总体来说,我觉得“白日焰火”应该象征着桂纶镁扮演的吴志贞,作为1999年的凶杀案(注意,她招供的只是1999在那个同名夜总会的,不是之后发生的两个凶杀案)罪魁祸首,她心中的一种发泄,对于(请东北人原谅我,不是针对个人)哈尔滨某些男人的猥琐行为的一种抗争。“白日焰火”也许就是她内心有时候常常透露出的凶猛劲把。我们从志军她工作的“荣荣洗衣店”看出,连洗衣店老板都能看出她身上的魅力,被她所吸引,经常骚扰她,可见她的诱惑力有多大,当然可能直接原因就是跟这个几万块钱的皮衣有关系。

所以可能当观众听到志军她是被老板骚扰了,抵抗的时候不小心杀死老板,可能有点同情她。但是理智的观众应该认识到,她就不应该让她的丈夫梁志军(由王学兵扮演)善后,把尸体截肢并以过磅员的身份将尸体通过煤车抛弃到五湖四海。她应该自己承担杀死夜店老板的责任,也不至于发生这么多不幸的事情。

桂纶镁扮演的吴志贞可能确实符合黑色电影中,像《罪恶都市》里面的那些蛇蝎美人,外表柔弱、妩媚,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吧,这个我也是之前提到的。再加上隐瞒丈夫“假死”这么多年不跟他见面,和廖凡扮演的张自力本身跟妻子离婚多年,两人可能都孤单这么多年,缺乏爱情的滋润的,互相取暖也是难免的。特别是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场滑冰戏,能在这部类似“黑色电影”中拍出文艺片的感觉。不管是在俩人溜冰场上“谈情说爱”,还是之后张自力追捕梁志军,都有一种很唯美的感觉。而不显得跟影片其他场景那么压抑。

张自力:我心中的Raylan

说到这个张自力,我们各位可能在想为啥他会跟杀人真凶谈起恋爱来呢?这就是所谓的灰色空间,以前的希区柯克(欲海惊魂)和现在的美剧(火线警探)都喜欢探寻这样可能显得不正统的关系。其实就这部电影本身来说,张自力他作为影片的“侦探”,其实更多是旁观者,他观察、跟踪、关心、喜欢上吴志贞,像他自己说的,可能是希望感情这方面成功一点,弥补他事业上的一些失误吧。

他的人格也是挺复杂的,既是一个比较野蛮的东北老爷们,更是一个在灰色空间行走的办案警探。总让我想起《火线警探》里面的Raylan,他也这样一种“乡老巴”的形象。而且他跟上司王队长(我没记错名字的话)关系特别像Raylan跟他上司Art的关系。是好朋友,平时王队长会关照张哥能否“赢得人生”,又是很好的同事关系,平时会聊一些跟案件有关的东西,比如说警队里因公殉职张哥错过了追悼会心里的感受都会说说。

能演好这么本土化的一个角色(特别喜欢他发飙,用东北老爷们口气骂来洗毛衣的东北小伙),廖凡我觉得能够获得柏林银熊奖,成为柏林影帝也是必然的。毕竟这些国外的电影节中国电影参展都是来展示一下中国特色的。

梁志军:游走在道德边缘的“第三者”

最后想说一下我一直琢磨不透、在影片后期才出现、游走在道德边缘的“第三者”梁志军。作为“假死”的对象,1999年的时候估计让很多人猜疑是否被他妻子吴志贞所杀,结果那年死的却是闹矛盾夜总会的老板。而他则趁着身份便利处理尸体,帮助妻子隐瞒真相。在整个影片的过程中,他就是那个让人最意想不到、参与1999之后的那两起案子的罪魁祸首。看着那个男人对她妻子好了,不高兴了,就宰了他。然后“五马分尸”似得给他截肢,把各个尸体部位扔到煤矿上,抛到五湖四海。我个人认为后面两个案子的逻辑可能是这样的。当然了,导演也说了,这部电影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所以这也算是我个人的一个看法罢了。

最后想说的是,希望安德鲁和克里斯来到中国这种喜悦之气息能够扫除这部影片黑暗、压抑的基调给我们带来的晦气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