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新春,《城市像素》短片亮相,展现艺术家眼中别样的上海。片中,指挥家张亮和舞者侯腾飞,一个在浦东,一个在浦西,一个在漫步中汲取艺术的灵感,一个在舞动中见证城市的新生。

侯腾飞舞蹈(舞者侯腾飞亮相城市像素)(1)

张亮在1862时尚艺术中心

张亮是9岁从江苏泰州来上海求学的,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他去了音乐之都维也纳求学,毕业后又回到了上海,成为上海爱乐乐团的驻团指挥。他说,上海是他的第二故乡。

侯腾飞舞蹈(舞者侯腾飞亮相城市像素)(2)

侯腾飞

舞者侯腾飞是山东人,16岁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毕业后进入上海歌舞团,一步步成长为首席演员,他是舞剧《朱鹮》里的“樵夫”,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李侠”,他在上海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古典音乐中有许多名作跟水有关,比如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和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张亮总梦想,有一天能在黄浦江边,演奏一部跟这江水有关的作品。

对于侯腾飞来说,职业舞者的生活,不是在排练厅里度过,就是日复一日在剧场演出。他希望有一天能走出剧场,以城市为舞台,自由起舞。

在《城市像素》里,他们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侯腾飞舞蹈(舞者侯腾飞亮相城市像素)(3)

指挥家张亮

在陆家嘴滨江金融城,张亮走上1862时尚艺术中心的舞台。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改造的老船厂,成了一个艺术与商业的综合体。这里有斑驳的红砖墙、巨大的布满铁锈的蒸汽管道、裸露在外的横梁和立柱,充满历史感和工业感。

舞台背景是可电动开启的玻璃隔声门,将它打开,张亮感受到自己与奔流的黄浦江如此之近,可以听见江上的汽笛。

侯腾飞舞蹈(舞者侯腾飞亮相城市像素)(4)

张亮在1862时尚艺术中心

“上海是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发源地,又是走在世界前沿的国际大都市。在上海从事古典音乐是幸福的,条件、机遇、平台都很充分,对于有理想的创作者来说是最合适的地方。”张亮说。

在张亮看来,音乐中的情绪和色彩来源于生活,从不同色彩的生活中汲取灵感像素,能给指挥家带来新鲜的感受。站上船台,他举起双手,指挥黄浦江边不同的建筑群,如同指挥一支巨大的交响乐团,共同奏出关于上海的乐章。

侯腾飞来到了位于南京西路的改造后的中信泰富广场。在城市更新中,空间被赋予了新的面貌,也焕发了新的生机。建筑中丰富多变的动线以及数字化的艺术多媒体进入了侯腾飞的视线。这里有许多“像素”风格的墙面,如同一面面小镜子,反射着城市的霓虹,也反射着人们的内心独白。

侯腾飞舞蹈(舞者侯腾飞亮相城市像素)(5)

侯腾飞

在咖啡馆的露台上,他即兴发挥创作,展现空间的延展性,营造出如电影《盗梦空间》般的神秘感。在阳光下,有人在聊天,有孩子在做作业,他灵感乍现,利用阳光洒落的影子发展出一段舞蹈,寓意城市空间新生的无限可能。

《新生》短片的编曲是沪上知名音乐制作人彭程,他认为,音乐可以是一幅有情感温度的画,他将音乐的情感以律动的方式表达出来,给短片增色不少。

侯腾飞舞蹈(舞者侯腾飞亮相城市像素)(6)

侯腾飞

在广场,在旋转式楼梯,在摩天大楼顶端的停机坪,处处都是侯腾飞的舞台。在侯腾飞看来,每一段舞蹈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力,每一次“舞台”都是一次“新生”。

“艺术的发展依托于城市的发展,上海这座城市有它独特的魅力,开放包容、海纳百川,让这座城市在很多方面走在了前面,当然,艺术也是如此。”侯腾飞说。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项建英

图片来源:中信泰富提供

来源:作者:吴桐

,