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薛巍敏 刘华东

庆阳市发展和改革 老区迈进新时代(1)

庆阳市发展新面貌。(资料图)

61.05万贫困人口告别绝对贫困、一步跨入“高铁时代”、建成千万吨油气生产基地、启动建设“东数西算”试点工程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登记难”问题小区化解率达到90%以上……五年来,在党中央的关怀支持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庆阳市高擎南梁精神大旗,赓续红色基因,上下同心、众志成城,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谱写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庆阳篇章”。

如期脱贫奔小康 乡村振兴续华章

作为革命老区,庆阳8县区均为贫困县区,其中镇原县、环县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庆阳市坚持强根基、补短板、抓难点、兴产业、促就业,攻坚克难、全力战贫。

2020年12月底,庆阳历史性地告别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全市8县区全部摘帽,57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61.05万贫困人口阔步迈入小康。

水、电、路、田、房等基础设施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先行官”。庆阳市积极争取项目,优先安排项目,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医疗保障、安全饮水、安全住房、自然村动力电和行政村硬化路、通信网络、文化中心、清洁村庄“九个全覆盖”,千家万户生活有保障,乡村处处旧貌换新颜。

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之策,是永续发展最有力的抓手。庆阳市立足资源禀赋,坚持“一县一业、一县一品”,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肉羊产业集群以中盛农牧为引领,带动环县农民人均羊产业收入突破6000元;肉鸡产业集群以甘肃圣越1.2亿羽白羽肉鸡项目为龙头,直接用工1万人,间接带动5万户群众围绕产业链条就业增收……

近几年,是庆阳历史上贫困群众收入增加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庆阳市将财政扶贫资金的50%以上用于发展产业,引培各类农业企业331家,建办专业合作社7825个,近七成贫困群众依靠产业脱了贫,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2367元增加到2020年的8901元。在脱贫攻坚的引领下,庆阳城乡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5%和8.5%,低保标准分别提高43%和37%,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近4万人。

庆阳市发展和改革 老区迈进新时代(2)

庆阳市发展和改革 老区迈进新时代(3)

2020年12月26日9时,随着蓝色“复兴号”D4350次列车从银西高铁庆阳车站出发,庆阳正式跨入“高铁时代”。自此,庆阳与西安、银川构建起1小时和2小时“经济圈”,庆阳进入全国高铁网。

2021年7月9日零时,甜永高速开通试运行。甜永高速是纵贯庆阳境内煤炭、石油矿区的重要能源通道和红色旅游通道,在路网布局中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开通标志着庆阳交通进入“两高”时代。

庆阳梁峁交错、沟壑纵横,山区交通不便,“困在路”成为掣肘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庆阳市紧紧围绕筑牢发展基石、提升发展承载能力,加快构建立体交通网络架构,一体推进高速公路联网畅通、普通国省道提级改造、“四好农村路”全域覆盖、临空经济增效扩量,全市交通设施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一边打通陆上通道,一边开辟“空中走廊”。2016年,庆阳机场完成4C级改扩建,2019年我省首架以城市命名的飞机——“庆阳号”城市主题彩绘飞机正式投运,庆阳苹果等元素呈现机身,庆阳对外形象得到有力展示。

数据显示,近年来庆阳市交通运输行业累计完成投资750多亿元,公路总里程逾1.6万公里,比“十二五”末增加3000多公里,以青兰高速、甜永高速、银西高铁为主通道,国省道为主干线的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6个县区通高速公路,4个县区通铁路,116个乡镇通等级公路;银西高铁直达沿海及内陆7个大中型城市。

为治理水土流失,筑起生态屏障,2015年初,庆阳市启动“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提出“塬面径流调控、沟头加固防护、坡面植被恢复、沟道水沙集蓄”的治理保护模式。经过多年接续努力,庆阳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3120平方公里,保护塬面1180平方公里,年入黄泥沙减少6900万吨。

此外,再造一个子午岭、一村万树等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累计造林5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2%,华池县南梁镇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庆阳市发展和改革 老区迈进新时代(4)

按照“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庆阳市坚持绿色循环、高效利用的思路,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改造,能源资源开发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

庆阳是长庆油田的主产区和发祥地。如今,长庆油田开发区域已覆盖庆阳市8县区106个乡镇,形成4个百万吨级产油大县,长庆油田占到庆阳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0%,实现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5%以上,成为支撑庆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庆阳市委书记黄泽元表示,庆阳市将逐步探索建立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真正让营商环境优化成为庆阳加快高质量发展最坚实的基础和最深厚的土壤。

“庆阳能源资源富集、地理位置优越、营商环境良好,具有企业发展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周慧表示,将力争与庆阳市达成深度合作,为庆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企业力量。

随着改革创新不断深入、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庆阳市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是近年来最好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