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果园开满“希望花”

——洞口县竹市镇竹龙村产业帮扶纪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曾宇琪 记者 张佳伟

“罗汉甘甜胜蔗糖,食医两用是良方。金秋结实园中碧,盛夏开花陌上香。”6月5日,伴着一首朗朗上口的《罗汉果》,记者来到洞口县竹市镇竹龙村罗汉果种植基地。眼前一排排郁郁葱葱的罗汉果,一朵朵生机盎然的小黄花,无不承载着丰收的希望......

洞口县兴建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碧果园开满希望花)(1)

竹龙村是省定贫困村,全村贫困户123户,443人。就在几年前,竹龙村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土地闲置荒废,整体发展迟滞。务农的村民则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种养分散,不成规模,收益甚微。

为帮助竹龙村摆脱贫困,找准发力点,该村联点领导、罗溪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主任胡扬平带领村支“两委”干部等人前往高沙鑫和罗汉果种植基地、邵东廉桥中药材种植基地考察学习。经过多方研究洽谈,最终瞄准了罗汉果种植产业。

2018年10月,由村干部牵头,竹龙村助农专业种植合作社成立,流转土地1000余亩,将123户贫困户全部纳入了合作社。合作社法人黄安平与村干部筹集了20万元解决了土地整合、竹架、网绳、肥料等费用,目前基地种植柑桔400余亩,罗汉果300余亩,油茶200余亩,百合100余亩。

洞口县兴建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碧果园开满希望花)(2)

为响应“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作为大家推选出任法人的年轻党员,黄安平第一个站出来,决心在扶智扶志上发力。第一书记许国华很认可:“为贫困户授一门好技能、送一个好项目、教一种好方法,发挥榜样示范、思想开导和精神激励的作用,让贫困乡亲增强摆脱贫困的信心和斗志,才能真正脱贫又振兴!”

要将“扶智扶志”落到实处,就必须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按照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自身意愿确定帮扶产业。截至目前,全村已有15户贫困户入社种植罗汉果,123户贫困户种植柑桔,37户贫困户种植油茶和百合。人数多时每日逾30名贫困户务工,日薪80元,工资日结。切实保障贫困家庭有稳定收入,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积极性,打造了“脱贫链”的良性循环。

洞口县兴建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碧果园开满希望花)(3)

“柑桔产业由合作社统一管理,3年后移交给贫困户,收益全部归贫困户所有。罗汉果种植收益快,我们与公司签订了合同,保底价收购,产值将在150万至170万元,届时按股分红,参与种植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将突破20000元。”

望着满园碧色中那群忙碌的身影,许国华和黄安平爽朗地笑了。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张佳伟]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