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生如蝼蚁也当立鸿鹄之志(志合者犹以为邻)(1)

主席“拉美之行”进行时,22日至23日到访“天涯之国”智利。

早在六十年前,智利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聂鲁达即款款情深地告白:

“世界各民族一起望着你/啊,中国!/他们说:‘我们当中出现了一个多么坚强的兄弟!’”

“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比他们更懂得笑。”

时至今时,“天涯若比邻”,中国与智利仍是对此最好的注脚。

△取材自聂鲁达真实经历的电影《邮差》配乐

Luis Bacalov - Il Postino (Titoli) 、Bicicletta、Beatrice

《我的两次中国之旅》

(删节)作者/聂鲁达

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比中国人更懂得笑。

两次访问中国。第一次是在一九五一年,这一年碰巧由我和别人一起,承担把列宁和平奖授予宋庆龄女士——孙逸仙的遗孀——的使命。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爱笑的人。他们笑着经历过无情的殖民主义,经历过革命、饥饿和屠杀,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比他们更懂得笑。中国孩子的笑是这个人口大国收获的最美的稻谷。

虽生如蝼蚁也当立鸿鹄之志(志合者犹以为邻)(2)

△宋庆龄与聂鲁达

真诚美好的笑陪伴了我们许多日子。这是我们的中国作家朋友们的笑,他们是给予我们尊贵款待的小说家们和诗人们。就这样,我们认识了作家协会副主席、斯大林奖获得者、小说家丁玲,还有茅盾,萧三以及老共产党员和中国诗人中的佼佼者——令人心醉的艾青。他们会说法语或英语。

第二天,列宁奖(当时称为斯大林奖)授予仪式结束之后,我们在苏联大使馆吃饭。出席宴会的除获奖人之外,有周恩来、年迈的朱德元帅以及其他几个人。大使是个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英雄,典型的苏联军人,一而再地唱歌、敬酒。我被安排坐在宋庆龄女士旁边,她很高贵,也依然很美,是那个时代最受尊敬的女性。

在中国,一切事物都有按同一精美标准进行复制的印记。

五年

之后,开完科伦坡和平大会,我又一次造访中国。这次首先到达的第一座中国城市是昆明,我的老朋友,诗人艾青,已在那里迎候我们。他黝黑的宽脸膛,他流露狡黠和善良的大眼睛,他敏捷的才思,又一次预示这次漫长的旅途将是愉快的。

我觉得中国并不神秘。相反,我甚至在它冲天的革命干劲中看出它是一个已经建立了几千年的国家,而且永远在巩固,在改进管理。它是一座巨塔,普通民众和传奇人物、武士、农民、极受崇拜的人物等在其古老的结构间轮番出现并消失。

虽生如蝼蚁也当立鸿鹄之志(志合者犹以为邻)(3)

△图/视觉中国

这里没有任何自发的东西,要是有人想到各处寻找朴拙的民间小艺术品,即那种不按透视原理制作而又往往接近于奇迹的艺术品,那是白费气力。中国的小玩偶:陶瓷娃娃、石雕娃娃,木刻娃娃,都是按上千年的模式复制的。一切事物都有按同一精美标准进行复制的印记。

我在农村集市上见到一种用细竹条编成的小蝉笼,感到万分惊奇。它妙就妙在按建筑学的准确度把一只笼子安在另一只上方,每只笼子里都装一只捉来的蝉,直至形成一座一米高的城堡。看着那连接竹条的一个个结和竹茎上的嫩绿色,我觉得具有能创造奇迹的天真品格的人民的手,已经恢复了活力。农民们看出我的赞叹之意,不想把那发出响声的城堡卖给我,他们要赠送给我。在中国腹地,宗教仪式般单调的蝉鸣就这样陪伴了我好几周。记得只有在童年时代,我才收到过如此难忘如此质朴的礼物。

“蓝色”不见了,街道变成具有高雅情趣的“彩虹”。

发觉,在我远离中国的五年间,这里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随着这次深入这个国家,这种变化更为显著。

这种印象开始时是模糊的。在大街小巷,在人们身上,我能看出什么变化呢?啊,我发现蓝色不见了。五年前,在同一季节里我游览了中国的街道,那里永远挤满朝气蓬勃的人群。而当时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穿蓝色工作服——一种用斜纹布或薄棉布做的工作服。我很喜欢这种不同色调的蓝色简便服装。看着无数蓝点穿过大街小巷,是很美的景观。

虽生如蝼蚁也当立鸿鹄之志(志合者犹以为邻)(4)

△图/视觉中国

现在这种情况变了。发生什么事了?

只不过在这五年里,纺织工业已经发展到能够让千千万万中国妇女穿上用各种颜色,各种花卉、条纹、点的图案印的料子和各种绸缎制作的服装;甚至也可以让千千万万中国男人穿上其他颜色和质地更好的料子。

现在,许多街道已经变成一道道具有中国高雅情趣的美妙彩虹,这个民族根本不会造出任何丑陋的东西,这个国家连最原始的草鞋,都像是稻草制作的花朵。

沿长江航行时,我觉出了古老的中国画的真实性。

长江,隘道高处一株小塔似的盘曲松树,立刻使我想起富于想象力的古代版画。比凌驾于长江之上的这些隘道更不真实,更富于幻想色彩,更出人意料的地方实不多见,它们高入云霄,令人惊异,而在任何一处岩石裂缝间都会出现非凡人民年代久远的踪迹,五六米宽新种的植被,或是供人观赏,引人遐想的有五层顶的小庙。

在更高处,在光秃秃的巉(chán)岩顶上,我们仿佛见到古老神话中描述的那种如纱如雾的烟气;那正是世上绝顶聪明的极老的微型画画家描画过无数次的云彩和应景的飞鸟。一首隽永的诗便产生于这种壮丽的自然景色;一首白描的短诗有如鸟的疾飞,又如岩壁间近乎静止地流淌着的河水发出的银白色闪光。

虽生如蝼蚁也当立鸿鹄之志(志合者犹以为邻)(5)

△航拍长江上游 图/视觉中国

不过,这种景色中最奇特的莫过于看到在小方格里、在岩石间的小绿块里劳动的人。在极高处,在壁立的岩石之巅,一个褶皱里只要有点儿生长植物的土壤,就有中国人在那里耕种。中国的大地母亲是广阔而坚硬的。她训练并塑造了这里的人,使之变成不知疲劳的、细致的、坚韧的劳动者。辽阔的土地,人的非凡劳动,一切不公正现象的逐步消除,这三者的结合一定能促进中国人美好、宽厚而深挚的人性兴旺发展。

这已是一个崭新的国家,其道德之纯洁令人惊奇。

我在

一九二八年到过香港和上海。当时中国处在殖民者的铁蹄之下;是赌棍、鸦片烟鬼、妓院、夜间出没的盗贼、假俄国公爵夫人、海陆强盗等的天堂。在这两个大都会的银行大楼前面,八九艘灰色装甲舰的出现,暴露了危险和恐惧,暴露了殖民者的掠夺,暴露了一个开始散发死亡臭味的世界的垂死挣扎。得到卑鄙的领事们的准许,中国和马来罪犯的海盗船上飘扬着许多国家的国旗。妓院附属于国际公司。有一次我受到了袭击,他们剥去我的衣服,抢光了我的钱,把我扔在中国的一条街上。

虽生如蝼蚁也当立鸿鹄之志(志合者犹以为邻)(6)

△图/视觉中国

当我来到革命的中国时,这些记忆全都浮现在我脑海里。这已是一个崭新的国家,其道德之纯洁令人惊奇。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在广大土地上胜利地发生了变化。无数实验在全国各地开始进行。封建农业就要经历一场变革。道德风气如旋风过后般透明。

中国烹饪的不可思议,非笔墨所能描述。

重庆,我的中国朋友带我到该市的桥上去。我一生都爱桥。我父亲是铁路工人,他使我对桥产生莫大的敬意。领我观览大桥的中国朋友的热情,远远超过我的腿脚的承受能力。他们让我登上高塔,又让我爬到桥下低处,去观看奔流了几千年的那条河,今天,这条河被这件几公里长的钢铁作品跨越了。一列列火车将从铁轨上通过;公路路面供自行车骑行,大道供人步行。如此雄伟的景观把我镇住了。

虽生如蝼蚁也当立鸿鹄之志(志合者犹以为邻)(7)

△重庆商业中心解放碑的夜景 图/视觉中国

晚上,艾青带我们到一家餐馆去吃饭,这是一家极具传统烹饪特色的老字号;我们品尝了樱桃肉、麻辣明笋丝、松花蛋、鱼唇。中国烹饪在其复杂性、惊人的品种、离奇的创造、不可思议的形式等方面,都不是笔墨所能描述的。

艾青给了我们一些指点。一道美味必须达到的最高标准有三:色、香,味,三者均极重要。味道须鲜美,香味须浓郁,颜色须鲜艳和谐。艾青说:“我们用餐的这家餐馆又添了一项绝妙的特点:声响。”一个大瓷盘四周摆一圈菜肴,在最后一刻才加上一道小虾尾浇汁,倒到一块烧红的铁板上,使之发出一种吹笛似的悦耳声音——以同样方式一再重复的一个乐句。

虽生如蝼蚁也当立鸿鹄之志(志合者犹以为邻)(8)

聂鲁达:原名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14岁时,他读到捷克诗人扬·聂鲁达的短篇小说后,决定将“聂鲁达”作为自己的笔名。1924年,20岁的他发表了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197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聂鲁达与中国渊源颇深,正如上文自述,他曾三次到访中国。写过《向中国致敬》和《中国大地之歌》两首关于中国的诗歌。在访问中国时,得知自己的中文译名 “聂”字由三只耳朵(“聂”的繁体字写法)组成的,对此他说:“我有三只耳朵,第三只耳朵专门用来倾听大海的声音。”

素描 ● 智利

〔“瘦成一道闪电”〕

虽生如蝼蚁也当立鸿鹄之志(志合者犹以为邻)(9)

△图/视觉中国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面积约75.7万平方公里,南北长4352公里,东西最窄96.8公里、最宽362.3公里,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智利”在印第安语中即“世界的边缘”之意。

〔南美洲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

虽生如蝼蚁也当立鸿鹄之志(志合者犹以为邻)(10)

△图/视觉中国

1970年12月15日,智利与中国建交,是南美洲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智利还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地位、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第一个建立对华民间友好组织“智利-中国文化协会”的拉美国家。

目前,中国是智利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国,智利是中国在拉美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出口市场。

〔“中国制造”无处不在〕

虽生如蝼蚁也当立鸿鹄之志(志合者犹以为邻)(11)

△图/视觉中国

自2007年1月第一辆长城汽车进入智利市场以来,目前已有20余个中国汽车品牌在智利扎根。根据智利国家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中国汽车在该国市场约占13%的份额,销量将近11.7万辆。以华为、中兴等品牌为代表的中国手机在拉美也已家喻户晓。

〔“舌尖上的智利”〕

虽生如蝼蚁也当立鸿鹄之志(志合者犹以为邻)(12)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被美食指南“世界50个最佳餐厅”评价为2016年全球最值得拜访的餐饮城市之一。一直以来,智利以丰富多样的海鲜闻名世界,三文鱼、帝王蟹、贻贝等均是特产。

红、白葡萄酒在智利人的餐桌上不可缺少,每年的9月4日为该国葡萄酒日。作为世界第四大葡萄酒出口国,智利葡萄酒,高性价比的代名词,味道简单柔和,果香浓郁,更符合国人的口感偏好。智利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葡萄酒进口来源国。

〔这些禁忌不容忽视〕

虽生如蝼蚁也当立鸿鹄之志(志合者犹以为邻)(13)

△智利复活节岛石像 图/视觉中国

忌讳数字“13”和“星期五”。

发生口角时,受辱的一方常用“扫帚”一词还击,意思是把对方的污言秽语清扫掉。

他们认为黑色和紫色令人丧气、不吉利。

送礼忌选用刀剑,认为刀剑是斩断友情的表示。

对菊花的忌讳也很明确,即只能献给逝者,放在死者灵前,不可摆放在房间里,更不能拿菊花当作礼物送人。

回避议论国家政治和居民宗教信仰。

生意未做成前,忌讳送礼,否则会令对方心生疑窦,致使生意谈判失败。

〔“智利奇迹”:曾打败死神〕

虽生如蝼蚁也当立鸿鹄之志(志合者犹以为邻)(14)

△2010年10月13日,被困矿工挥手致意。

轰鸣巨响震耳欲聋,滚滚石海从天而降,奔逃避险中,33名矿工被困地底。噪音平息,尘埃散尽后,惊魂未定的他们,在黑暗闷热的地下,正被恐惧与绝望吞噬……这既是电影《地心营救》中的情节,也是2010年智利圣何塞铜矿矿难的真实写照。经过69天的积极救援与焦急等待,33名矿工无一伤亡,全部重见天日。一时间,全世界民众为“智利奇迹”感到振奋。/整编自新华网、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