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经典名篇(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1)

歌德

《维特》与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8.28—1832.3.22),德国杰出的诗人、作家、学者和思想家。他以自己长达六十余年的辛勤劳作,给德国和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富多彩、光辉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对德国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极大,当今世人把他看作继但丁和莎士比亚之后近代西方精神文明最卓越的代表;他的主要作品诗剧《浮士德》,被视为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历史的总结,人类的自强不息精神和光明灿烂的未来的壮丽颂歌。可是在生前,歌德之为歌德,他之所以享誉世界,却并非因为已出版的《浮士德》第一部或如《威廉·迈斯特》似的其它长篇巨著,而主要由于一本他在年轻时写的薄薄的“小书”——《少年维特的烦恼》(简称《维特》)。

《维特》不只在歌德众多的著作中占着突出地位,而且与他本人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有着密切关系。晚年,歌德在其回忆青年时代的生活的自传《诗与真》中说,他的作品“仅仅是一篇巨大的自白的一个个片断”。《维特》无疑是这些“片断”中最富深义的一个,它直接反映着青年歌德的生活经历,字里行间处处打下了他的思想感情的烙印。

一七七二年五月,歌德遵照父亲的意愿到威茨拉尔的帝国高等法院实习,在一次乡村舞会上认识了天真美丽的少女夏绿蒂·布甫,对她产生了炽烈的爱情。但夏绿蒂已与他的朋友克斯特纳尔订婚在先,歌德因此绝望而痛苦,脑子里不时也出现自杀的念头,四个月后才毅然不辞而别,回到法兰克福。一个多月后,又突然传来一个叫耶鲁撒冷的青年在威茨拉尔自杀的噩耗。此人是歌德在莱比锡大学的同学,到威茨拉尔后也曾有过接触。歌德从克斯特纳尔的来信中了解到,他自杀的原因是恋慕同事的妻子遭到拒斥,在工作中常受上司的挑剔,在社交场中又被贵族男女所轻侮。这件事大大震动了歌德,使他对自己的不幸更是久久不能忘怀。

一七七四年初,女作家索菲·德·拉·罗歇的女儿玛克西米琳娜来到法兰克福,嫁给一个名叫勃伦塔诺的富商。她年方十八,活泼伶俐,歌德从前认识她,对她很有好感,重逢之后两人都很高兴,因此过从甚密。她丈夫比她大二十岁,与她结婚前是个有五个儿女的鳏夫,为人粗俗,不久对两个年轻人的关系便产生嫉妒,最后与歌德激烈冲突。这新的刺激令歌德心灵中的旧创伤又流出血来,使他愤而提笔,最后下决心抒写出两年来自己在爱情生活中所经历和感受的全部痛苦,由此便产生了《少年维特的烦恼》这部世界名著。

歌德经典名篇(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2)

《歌德在窗边》 威廉·替施拜恩 绘

关于《维特》的写作情况,《诗与真》第十三卷作了如下描述:

“……没过多久,这种情况我便觉得忍无可忍,一切从类似尴尬处境中惯于产生的不快,似乎都两倍三倍地压迫着我,我需要重新痛下决心,才能得到解脱。

“因苦恋朋友的妻子而自杀的耶鲁撒冷之死,从梦中撼醒了我。我不仅对他和我过去的遭遇进行思索,也分析眼下刚碰到的使我激动不安的类似事件,这一来,我正在写的作品便饱含着火热的情感,以致无从分辨艺术的虚构与生活的真实。我把自己与外界完全隔离起来,杜门谢客,集中心思,排除一切与此无直接关系的杂念。另一方面,我又搜索枯肠,重温我最近那段还不曾写出来的生活,不放过任何有一点点关系的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了那么久和那么多的暗中准备,我奋笔疾书,四个礼拜便完成了《维特》,而事先并不曾写下全书的提纲或者内容的一部分。

“……我像个梦游者似的,在差不多是不自觉的情况下写成了这本小册子。所以当我最后通读它,对它进行修改润饰的时候,自己也感觉十分吃惊……”

了解了歌德青年时代的经历再读一读他这段自述,我们不难明白《维特》这部小说何以如此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它的主人公一个个为什么能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维特》与歌德本人的关系太密切了,无怪他晚年对他的秘书爱克曼讲,《维特》乃是他“用自己的心血哺育出来的,其中有大量出自我心胸中的东西,大量的情感和思想足够写一部比此书长十倍的长篇小说”。

《维特》及其时代

然而并不能因此认为,《维特》只是一部个人的恋爱悲剧;十九世纪的丹麦大批评家勃兰兑斯等早就指出,它的价值在于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烦恼、憧憬和苦闷。换句话讲,《维特》有着异常强烈的时代精神,它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时代的普遍意义。

《维特》出版于一七七四年,欧洲正处在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转折时期。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新兴市民阶级已经觉醒,青年一代更是感情激荡,对自己政治上无权和社会上受歧视的地位深感不满,强烈渴望打破等级界限,建立符合自然的社会秩序和平等的人与人关系。他们提出“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等口号以反对封建束缚,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理想。但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封建贵族的势力仍很强大,资产阶级在与它的较量中大多失败了;德国的情况更惨。面对着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心怀无从实现的理想,年轻软弱的资产阶级中普遍滋生出悲观失望、愤懑伤感的情绪,一时间伤感多愁竟变成为一种时髦。在这种时代气氛下产生的《维特》,不只述说出了年轻的资产阶级的理想,揭示了它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并让多愁善感、愤世嫉俗的主人公为这理想的破灭而悲伤哭泣,愤而自杀,以示抗议。这就使当时的一代青年在《维特》中照见了自己的影子,并像希腊神话里那个纳尔齐斯一样狂热地爱起它来。应该说,《维特》反映了欧洲在法国大革命前夕的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从中已可听到狂飙大作之前的凄厉的风声。

就德国范围而言,《维特》乃是当时方兴未艾的“狂飙突进”运动最丰硕的果实。这个运动深受法国启蒙运动代表卢梭的影响,力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他“反归自然”的号召,从而使个人得以自由而全面地发展。《维特》处处都体现着“狂飙突进”的精神,“自然”简直成了它年轻的主人公检验一切的准绳:他投身自然,赞颂自然之美,视自然为神性之所在;他亲近自然的人——天真的儿童和纯朴的村民,鄙视迂腐的贵族、虚伪的市民以及“被教养坏了的人”;他主张艺术皈依自然,让天才自由发挥,反对一切的规则和束缚;他推崇民间诗人荷马和“莪相”,向往荷马史诗中描写的先民的朴素生活,与矫揉造作的贵族社会和碌碌为利的市民生活格格不入;他重视自然真诚的感情,珍视他的“心”胜于其它一切,同情因失恋而自杀的少女和犯罪的青年长工,蔑视宗教信条和法律道德,对阿尔伯特似的理智冷静的人非常不满……就说他对绿蒂的一见钟情、一往情深吧,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她如此天真无邪,在举止行事中保持了一个少女可爱的自然本性。

《维特》之取得巨大成功,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道出了时代的心声。关于这点,歌德在《诗与真》中讲得相当明白:“这本小册子影响很大,甚至可说轰动一时,主要就因为它出版得正是时候。如像只需一点引线就能使一个大地雷爆炸似的,当时这本小册子在读者中间引起的爆炸也十分猛烈,因为青年一代身上自己埋藏着不满的炸药……

《维特》的高度艺术性

歌德非常成功地运用第一人称的书信体,让主人公面对面地向读者述说自己的遭遇和感受,展露自己的抱负与情怀。近百封长短书简巧妙地构成一个整体,前后加上“编者”的引言和按语,中间穿插着注释,把一些平淡无奇的事情讲得真切感人,娓娓动听。信中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叙事,时而议论,读着读着,我们自己仿佛变成了收信者,听到了主人公的言谈笑语、啼泣悲叹,窥见了他那颗时时在柔弱地颤动着的敏感的心。在情节剪裁精当和内心刻画细致入微这一点上,《维特》至今在同类作品中仍居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峰。

歌德经典名篇(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3)

歌德剪影

《维特》艺术上的另一显著特色,是通篇充满浓郁的诗意,其本身也可称是一首凄婉的叙事诗。在很多情况下,主人公还直抒胸臆,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直接向读者宣泄,如他那封在生命的最后两天断断续续写成的给绿蒂的长信,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即便是写景状物,作必要的情节交待,也始终起着烘托情感,揭示内心的作用。

《维特》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真情实感,强烈的时代精神,高度的艺术性,三者合在一起,赋予了《维特》以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写成《维特》,歌德“感到自己像办完一次总告解一样,心情既愉快又自由,获得了过一种新生活的权利”;但一种被称作“维特热”的时代病,却被这本小书引发了出来。

《维特》一问世,当即风靡了德国和整个西欧,广大青年不仅读它,而且纷纷摹仿主人公的穿戴打扮、风度举止。“狂飙突进”运动的重要成员诗人舒巴尔特在一篇评介文章中谈自己读《维特》的感受说:“我坐在这儿激动不已,胸口怦怦直跳,狂喜而痛苦的泪水滴答滴答往下淌,因为——我告诉你吧,读者——我刚刚读完了我亲爱的歌德的《维特》。读吗?——不,吞噬!要我对他进行评论吗?我要是能这样做,我这人就没有心肝……我奉劝诸位还是自己买一本《维特》来读读!但读时务请带上自己的心!——我宁肯终生穷困,一辈子睡干草、饮清水、吃树根,也不愿失去体察这位多情善感的作家的心曲的机会。”然而,并不只青年一代才如醉如痴地读《维特》,连德高望重的大诗人克罗卜斯托克、道貌岸然的神学家拉瓦特尔,以至于盖世英雄拿破仑,也统统为这本“小书”所倾倒。当然,与此同时也有人对《维特》看不惯,而形形色色的卫道士更是斥之为“淫书”,“不道德的该遭天谴的书”,表面理由是有少数人学维特的样自杀了,真正原因却是书中的反封建精神触到了他们的痛处。德国的一些邦和丹麦都宣布《维特》为禁书,它的译本一出现在米兰就被教会搜去全部销毁。但尽管如此,仍阻止不了《维特》的流传,它很快被译成各种语言。在资产阶级意识特别强烈的英、法两国,到十八世纪末已各有译本十数种之多,仿效之作也大量涌现。据一篇日本著名日耳曼学家的文章,《维特》的日译本迄今共有四十五种,其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维特》的成功,不只使当时年仅二十四岁的歌德一跃而为德国乃至西欧最享盛誉的作家,也把过去一向被人轻视的德国文学提高到了与欧洲其它先进国家并驾齐驱的地位。人们从四面八方对歌德这位年轻的天才翘首而待;等到他晚年,他所居住的魏玛更成了世界各国的作家和诗人竞相前往朝拜的圣地。

在德国和西欧长篇小说的发展史上,《维特》堪称一块重要的里程碑。直接反映德国日常生活并富于真情实感的小说,当推《维特》为第一部。而在深刻揭露社会矛盾和针砭时弊这一点上,《维特》更可说是西欧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问题文学”的先驱,斯汤达、巴尔扎克等小说大师也间接地继承了它的传统。

至于书中的主人公,那个青衣黄裤的翩翩少年维特,则已成了世界文学中一个尽人皆知的不朽典型,即莱辛所说的那么一种“伟大而又渺小,可爱而又可鄙的怪人”。

在《维特》问世后一个半世纪的一九二二年,我国也出版了郭沫若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同样引起过热烈的反响;“五四”精神影响下的一代中国青年,在洋溢着“狂飙突进”精神的《维特》中找到了知音。“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这首附于《维特》第二版(1775)前的短诗,一时在许多中国青年口中传唱不息,变成了对封建旧礼教的挑战和抗议。仅据一九三二年的一个不完全统计,十年间郭译《维特》就由不同书店重印达三十次之多。此外,我国新中国成立前还出过罗牧、黄鲁不、傅绍先和古大秦等的译本,译名全叫《少年维特之烦恼》。在我国的新文学运动中,《维特》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蔡元培先生在《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新文化》一文中,谈到外国小说的翻译对我国“起于戊戌”的“文学的革新”的推动,具体举出的第一本书就是《少年维特之烦恼》,说它“影响于青年的心理颇大”。

诚如它的第一位中译者郭沫若所说,《维特》是一部“永远年青的书”,是一部“青春颂”。今天,爱好《维特》、与《维特》发生共鸣的多数仍是青年。在这里,我将歌德为它的第二版写的两节诗译出来,希望也能得到青年朋友们的理解——

年青男子谁都渴望这么爱,

年青姑娘谁都渴望这么被爱。

这是我们最神圣的情感啊,

为什么竟有惨痛飞迸出来?

亲爱的读者,你哭他,你爱他,

你要从耻辱中救出他的声名;

看,他的灵魂正从泉下向你示意:

做个堂堂男子吧,请别步我后尘。

歌德经典名篇(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4)

(点击上图可购买本书)

歌德经典名篇(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5)

试读章节

关于可怜的维特的故事,凡是我能找到的,我都努力搜集起来,呈献在诸位面前了;我知道,诸位是会感谢我的。对于他的精神和品格,诸位定将产生钦慕与爱怜;对于他的命运,诸位都不免一洒自己的同情泪。

而你,正感受着与他同样烦恼的善良人呵,就从他的痛苦中汲取安慰,并让这本薄薄的小书做你的朋友吧,要是你由于命运的不济或自身的过错,已不可能有更知己的人的话。

第一编

一七七一年五月四日

我多高兴啊,我终于走了!好朋友,人心真不知是个什么东西!我离开了你,离开了自己相爱相亲、朝夕不舍的人,竟然会感到高兴!我知道你会原谅我。命运偏偏让我结识了另外几个人,不正是为了来扰乱我这颗心么?可怜的蕾奥诺莱!但我是没有错的。她妹妹的非凡魅力令我赏心悦目,却使她可怜的心中产生了痛苦,这难道怪得着我?然而——我就真的完全没有错吗?难道我不曾助长她的感情?难道当她自自然然地流露真情时,我不曾沾沾自喜,并和大家一起拿这原本不可笑的事情来取笑她么?难道我……唉,这人啊真是一种惯会自怨自责的怪物!而我,亲爱的朋友,我向你保证,我一定改弦更张,绝不再像已往那样,总把命运加给我们的一点儿痛苦拿来反复咀嚼回味;而要享受眼前,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是的,好朋友,诚如你所说:人们要是不这么没完没了地运用想象力去唤起昔日痛苦的回忆——上帝才知道为什么把人造成这个样子——,而是多考虑考虑如何挨过眼前的话,人间的痛苦本来就会少一些的。

劳驾告诉我母亲,我将尽力料理好她那件事,并尽快回信给她。我已见过我姑妈了,发现她远非我们在家所讲的那么个刁婆子,而是一位热心快肠的夫人。我向她转达了我母亲对于扣下一部分遗产未分的不满;她则对我说明了这样做的种种理由和原因,以及要在什么条件下,她才准备全部交出来,也就是说比我们要求的还多……简单讲,我现在还不想具体谈什么;请转告我母亲,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就在这件小小的事情上,好朋友,我再次发现误解与成见,往往会在世界上铸成比诡诈与恶意更多的过错。至少可以肯定,后两者要罕见一些。

再就是我在此间非常愉快。这个乐园一般的地方,它的岑寂正好是医治我这颗心的灵丹妙药;还有眼前的大好春光,它的温暖已充满我这颗时常寒栗的心。每一株树,每一排篱笆上,都是繁花盛开;人真想变成一只金甲虫,到那馥郁的香海中去遨游,去尽情地吸露吮蜜。

城市本身并不舒适,四郊的自然环境却说不出的美妙。也许这才打动了已故的M伯爵,把他的花园建在一座小丘上。类似的小丘在城外交错纵横,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丘与丘之间还构成一道道幽静宜人的峡谷。花园布局单纯,一进门便可感觉出绘制蓝图的并非某位高明的园艺家,而是一颗渴望独享幽寂的敏感的心。对于这座废园已离世的主人,我在那间业已破败的小亭中洒下了不少追怀的眼泪;这小亭子是他生前最爱待的地方,如今也成了我流连忘返的所在。不久我便会成为这花园的主人;没几天工夫看园人已对我产生好感,再说我搬进去也亏不了他。

五月十日

一种奇妙的欢愉充溢着我的整个灵魂,使它甜蜜得就像我所专心一意地享受着的那些春晨。这地方好似专为与我有同样心境的人创造的;我在此独自享受着生的乐趣。我真幸福啊,朋友,我完全沉湎在对宁静生活的感受中,结果我的艺术便荒废了。眼下我无法作画,哪怕一笔也不成;尽管如此,我现在却比任何时候都更配称一个伟大的画家。每当我周围的可爱峡谷霞气蒸腾,杲杲的太阳悬挂在林梢,将它的光芒这儿那儿地偷射进幽暗密林的圣地中来时,我便躺卧在飞泉侧畔的茂草里,紧贴地面观察那千百种小草,感觉到叶茎间有个扰攘的小小世界——这数不尽也说不清的形形色色的小虫子、小蛾子——离我的心更近了,于是我感受到按自身模样创造我们的全能上帝的存在,感受到将我们托付于永恒欢乐海洋之中的博爱天父的嘘息,我的朋友!随后,每当我的视野变得朦胧,周围的世界和整个天空都像我爱人的形象似地安息在我心中时,我便常常产生一种急切的向往,啊,要是我能把它再现出来,把这如此丰富、如此温暖地活在我心中的形象,如神仙似的呵口气吹到纸上,使其成为我灵魂的镜子,正如我的灵魂是无所不在的上帝的镜子一样,这该有多好呵!——我的朋友!——然而我真去做时却会招致毁灭,我将在壮丽自然的威力底下命断魂销。

五月十二日

不知是附近一带有愚弄人的精灵呢,还是我自己异想天开,竟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如乐园中一般美好。就在城外不远有一口井,我真像人鱼美露西娜美露西娜是法国民间传说中的美人鱼。她的故事后来流传到德国,收进了民间故事书中。和她的姊妹似地迷上了它。——下了一座小丘,来到一顶凉棚前,再走下二十步石阶,便可见大理石岩缝中涌出一泓清澈的泉水。那绕井而筑的矮墙,那浓荫匝地的大树,那井泉周围的清凉,这一切都有一股诱人的力量,令人怦然心悸。我没有一天不去那儿坐上个把小时。常有城里的姑娘们来打水,这是一种最平凡又最必要的工作,古时候连公主们也亲自做过的。每当我坐在那儿,古代宗法社会的情景便活现在我眼前,我仿佛看见老祖宗们全聚在井泉边,会友的会友,联姻的联姻;而在井泉四周的空中,却飞舞着无数善良的精灵。呵,谁若无此同感,谁就必定从不曾在夏日的长途跋涉后,把令人神怡气爽的清泉啜饮。

五月十三日

你问需不需要寄书给我?——好朋友,我求你看在上帝分上,千万别再拿它们来烦扰我吧。我不愿意再被指导,被鼓舞,被激励;我这颗心本身已够不平静的了。我需要的是催眠曲;而我的荷马荷马,相传为公元前八世纪前后的希腊盲诗人,他的作品为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维特读的是后者。,就是一首很长很长的催眠曲。为了使自己沸腾的血液冷静下来,我常常轻声哼唱这支曲子;要知道你还不曾见过任何东西,像我这颗心似地反复无常,变化莫测哟,我的爱友!关于这点我对你毋须解释;你不是已无数次地见过我从忧郁一变而为喜悦,从感伤一变而为兴奋,因而担惊受怕过么?我自己也把我这颗心当作一个生病的孩子,对其有求必应。别把这话讲出去,传开了有人会骂我的。

五月十五日

本地的老乡们已经认识我,喜欢我,特别是那班孩子们。起初,我去接近他们,友好地向他们问这问那,他们中有几个还当我是拿他们开心,便想粗暴地打发我走。我并不气恼;相反只对一个我已多次发现的情况,有了切身的体会:就是某些稍有地位的人,总对老百姓采取冷淡疏远的态度,似乎一接近就会失去什么来着;同时又有一些轻薄仔和捣蛋鬼,跑来装出一副纡尊降贵的模样,骨子里却想叫穷百姓更好地尝尝他们那傲慢的滋味。

我清楚地知道,我与他们不是一样的人,也不可能是一样的人;但是,我认为谁如果觉得自己有必要疏远所谓下等人以保持尊严,那他就跟一个因为怕失败而躲避敌人的懦夫一样可耻。

最近我去井边,碰到一个年轻使女,见她把自己的水瓮搁在最低的一级台阶上,正在那儿东瞅瞅,西望望,等着同伴来帮助她把水瓮顶到头上去。我走下台阶,望着她。

“要我帮助你吗,姑娘?”我问。

她顿时满脸通红。

“噢不,先生!”她道。

“别客气!”

她放正头上的垫环,我便帮她顶好水瓮。她道过谢,登上台阶去了。

(杨武能 译)

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