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经常和天南海北的学校的一些老师组题、命题、审题,闲暇之余,经常会谈论自己学校的教师、名师和特级教师待遇问题,看着他们侃侃而谈自己学校的名师在工作室方面如何带动年轻的老师以及他们在学校的待遇如何好的时候,我就会傻傻的问:你们学校的正高级和特级老师在评下来之后,不会远走高飞吗?他们就会怪异地问我:为什么要走?这可都是学校的精英,你们学校难道视名师如粪土?为何学校不给名师创造用武之地,为何要将自己辛苦培养的人才拱手相让、让人才流失?这一系列的问题直接让我想到了苏北的一些学校,想到了当今苏北的“名师荒”问题。

孔雀东南飞,可以理解,因为这种现象符合人的发展规律,是您,如果有更好的平台,有更好的用武之地,可以在学校支持下,做着自己喜欢的教育,你不会心动吗?同时在教育强省的江苏,为何苏北、苏中的名师会心向东南,我想这背后有如下深层及的原因:

一、当地顶层教育导向失误

一个地区的名师若出现大量的流向发达地区,当地教育部门难辞其咎,如果说名师造福一方的话,主抓教育的

孔雀东南飞暗喻了什么(孔雀为何东南飞)(1)

领导让名师流失就是祸害一方,典型的不作为。如果你认为我这话说严重了,就对比一下落后地方和发达地区的教师招聘吧?每到教师招聘季,发达地区主管教师招聘的部门总是想方设法降低名师门槛,注重在职高级教师招聘,这里的降低主要是年龄限制和户籍限制,再看看落后地区,要求985、211、研究生学历,30周岁以下,最多放到35周岁,许多高级有经验的教师是就被排除在门槛之外,所以在一开始的报名限制条件上,落后地区就输的一败涂地。顶层设计出了问题是可怕的,将无能,累死三军的惨象又在上演。

再来看看两个不同发展程度的教育部门对名师的态度和为名师发展创造的环境上来看,发达的地区总会想方设法留住名师,为名师提高待遇,为名师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因为他们深知,培养一名名师不容易,就像培养一名飞行员一样,需要时日和精力,所以发达地方特别重视名师培养,特别注重名师辐射影响。他们总是能够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利用名师工作室来带动更多的名师出现,让名师工作室实至名归,让自己的城市名师满天飞。回过头来,在看看欠发达地区吧:因为没有能力留住名师,所以就会处处为名师设卡,处处刁难名师,更有甚者,认为阻断名师成长之路,因为他们觉得培养好了,你就高就了,与其这样,不如扼杀。

落后地区的教育部门一把手和主抓教育的政府领导要有大格局,不能够鼠目寸光,看远一点,教育才能够发展,教育的发展同样会提升这个地方的GDP,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功效不可小觑,教育是第一生产力,可是为何身为地方百姓的父母官,他们就是想不明白呢?

二、学校领导决策层失误

一个好校长,一所好学校,这话是不错的,名校的发展靠的是有远见的和领导力的校长,校长的领导力是个大学问,不是整天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方向需要校长定夺,各司其位的道理有时候校长就是不明白,不该抓的他抓,该他问的他交给下属管理。看看发达地区的名校校长,你会不约而同的发现他们普遍的共性:校长都是学术型的多面手,论教学,那是名师,谈科研,那是专家,说管理,那是管理学家,总之这样的校长,绝对不会视人才如粪土,更不会忽视自己学校名师的存在。

在人才的利用和管理上,校长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千万不能够听信下属的人云也云,要有自己的主见,在本校人才决策的制定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是必须的,因为你是校长,你身在领导层,专制的执行力是必须的。可是在落后的地方学校,你也会发现一个共性:老教师成为被遗弃的一个层次,各个年级的聘用都把他们遗忘在角落,他们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关于老教师利用问题,我经常问我天南海北的同仁,他们都说,年轻的老师第一线,骨干教师传帮带,临退休的教师搞试题研发。当我听到这些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上几年某些学校让老教师深入后勤,深入食堂第一线,满腹经纶的老教师此时成了学校财产的统计员,成了食堂的过磅员,可笑至极!愚蠢至极!

再来看看校长对名师的培养吧:校长在名师培养上方向一定不能偏离,要知道名师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是巨大的,人都有向心性,当一个学校的名师开始扎堆出现的时候,也就是校长可以放手培养名师的时候,因为,这个学校的名师效应已经凸显,惯性使然,这个学校的名师就会长江后浪推前浪。相反一个学校如果不注重名师培养,视名师如粪土,就会给其他老师导向错误,让年轻的教师碌碌无为,长此以往,教师群体中就会出现吃老本的教学现象,名师的成长在课堂,在教学,在科研,在创新。所有的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名师的带动。所以校长对名师的培养和对名师的利用要科学决策,万不能为校长一任,只在乎眼前,长远的目光需校长有学术,所以名校长的引进在发达地区那是常识,可是在落后地区,不能够说是家族校长,最起码里面含有幕僚的性质,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镇长做教育局长的事情,外行领导内行是屡见不鲜的事实。

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

落花有意随流水,

流水无心恋落花,

此刻用这首诗来形容名师“东南飞”或许是最恰当不过的,经常听校长大会小会的给老师说:教育是良心事业,要讲情怀,这话说的多好,情怀,伟大的教师情怀,高尚的教育情怀,可是校长的情怀呢?校长培养名师的情怀呢?校长为铺设名师之路的情怀呢?校长提供教师发展的软环境的情怀呢?情怀是双向的,当一任校长有教育情怀,老师的教育情怀自然不必说,因为情怀需要共情,需要彼此之间的相互扶持,共生!可是当今的教育内卷化的今天,名师本心向学校,奈何学校寒人心,所以也就有了“孔雀“东南飞””,也就有了大苏北的“名师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