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雅洁

9月20日,记者从青岛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未来五年,青岛市将围绕打造“活力海洋之都”的愿景目标,加快建设海洋科技、海洋产业、航运贸易金融、海洋生态、海洋国际事务交流等“五个中心”,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

青岛建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1)

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加强海洋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支持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等重大科研平台加快发展,推动部、省、市共建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

提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能力。加强极地科考、深远海探测、载人潜器等海洋基础研究,实施透明海洋与气候变化、蓝色生命与生物资源开发、海底发现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

营造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支持企业牵头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推进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平台建设。

建设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

推动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高水平建设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加快推动养殖工船产业发展,提高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水平。依托海岸、海岛优势资源,丰富海洋旅游业态,新打造一批高端海洋特色主题旅游产品。

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大力发展高端船舶与海洋装备,深入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巩固海水淡化领先优势,统筹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培育打造一批现代海洋产业集群。

积极培育深远海未来产业。依托国家深海基地等“国字号”科研院所,提升深海油气、海底矿产、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等领域技术储备和装备保障能力,助力我国深远海技术由跟跑向并跑和局部领跑转变。

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

推动港口提质增效。健全现代化港口设施,完善董家口港铁路集疏运体系,拓展海铁联运服务网络,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加快国际邮轮港区开发建设,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加快智慧港口建设。推进港口建设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港口智慧大脑,全力推动港口数字化转型。

提升国际航运中心服务功能。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海洋产业能力。加速集聚海事服务机构,积极发展船舶管理、气象导航、海事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

建设全球海洋生态示范中心

建设绿色生态海岸带。加大胶州湾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禁养区限养区清理整治及胶州湾局部清淤工作。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探索“一湾一策”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打造一批美丽海湾。

增强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能力。积极开展海洋碳汇研究,加快推动自然碳汇交易中心(山东)筹建落地,探索建立海洋碳汇交易机制。

加强海洋生态修复和防灾减灾。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海湾生态养护与修复。提升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防控能力,保障海洋生态安全。加强海洋环境预警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海洋灾害应急处置水平。

建设全球海洋事务交流中心

打造海洋开放新高地。充分发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重要经济出海口作用,建设好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海洋开放合作平台,深化海洋科技、产业、经贸、投资、人文、资源等领域务实合作。

拓展国际海洋合作空间。推进“透明海洋”等海洋科技合作伙伴计划,支持中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建设运行,深化海洋资源开发、深海极地研究、防灾减灾、技术转移和教育培训等领域国际合作。

搭建国际组织合作发展平台。推动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实体化,建设青岛海洋国际合作中心,办好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东亚海洋博览会、世界海洋科技大会等海洋国际会展活动。

相关链接:青岛未来海洋发展将在四方面实现引领

在下一步工作中,青岛海洋发展将努力在四个方面实现引领示范。

在科技引领方面,青岛集聚了全国近1/3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全国30%左右的涉海两院院士,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领先。下一步将依托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字号”海洋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开展极地科考、深远海探测、载人潜水器、海洋观测与预测等海洋基础研究。

在产业引领方面,今年“深蓝1号”高端养殖装置在黄海冷水团首次实现低纬度规模化养殖大西洋鲑(俗称三文鱼);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今年也投入使用,并且在9月2号成功实现收鱼。同时,青岛拥有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海西湾海洋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在这个基地先后制造了全球最大40万吨新型矿砂船、世界最大吨位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等世界顶级产品。下一步,将推进组建中国蓝色种业研究院、中国蓝色金融研究院等一批高端海洋产业平台。并将瞄准大型、高端、深水、智能方向,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船舶海工装备基地。

在开放引领方面,今年1—7月,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8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473万标准箱,海铁联运箱量连续7年蝉联全国港口海铁联运冠军。下一步,将围绕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强化航运枢纽功能,做优“日韩陆海快线”“上合快线”等服务品牌。

在生态示范方面,青岛市在全国率先推行湾长制,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8%以上,胶州湾的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9%。下一步,将继续加大胶州湾保护力度,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加快推进禁养区限养区清理整治及胶州湾局部清淤等工作。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